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造句(精选100条)
1、二年九月,礼部员外郎陈旸上所撰《乐书》二百卷,命礼部尚书何执中看详,以谓旸欲考定音律,以正中声,愿送讲议司,令知音律者参验行之。
2、而他初识孟星河,就被他一手漂亮的行书,气吞山河的新诗,及县衙公堂上临危不俱,就连他这个尚书令面前,也是不卑不亢,不献不讨,所打动。
3、朱由校不禁心中感慨,虽然辽沈之败的这个黑窝让崔景荣背有点冤,毕竟他从宣大总督升为兵部尚书没多久。
4、至今还有一座刻有“明皇尚书郎张公负氏神孺人墓”字样的古墓,在后山最高的地方。
5、唐朝没有四书五经,有九经,《礼记》与《左传》为大经,《诗》、《周礼》、《礼仪》为中经,《易》、《尚书》、《公羊传》、《?梁传》为小经。
6、不久又赏赐解缙等人“金绮衣”,待遇与尚书相当,对他们说:为皇帝代言,关系国家机密,而且早晚随侍朕的左右,裨益不在尚书之下。
7、11月底,她的“尚书房”将在恒大珠宝古玩城重新开业,她特意辟出一小块空间用于砚友们交流。
8、十月,借工部尚书充贺正使,与馆伴宾射,一发破的,众惊异之。
9、故尚书丁管,英才俊伟,天下知名,直言正色,论不阿谄,身首被枭悬之诛,妻孥受灰灭之咎。
10、之罪名,构陷兵部尚书杨宗轩密谋造反,将其全家满门抄斩。
11、一次,邮传部尚书空缺,奕劻示意众人,此缺当售银三十万两。
12、壬子,诏刑部不得分禁系人数,瘐死数多者申尚书省。
13、盖由史迁不见古文尚书,故说乖误。
14、时傅嘏为尚书仆射,常献策谋,终于大破叛军。
15、金代著名军事将领,历太祖、太宗、熙宗、海陵王四朝,官至右副元帅、尚书右丞相,被封为神麓郡王,进拜太傅,累封汉国王。
16、兵部尚书府内很大,亭台楼榭,勾梁画栋,使人觉着重重叠叠的一个院落挨着一个院落。
17、贞元十六年登第,历官至镇州宣慰副使、尚书郎、饶州刺史。
18、不过今年宝鋆却是格外的忙碌,户部尚书沈桂芬去职,满尚书桂清人品端正是端正,但部务上头,一来能力有限,二来也要兼办内务府的差事,必然的不可能总揽全局。
19、现半山道观之前的古牌坊上正背两面“飞来禅寺”和“十九福地”的大字,是明末兵部尚书张镜心手迹。
20、文昌的唱词,全是《尚书》、《诗经》、《论语》等经典中赞美上古圣贤帝王的文德武功。
21、丞相、领司隶校尉、益州牧、录尚书事、假节等一大堆名头的,诸葛亮府上。
22、户部尚书杜受田,品端学粹,正色立朝,皇考深加倚重,特简为朕师傅。
23、尚书恩泽学士词章奕世犹留佳话在,星岫云横沙河水绕此间宜有夏声来。
24、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指日而待也。
25、时人对徐勉的无私佩服之至,送其雅号“风月尚书”,“止谈风月”也成了历史典故。
26、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军主,对方却是尚书仆射、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手握两万虎贲,身后还站着权倾天下的柱国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太原王尔朱荣。
27、萧鸾带兵从尚书府进入云龙门,他在战袍上加穿朝服,看得出他仍然显得心虚。
28、经义先教《论语》、《孝经》,后教《尚书》、《左传》、《公羊》等课目。
29、丁酉,以四方牒诉上尚书者,或冤抑不得直,令御史分察之。
30、乾隆年间,尚书和绅和侍郎纪晓岚在花园饮酒。
31、纪纲当初因瓜蔓抄事件清查有功升为正二品的都督佥事,要知道六部的尚书也只是正二品,再往上的品级非功臣宿将而不可得。
32、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时任刑部侍郎,主张建立新式监狱,并与时任法部尚书的戴鸿慈就监狱改良、建设新式监狱进行了多次讨论。
33、高仙芝之后,大唐朝廷任命在家养病的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为大军统帅,加封其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率军镇守潼关。
34、这位小姐是礼部尚书苏家的二小姐,七哥近日来着手查办折桂楼就是因为她呢!
