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造句>三寸金莲造句(精选17条)

三寸金莲造句(精选17条)

收录日期:2025-08-13 12:57:03  热度:4℃

一、缠足是封建时代妇女最痛苦的事,还要缠得像三寸金莲那样,更是苦不堪言了。

二、小脚,又叫三寸金莲,俗称为裹小脚,是把女子的脚用布条扎裹起来,使其变得又小又尖。

三、小脚,又叫三寸金莲,俗称裹小脚,是把女子的脚用布条扎裹起来,使其变得又小又尖的一种封建陋俗。

四、绱鞋铺中仅9公分长的三寸金莲底,哭诉着“小脚一双,眼泪一缸”之辛酸。

五、明代的三寸金莲,鞋前边不足一握,前端尖得象是笋尖,绿缎子打底儿,上边用蓝金红三色丝线绣着牡丹花,檀香木的鞋底,中间有夹层,里边可以装香料,工艺相当讲究。

六、少妇转过身来,细腰轻动,三寸金莲在裙下若隐若现。

七、一个慈祥的老人语重心长的劝阻着她的女儿,她的三寸金莲揭示了她是一个从封建时代走过来的老人,这样一些封建的话语从她口中说出也不足为奇。

八、两个漂亮的姑娘,一个纤纤三寸金莲,一个生就一双天足。

九、这里全是男人的大脚丫子印儿,没一个女人的三寸金莲脚印。

十、那女子穿街而过,下到临街的河沿,刚露出裙下的三寸金莲,就轻轻一点,跳到了停在河边的小船之上。

十一、他又回到他所坚持的观点,并指着许多在鞋跟处缀有小木底的绣鞋收藏品,重申三寸金莲鞋是当今高跟鞋的原始范例。

十二、为达到较好的效果,设计者们从古时“十里红妆”里挑选出8种可供改良的嫁妆,包括鹅头喜桶、大红花轿、三寸金莲绑脚台、银锁环、果盘……

十三、这一低头,眼光顺势从三小姐的脚下扫过,他突然轻咦了一声,原来马家三小姐没有缠脚,并不是三寸金莲,而是一双大脚。

十四、外面还套着葱心绿的大背心,蝴蝶式的青绒纽绊,缀着精巧镂刻的纽扣,尤其是那双小巧的三寸金莲之下,白绫子袜子外套着双绣浅碎花青鞋。

十五、这条路窄到几乎只能容下常人的半只脚,好在叶二娘本是个温雅姑娘,三寸金莲自不必说,惠清又是个小孩,脚也不大,二人都刚好可以在窄道上措足。

十六、正在这时,胡爷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站在女童的正前方,他从包里拿出三寸金莲梅花履一只放在地上,紧接着,胡爷拿出笔墨一副,他动作娴熟丝毫不拖泥带水。

十七、尤为显眼的是一个形态脱俗的女子姿势优雅地睡在一棵开满鲜花的弯树杈上,小露三寸金莲,周围盘旋着金丝鸟儿。

猜你喜欢

  • 工读造句(精选42条)

    1、工读教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2、夏季静心宝典:香薰理疗舒缓神经,高温瑜珈燃脂排毒。补水提神优选绿茶,清新音乐梳导心情。此外,练书法、做手工、读书也是不错的选择,快去试试吧!3、注:基本情况中未含技工校、工读校

  • 试读造句(精选11条)

    1、是否曾因浏览网页而得到一本书前三章的免费试读本?2、不宁唯是,十三洲之独立,德意志之联邦,意大利之统一,试读其革命时代之历史,所以鼓舞民气,宣战君主,推倒母国,诛杀贵族,倡言自由,力尊自治,内修战事,外抗强邻。3、为何她不试读别的学校一

  • 复读造句(精选64条)

    1、学校校长王骞介绍,自他1998年创办这所补习学校,以往每年都有四五百名复读生;2003年至2006年复读高峰期时,全市有1600多名高考复读生。2、2015年3月1日消息,浙江杭州,中国美院毕业生余子豪出生于1990年,老家福建漳州,高

  • 泛读造句(精选16条)

    1、例?一般相信泛读渐增咱们的学识、扩大咱们的心胸.2、多读书,勤学习,长见识,明事理;对国学,要领悟,好经典,常诵记;涉猎面,应广泛,读天文,阅地理;少应酬,常律己,书香中,增才气!3、泛读:要培养浏览,跳读和快读的能力.即抓住关键词,主

  • 对读造句(精选51条)

    1、这种力量对读书人是一种莫名的滋养,使你在长久的静读深思之后舒展筋骨,浑身通畅。2、“伪书”和“误导书”的泛滥,对读者的心灵造成了极大毒害。3、本文还对读出放大器的设计提出了若干改进建议。4、第四章“文本的召唤”,主要从作品超逸时代的思想

  • 释读造句(精选10条)

    1、JSON使用的是简洁的符号标记,这对于通过“普通”的眼睛来释读是很困难的.2、其中齐国的大刀币上的铭文的释读,众专家学者有不同的看法。3、但反面的右侧共有6个文字,依照正面的释读顺序,这组文字可自上而下成列,但也不排除横向自左而右或自右

  • 诵读造句(精选100条)

    1、诵读此经,或纳入塔中礼拜,能消灭罪障,免于三途之苦,长寿延年,得无量功德。2、我爱诵读《雷锋日记》中那些闪光的语句。3、早报讯(记者李玥林)4月3日上午,郫县望丛祠,2015年望丛二帝祭祀暨“我们的节日·清明”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这里隆重

  • 诵读造句(精选11条)

    1、近来,某些专家学者呼吁青少年诵读“四书五经”的声音不绝于耳,这大概是他们觉得“世道浇漓,人心不古”,于是病笃乱投医,转而向孔老夫子讨救兵了。2、人们经常看到工资低廉的保卫人员打瞌睡或诵读可兰经,或者非常无聊,不能集中精力。3、清晨早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