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造句>蜜虫造句(精选18条)

蜜虫造句(精选18条)

收录日期:2025-08-08 09:24:29  热度:7℃

1、为此,记者采访了一位农业植物专家,他告诉记者,凭记者的描述,可能这是季节性出现的蜜虫。

2、专家介绍,这种昆虫俗称“腻虫”、“蜜虫”,在生物学上叫“蚜虫”,专门以植物汁液为营养。

3、实际上,大象对蚂蚁厌恶至极,以至于它们一看见槐树上有小不点的六腿吸蜜虫就绕得远远的。

4、“今天住村干部给我送来了农药,我这个地里蜜虫比较多,正需要这个药来治这个,给我们解决了大难问题,我很高兴。

5、杨副教授介绍,这种昆虫俗称“腻虫”、“蜜虫”,在生物学上叫做“蚜虫”,生活在植物茂盛的地区和水源丰富的地带,它们专门以植物的汁液为营养。

6、工作人员同时介绍,蚜虫,又称腻虫、蜜虫,是花卉栽培中最常见的敌人,已被列为世界性害虫。

7、该合作社社员贺先生告诉记者,“今年雨水多,白菜长得好,而且没生蜜虫,所以都没打杀虫剂。

8、“快来看,这颗玉白菜跟真白菜一模一样,还有虫眼和蜜虫呢。

9、蜜虫,是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

10、怨魂云集,真正的大战在即,晴明邸内,蜜虫仍在采摘兰花,看上去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天色在这一刹那变黑了,预示着风雨的来临,这时候博雅来了。

11、据植保站相关负责人介绍,蚜虫又称蜜虫、腻虫等,常群集于叶片、嫩茎、花蕾、顶芽等部位,刺吸汁液,使叶片皱缩、卷曲,严重时引起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死亡。

12、蚜虫又称腻虫、蜜虫,是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

13、沈阳市农业大学副教授、昆虫专家丁秀芸说,那些是处于交配期的蜜虫。

14、蚜虫俗称腻虫或蜜虫等,隶属于半翅目,体小而软,大小如针头。

15、由于刚刚说的太急,还在微微喘着粗气的博雅在被蜜虫劝坐下身,喝了一大口烧酒后才说出后面的话来,“原来你还不知道啊!”。

16、一堆高高的白菜叶“小山”上,密密麻麻爬满了黑色的蜜虫。

17、随后,记者联系了青岛市园林局植保科的江先生,他表示,长时间的干旱,正好为蜜虫的繁殖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18、记者咨询园林部门了解到,柳树的叶子上密密地粘着的是一层蜜虫,学名蚜虫,一般生长在柳树、杨树、国槐这些树木上。

猜你喜欢

  • 工头造句(精选127条)

    工头解释:~儿资本家雇用来监督工人劳动的人。也泛指指挥、带领工人劳动的人。近义词:领班相似词:包工头埋头工作案头工作工程竣工头头是道头痛医头低头不见抬头见一头头1包工头总是喜欢整天呼幺喝六。2工头应该经常深入到工人们之中,不提出无稽的要求。

  • 烟突造句(精选10条)

    1、老者和瞳水烟突如其来的退婚,要说叶辰心里一点感觉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2、不料红衣教在形势急转之下,趁西南风之际,以迷魂烟突施暗计,中者神志不清,浑身无力,此战将地藏剑派一方彻底推入绝境之地,仅余二十几人。3、柳含烟突闻叶风云要走,顿时

  • 花镜造句(精选52条)

    花镜解释:矫正花眼用的眼镜,镜片是凸透镜。相似词:老花镜水月镜花镜花水月家花没有野花香花开花谢花花公子花花世界花开花落1我爷爷已经80岁了,他戴着厚厚的老花镜,耳朵里常塞着助听器,可他每天还能喝一斤加饭酒,吃两碗饭,身体硬朗着哪。爷爷说,这

  • 懦怯造句(精选21条)

    懦怯解释:1.软弱胆小。相似词:怯懦怯声怯气怯怯的愚懦懦夫懦弱懦弱无能庸懦无能1、命运,不过是失败者无聊的自慰,不过是懦怯者的解嘲。人们的前途只能靠自己的意志、自己的努力来决定。茅盾2、懦怯囚禁人的灵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

  • 三苏造句(精选10条)

    三苏解释:指北宋文学家苏洵及其子苏轼、苏辙。苏洵为老苏、苏轼为大苏、苏辙为小苏。三苏中苏轼成就最高。相似词:麻苏苏三盈三虚三天三夜三起三落三战三北三十三天苏果苏联1、三苏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是我们应当弘扬的辉煌灿烂的重要文化。2

  • 台站造句(精选32条)

    台站解释:1.旧时我国边远地区所设置的一种类似驿站的机构。如张家口﹑喜峰口﹑独石口﹑古北口﹑杀虎口等地都曾设置过台站。相似词:站台站台票站柜台台上台下站站站住驿站罚站1、为了研究需要,在短时间内在小范围一直保持台站间彼此相距仅0.1到1英里

  • 女主角造句(精选92条)

    女主角解释:1.在演戏、电影中饰主角的女性;在各项活动中起主要作用的女性。相似词:主角唱主角女主女主内女主人女权主义钝角三角形旧民主主义一、这部电影里的女主角有如出水芙蓉,楚楚动人。二、温柔的钢琴家,圣诞节为女主角低低地弹奏巴赫。三、到底女

  • 五日造句(精选81条)

    (1)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关于节日起源有很多种说法,也有很多关于这天的传说和传统。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2)人才虽高,不务学问,不能致圣。刘向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杜甫(3)然尝闻尧舜之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