35、世祖遗诏,使竟陵王子良辅政,鸾知尚书事。
36、此外,任命祖约为侍中、太尉、尚书令,任命自己为骠骑将军、录尚书事。
37、骠骑将军朱据,尚书仆射屈晃固谏不听,两人泥首自缚,连日伏阙,请赦太子,终不见许。
38、内廷藏书,为溥仪私有,大多为清宫古书;宫内府藏书,为数很多;尚书府藏书,数量很少。
39、钱氏食明禄食了60多年,大清剑指南明首府南京城那会儿,钱谦益还当着南明政府的礼部尚书加宫保,按他自己的说法是,明朝对他是“皇恩似海”。
40、自中唐以后,由于仆射被排斥于宰相行列之外,尚书省的地位因受到使职差遣的冲击,加上用非其人,其享有的地位就逐渐下降了。
41、讯实奏闻,文宗法外施仁,传旨宗人府及刑部尚书宣示朱谕,赐其自尽。
42、正始中,夏侯道迁举汉中内附,宣武遣尚书邢峦为梁、益二州刺史以镇之,近夏人者安堵乐业,在山谷者不敢为寇。
43、齐故尚书仆射崔季舒、给事黄门侍郎郭遵、尚书右丞封孝琰等,昔仕鄴中,名位通显,志存忠谠,抗表极言,无救社稷之亡,遂见龙逢之酷。
44、和珅从乾隆四十年至嘉庆四年的24年中,担任军机大臣23年;以军机大臣兼步军统领22年;以军机大臣、步军统领兼户部尚书15年。
45、此外,福康安从小就被乾隆接到宫中亲自培养,对他极为器重,先后任其为兵部尚书,总管内务府大臣,太子太保恩宠可谓隆极一时。
46、尊母亲苟氏为太后,让哥哥苻法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录尚书事等,相当于军政一把抓,并且把东海王的爵位也给了他,使他成为名符其实的第二号人物。
47、哪知找到张青云后,他却不肯相认,王怜娟举目无亲,在客栈生下孩子后,含恨而死,适逢蒋尚书巡视江南,得知详情,力斩张青云。
48、《尚书·五子歌》里的历史故事,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49、陈尚书走上前来,命人将千金带出,为二人吃包子、蚶子、肘子、栗子、莲子,意为“五子登科”。
50、随后同意方从哲的催请,将何宗彦、米国柞等四人升为礼部尚书兼内阁大学士,起用卸官归田的旧辅臣叶向高。
51、南京尚书范济世、张朴,总督、尚书黄运泰、郭尚友、李从心,巡抚、尚书李精白等。
52、同时精选“一钱太守、二不尚书、三汤巡抚、四知先生”四位古代清廉典范和抚宁本地廉吏翟鹏、张巨两位务实为民的故事,对历史上的清官廉吏进行宣传。
53、(明吏部尚书陆光祖语)此后徐氏子孙累世业儒,文风日振,而樟木日渐寝枯,晚宋有名士去其旁木,改名章林,取“文章如林茂盛”。
54、宋淳熙四年(1177),户部尚书韩彦直来温任知州,其时河政不修,韩彦直用公私积蓄90余万银两,率幕僚与民工13000多人,开浚环城河23000余丈。
55、近日严党威势日盛,内以辅臣自专,外有仇鸾响应,大臣们多有自保之心,吏部尚书夏邦谟斥道:“若何官?敢轻言立储!”。
56、倭奴狂逞,掠占属国,窥犯内地,皆前兵部尚书石星谄贼酿患,欺君误国,……着锦衣卫拿去法司,从重议罪来说。
57、还有一个根据是,南明王朝驻湘将领兵部尚书何腾蛟给唐王的报告称,他的部众已将李自成斩于九宫山下,只是丢了首级。
58、载振自在内廷当差以来,素称谨慎,朝廷以其才识稳练,特简商部尚书,并补御前大臣。
59、伍炳亮从做木工学徒开始,踏着时代的步伐一路走来,现在成了成功的老板、著名收藏家、鉴赏家,“颇有官到尚书吏到都的景象”,欣欣自得是自然的事。
60、宏先又遣伪尚书卢阳乌、华州刺史韦灵智攻赭阳城,北襄城太守成公期拒守。
61、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杜受田,品端学粹,正色立朝,皇考深加倚重,特简为朕师傅。
62、一度因病辞职归里,后任南京工部右侍郎、改户部,以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升南京户部尚书。
63、吏部尚书元晖卖官鬻爵,皆有定价,大郡2000匹,次郡1000匹,下郡500匹,其余授职亦有价。
64、据《尚书》载,远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
65、尚书大人,很明显,他们是想趁机作乱,京城里的旗民不反而他们却反了,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66、王衍最初做官不高,但是在黑丑皇后贾南风当权之后,他很快作到了尚书令。
67、谢安已兼任扬州刺史,中书监、录尚书事等。
