小国学网>造句>韵书造句(精选13条)

韵书造句(精选13条)

收录日期:2025-08-08 09:24:24  热度:5℃

韵书解释:1.分韵编排的字典。为写作诗﹑赋﹑词﹑曲者检索韵字之用。现存韵书,大都先分四声,再分韵部。凡同声调﹑同韵的字为一部,取其中一个字为标目,用反切注音。最早的韵书是三国魏李登《声类》﹑晋吕静《韵集》,久已亡佚。隋陆法言《切韵》,原书亦不传。宋陈彭年等着《广韵》,分韵太繁,不便应试作诗之用。金人始并为一百零六韵,即后来所谓"平水韵"。元﹑明﹑清以来,文人作诗﹐都以"平水韵"为标准,沿用至今。相似词:尽信书不如无书大书特书神韵风韵韵母韵文雅韵韵尾

1、主要研究韵书的声母,重点就中古声母的分合情况进行了论述,讨论了一些细节性问题。

2、但是吕坤的改革是不彻底的,有许多与旧韵书的观点夹缠不清的地方。

3、实际上,语音史研究中所使用的“韵部”就是韵书中“韵部”的“举平以赅上去”。

4、一个美丽的图画第一幼儿园用制表符韵书,它是对幼儿完美。

5、汉语方言字主要来源于传统的字典辞书、地方韵书或方言词典、民间文艺作品与地名用字,在类型上则可分为本字、训读字、假借字与自造字四种。

6、韵书是研究汉语语音史、汉语音韵学史,尤其是汉语韵书史最直接的文献资料。

7、台下众人纷纷点头称是,灵韵书院之所以与其他书院不同,而令天下学子心向往之,正是因为这一点。

8、举子科场写诗作赋,既要牢记字韵,又不能犯讳,这就催生了韵书的纂修。

9、同一个音类,北京话中是送气音,在吴语中却是如古代一样读浊音,这个情况可以和韵书韵图相印证。

10、唐代孙怖根据隋朝陆法言的《切韵》刊定了《唐韵》,此书遂成为官定的韵书,至此,学界才有了一个相对统一的用韵标准。

11、唐代孙怖根据《切韵》刊定《唐韵》,此书遂成为官定的韵书。

12、中国传统文化赏评公益活动走进青岛世园会,百果山中奏响清越和雅的琴韵书声。

猜你喜欢

  • 寄迹造句(精选14条)

    1、世间万物,原都是匆促短暂、生死无常,而且还要忍受身心方面的种种困厄、苦恼,遭受无穷的灾祸;我们人类寄迹在天地万物中间,而且就是这万物中间的一份子,实在柔弱无能,既无抵御外界的侵凌,也忍受不了重重折磨。薄伽丘2、三江顾客盈门至,百货称心满

  • 脚迹造句(精选12条)

    1、虽然他的脚迹是看不见的,虽然他实际与直接的作为不为世人所认识或了解,天上的上帝仍在我们中间来来往往。2、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生命的存亡如暴风雨来去,踏下的脚迹却永远存在。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

  • 旧迹造句(精选20条)

    1、忆及昔年往来闽赣山水间,我愿待他日,得缘践旧迹,且至汤显祖在临川的故宅,醉温数百年前的《玉茗堂四梦》。2、位于龙山南麓,原崇教寺大殿之右,昔有禅宇,晨曦老僧诵经,梵音鱼声,渡越林际,今石壁无存,旧迹渺不可寻。3、长亭引恨,月地埋愁,更断

  • 销声敛迹造句(精选10条)

    1、被告诫的人显然是不以为然,局势坏到现在这种地步,厂卫都已经销声敛迹,根本看不到一个锦衣卫的缇骑在街上行走。2、其上一任主人是名动天下的李苍穹,但他成名过后不久,却是销声敛迹,不见踪影。3、打电话预定了张明日回程的航票,然后联系了下还在成

  • 寻踪觅迹造句(精选11条)

    1、单单三枚灵石的失踪,就能引发相尊强者不远千里寻踪觅迹,足以表明其中必有蹊跷,回想起道残天等人的匆匆告别,说不定此时的都城早已在明争暗斗。2、寻踪觅迹难度大,中国海舰分两路,南北两片细搜寻,再次搜救决心下。解开马航失联迷,宣告国人真向白,

  • 杳无踪迹造句(精选25条)

    1、但她的命令又不得不顺从,不然谁知道哪一天,他们就会像以前莫名其妙消失的人一样杳无踪迹!很快,二人找来了胶带将可可爱爱的嘴巴封住。2、但是王某早已去如黄鹤,杳无踪迹。3、仔细地查看了四周,什么人也没有,连同刚刚扫射而来的潜藏神识也杳无踪迹

  • 蛛丝马迹造句(精选100条)

    1、这个小偷自以为是,觉得自己盗窃天衣无缝,结果还是被警察发现了蛛丝马迹,给抓住了。2、他有非常出色的工具,可以打开任何保险柜而又不留下任何蛛丝马迹。3、然而,媒体得到的有关丁克以及马拉蒂亚案件的蛛丝马迹却证明了凶手和警方以及军队中的一些败

  • 蛛丝马迹造句(精选28条)

    1、进行了研究,以寻找它们遭到其他食肉动物袭击时留下的蛛丝马迹。2、爱着一个人似乎就有这种天赋,无师自通地学会了自欺欺人,蒙住了自己的眼睛,那些穿帮的蛛丝马迹,只要他对你一笑,就忘得干干净净。谦少3、我无法向你们预测俄国将采取何种行动。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