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韵造句(精选40条)
1.诗是寄寓于文字中的音乐,而音乐则是声韵中的诗。
2.第四章是涿鹿方言的入声韵母。
3.学习汉语拼音一定要先学会区分声韵.
4.第一章全面描写了岳阳县筻口镇方言的声韵调系统及其音韵特点。
5.先简要介绍靖远方言声韵调,然后讨论后字是儿化韵的“非叠字”和“叠字”两字组变调。
6.词人往往运用词的声韵特点进行状景寄怀,托物寓情。
7.一为以艺术为上的纯艺术派,强调高妙意境、声韵美感的神韵,或者说唯美派。
8.他精通韵律,首创《六声韵学》,书画、篆刻均有造诣。
9.难怪委员教授们难以解答,所谓的正确答案是以声韵学知识解数学题!这“跨学科”式作答,还真是出题专家的一大创新。
10.除了一些基础课,如文字学(陈梦家先生授)、声韵学(罗常培先生授)要按时听课,其余的,都较随便。
11.通过对隋至晚唐时期入声韵与阳声韵的比较发现,入声韵的发展速度要快于阳声韵。
12.描写毛村话的音系,内容包括:毛村话的声韵调、毛村话语音演变、毛村话同音字汇。
13.姜亮夫回忆他讲声韵学和其他老师的考古声韵学有很大不同,主要是描写语言学,即用国际音标的发音方法运用到汉语声韵学中来。
14.这一部分介绍垣曲方言的声母、韵母、声调系统,绘制声韵配合关系简表及声韵调配合详表,列出同音字表,让读者对垣曲方言有一个系统地、全面地把握。
15.嘉兴话的声韵调系统中,有声母31个,韵母42个,声调9个.
16.本文主要介绍廉江石角客家方言音系,包括声韵调、语音特点和同音字汇三个部分。
17.本文描写了昭平方言音系,内容主要包括昭平方言的声韵调和语音特点、同音字汇两个部分。
18.说明新津方言的语音系统,分别从声韵调三方面叙述,再说明声韵调配合规律,列出同音字表。
19.在中国声韵学的形成和发展中,和尚们起了一个重要的作用。
20.关于仄声韵格律诗的平仄格式,学界迄今很少有人专题论及。
21.本文介绍江西省武宁县礼溪话的声韵调、音韵特点和同音字汇。
22.平声韵脚充分体现出了言语与语言之间的和谐互动.
23.香港声韵学专家在厦解析音乐疗法。
24.我推荐你读一些介绍诗歌声韵知识的书.
25.本章运用历史层次理论,梳理祁阳方言声韵音类历史层次。
26.汉语音韵学也叫声韵学,是研究汉语音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7.程砚秋在京剧的西皮二黄中融入了昆曲演唱中对字词声韵的处理方法,讲究每个字的韵头、韵腹和韵尾都要与音乐走向相吻合,从而形成情感表达的空间。
28.辛词共用四十四个字,共用四个韵,其中两个仄声韵,两个平声韵,并且平仄。
29.这段时间,聂耳还十分勤奋地学习各种音乐理论知识,研究各地的民歌、戏曲,钻研和声学、作曲法,研究汉语声韵学,同时开始学习音乐创作。
30.本文描写了广西灌阳观音阁土话的音系,内容主要包括灌阳观音阁土话的声韵调、语音特点、同音字汇三个部分。
31.详细介绍盂县语音的声母、韵母、声调、连读变调和儿化韵。第二部分:盂县方言声韵调配合关系。
32.臧克家对新诗的新格律体诗、半格律体诗和自由体诗的押韵进行了探索,有些诗具有一定的格律美,节奏分明,声韵和谐。
33.这种变化的内容是学生方音中部分字的发音在音系允许的范围内更加接近普通话,以及新的韵母和声韵配合关系的出现。
34.其格律有七言四句体、长短句间杂的四句体、五句体、六句体,一般都押韵,大多押平声韵,衬字、村词运用普遍。
35.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艺术样式,它既有极富个性化的文学色彩,又具有动人的声韵、醉人的音调。这主要体现在其语言的运用、戏词的结构特点及润腔的追求等方面。
36.至今我仍能感觉到它在丛林中孤寂的气氛,能听到它溪流激溅的声韵,嗅到它在二十年前却已凋萎了的花卉的芬芳。
37.“嘈杂凄紧”,“壮伟狠戾”的音乐风格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音乐的特色,对元杂剧的创作产生了影响,使其在声韵、句法和修辞等表现形式方面迥异于传统。
38.例如,语文教学只要求古诗词背诵和欣赏,而传统文化教育则要从声韵学基础学起,直至独立进行诗词楹联创作。
39.但有的同调的词,全词95字,平仄不调达27处之多,这样的词声韵怎么和谐?更有甚者,五言绝句平仄韵混押,这些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
40.他虽然唱的是京剧的西皮二黄,但却融入了昆曲演唱中对字词声韵特有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