68、熊?作为兵部左侍郎,给人的印象一直都是刚正不阿,而且平时为人低调,和兵部尚书刘大夏的关系亦是非常好。
69、莱山区莱山乡车家疃村有个人,和尚书府沾点亲戚。
70、他一生不仅重收藏,还注重研究和著述,著有《尚书传笺》、《僻园史学四种》、《说文切韵》、《说文谐声》、《礼记注疏》等9部著作手稿。
71、卢植字子干,涿郡涿县人,博识有志,任过太守、尚书等职。
72、《尚书》中第一次记载了“天圆地方”的概念。
73、安徽绩溪龙川胡宗宪尚书府。
74、从文献来看,比较集中地记载先秦官制有《尚书》的《周官》篇和《荀子》的《王制》篇,《周官》已经亡佚。
75、傅恒为满族镶黄旗人,为沙济地方富察氏,曾祖父哈什屯为内大臣;祖父米思翰为户部尚书;父亲李荣保为察哈尔总管。
76、年份:南宋光宗绍熙年间,一代大儒朱熹将儒家经典礼记中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汇集一起刊刻,合称四书。再加上先秦的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五经。朱熹
77、泉州学研究所所长林少川说,韩国林氏始祖八及,原仕职唐朝,被奸侫进谗而见逐,后在新罗国(即现在的朝鲜)任职,官至吏部尚书,以战功谥忠节公。
78、邮传部尚书徐世昌是袁世凯的密友,并由袁大力举荐、庆王首肯上位。
79、“玩物丧志”,那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遗训,典出于《尚书》的“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80、前朝礼部尚书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更是风靡一时。
81、秦士文的一生,主要在边关度过,政绩卓然,官至兵部尚书,协理戎政,授阶资政大夫。
82、遵义之名始于唐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取义于《尚书》“无偏无陂,遵王之义”。
83、正德进士,读书西樵山,经史精治,嘉庆年间官至尚书。
84、再下一代,王以衔大魁天下,中了乾隆六十年状元,官至尚书,其弟王以铻中了当年会元。
85、而此前钱谦益赴任南京弘光朝礼部尚书时,如是曾戎服控马,与钱并肩前往。
86、李世民击破刘武周后,唐俭拜礼部尚书,授天策府长史,封莒国公,被特赐免死罪一次。
87、韩定辞,深州人。为镇州观察判官、检校尚书祠部郎中,兼侍御史。诗一首。
88、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出自:唐·韩愈《与孟尚书书》仰:抬头。俯:低头。对天、对人、对己都无愧。韩愈
89、由此可见唐代前期尚书省在国家行政系统中的枢要地位。
90、隋炀帝被杀后,裴矩被弑君判乱复又称帝的宇文化及所用,任命为河北道安抚使,尚书右仆射。
91、又徙吏部尚书卢毓为仆射,即令何晏代任,进邓扬丁谧为尚书,毕轨为司隶校尉,李胜为河南尹,拔茅连茹,交相庆贺。
92、开口都是书香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生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
93、你方才说本宫与杨尚书之策误国害民。
94、兵部、刑部、工部尚书、《武德令》,礼部次吏部,兵部次之,民部次之。
95、严嵩将首辅夏言攻倒杀害,权倾一时;吏部尚书闻渊,不安于位,告老回乡,文官的人事权,便由严嵩的党羽所接掌,将朱纨的职称由“巡抚”。
96、三公尚书二人,掌天下岁尽集课;吏曹掌选举、斋祠;二千石曹掌水、火、盗贼、词讼、罪法;客曹掌羌、胡朝会,法驾出,护驾;民曹掌缮治、功作、盐池、苑囿。
97、斗斟酌元气,运乎四时;尚书出纳王命,敷政四海,权尊势重,责之所归,若不平心,灾眚必至,诚宜审择其人,以辅圣政。
98、刑部尚书卫文升乃是大隋开国元勋之一,骁勇善战,多谋善断,昔日隋文帝杨坚对其十分赏识,誉为大隋王朝之“紫骝马”。
99、不久,王敦便自己为自己加官进爵,自封为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
100、首辅吕不群领衔的吕党,大将军兵部尚书陆思法为首的陆党,吏部尚书李元之为首的李党,门下省侍中张臣为代表的士族党,泾渭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