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造句>中书造句(精选53条)

中书造句(精选53条)

收录日期:2025-08-07 20:24:53  热度:5℃

1、可惜的是中书令杨大人英年早逝,从此杨夫人立志守节,至今也有四五年的辰光了。

2、中书令、侍中奉寿圣皇太后册宝升殿,用。

3、中书舍人温子升以书呈帝,帝恒望其不来,及见书,以荣必来,色甚不悦。

4、凌锋揭开包袱,里面静静躺着一本薄薄的小册子,约莫只有二三十页,扉页上的字体却不是时下常见的楷书,而是上古篆文,笔力苍劲,正中书有《万蛊诀》几个字。

5、陛下,臣弹劾张忠有关乎国之大事不先与中书令商议。

6、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

7、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8、第八十三回“说中书省差到二员厢官”,克减酒肉。

9、她恃宠而骄,孙权的病越来越重,她却越来越高兴,因为自己的儿子可以早一点登上皇位,免得夜长梦多,还悄悄向中书令孙弘打听吕后专权的故事。

10、师道便请徽宗着中书省定了程限,发十道公文,要这十路军马如期会集汴京。

11、中书令王僧达,幼聪警能文,而跌荡不拘……路太后兄子尝诣僧达,趋升其榻,僧达令舁弃之。

12、中书令张嘉贞贬为幽州刺史。

13、其实李云中想的没错,洪秀全生于耕读世家,7岁起在村中书塾上学,熟读四书五经及其它一些古籍。

14、陈龙正是晚明时期地方社会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曾师于高攀龙,授中书舍人,任南京国子监丞。

15、编者案:在浩如烟渺的历史长河中,书画家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在这些作品中,用画笔挥洒自己对于家乡的赞美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6、旧黄扉,新丞相,喜一旦趾高气扬,廿四考中书模样。

17、此时的皇帝是晋成帝司马衍,年纪只有六岁,朝中大权主要掌握在国舅中书令庾亮的手中,庾亮才是朝中掌握实权的大臣。

18、后壹奸罪发露伏诛,权引咎责躬,乃使中书郎袁礼告谢诸大将,因问时事所当损益。

19、先生所教的历史与剑宫成所写的有些差别,宋史上说韩通一家当场被满门抄斩,后太祖皇帝追赠为中书令。

20、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书是我的精神食粮,我经常吮吸着它那知识的甘霖,并将其消化成这世间人生之路上的精神驱动力。每有空闲,不是手不释卷,就是温故知新,不断充实自己的闲暇时光。

21、只能说“有位中书君”,不能说“有位中书科”,“中书君什么东西”这里说的是人,而“中书科什么东西”说的就是官署了。

22、史载李敬玄于总章二年(669年)入相,永隆元年(670年)罢相,不过最后三年都仅仅是挂中书令的头衔在唐蕃前线作战。

23、临考前,秦桧派人把中书舍人程子山召入相府,只让仆人用美酒好饭侍候,秦桧本人并不出面接待。

24、天授元年。寿春郡王成器兄弟五人初出阁。同日受册。有司撰选仪注。忘载册文。及百僚在列。方知阙礼。宰相相顾失色。中书舍人王教。立召小吏五人。各令执笔。口授分写。同时须臾俱毕。词理典赡。时人叹服。王溥

25、又说汪文言门役滥窃中书,交通内外,欺君误国当诛。

26、其他考生嘴角抽动,一些官员猛烈咳嗽,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即便是中书令、侍中、尚书令等二品大员,也微微皱眉,扫了一眼一脸坦然的张浩然。

27、六月癸亥,黄门侍郎高智周同中书门下三品。

28、这样,原属元中书省的彰德路、卫辉路和怀庆路先后在洪武元年闰七月、八月、十月改为彰德府、卫辉府和怀庆府,并划归河南分省。

29、彼此权力分限也并不清楚,有时两处政令不一,既让中书省的郎官们处事尴尬,也让下面具体执行的六部五寺莫知所从,只好根据接到政令的时间先后来办事。

30、这时,参知政事的名称被取销,而增设了四名副宰相,即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尚书右丞。

31、六月甲辰,以孟昶为中书令、秦国公,昶子弟诸臣锡爵有差。

32、带着录取时候的兴奋,抛开奋斗时候的忧愁,挥洒自己的自信与傲气,我们要在这青青的校园中书写出最完美的属于自己的传奇,亲爱的大学新生朋友们,祝愿大家有个美好的大学,为了新生。

33、自冏等起兵,百官将士皆欲诛伦、秀,秀惧,不敢出中书省;及闻河北军败,忧懑不知所为。

34、中书令张华权略过人,运筹决胜,声誉益盛,名重一时,今为使持节,都督幽州诸军事,领护乌桓校尉、安北将军。

35、唐代初年,以中书省长官中书令、门下省长官门下侍中、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共议国政,都是宰相。

36、纵使断案是以圣人敕令和中书省判例为准,但我相信,中书省判例中绝不会允许公主私下里随意将人刑死,阁下不要虚张声势大而化之。

37、中国江苏网3月22日讯(通讯员任中书记者戚阜生)都说吃一堑长一智,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可20年内因同一罪名而被抓8次,屡教不改的累犯,实在少见。

38、李韶弟李彦,为中书博士,时朝仪典章,咸未周备,彦留心考定,号为称职。

39、“每一只天鹅都是天使的一次微笑”,爸爸慈祥地凝视着我,“有一天,你也会有一双洁白的羽翼,在天空中书写你高贵的美丽。”水珠轻轻地顺着我的羽毛淌下,我似乎听到雨打芭蕉,点滴着一些天荒地老的忧伤。

40、青岛十六中书法加试成绩,只在青岛十六中书法班录取时计入录取总分。

41、诏诸有疑狱皆付中书,以经义量决。

42、史料记载,忽必烈为了严肃法纪,加强吏治,在中书省门前建了个“登闻鼓”,凡是大冤无处申诉的,可随时前来击鼓鸣冤。

43、此人乃东林智囊,在东林之中影响非同小可,既有叶向高保他,又有东林诸党提携,虽一举人之身,却为内阁中书,能量之大,可不能小看。

44、’安得忧国忘身如夷简者!‘赠太师、中书令,谥文靖。

45、韩琮,字成封,初为陈许节度判官,后历中书舍人、湖南观察使。诗一卷。

46、贞元二年,迁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相位无所启奏,但多谦退,廉谨畏慎而已。

47、俩人你吹我捧侃得热闹,却没曾想旁边黄知县、刘知州两人吓得腿都软了!方才朱大贵随口胡诌的这几位,那可都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48、故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不预朝政;侍郎、给事,不领省职;谏议无言责,起居不记注;中书常阙舍人,门下罕除常侍。

49、加强工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关系国家与民族兴盛的千秋大业,其中书法艺术教育占有一定的地位。

50、鱼在游,鸟在叫,愿你天天哈哈笑;月很圆,花更香,保重身体要健康;手中书,杯中酒,祝你好运天天有!欢乐多,忧愁少,预祝中秋节快乐!

51、不久又升任中书侍郎,赐爵广平县男.

52、在处死封常清、高仙芝之后,大唐朝廷任命在家养病的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为大军统帅,加封其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率军镇守潼关。

53、高仙芝之后,大唐朝廷任命在家养病的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为大军统帅,加封其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率军镇守潼关。

猜你喜欢

  • 些微造句(精选100条)

    1、然而作者却洞幽察微,管中窥豹,于平凡和些微处看出了后面隐藏的大意、更是精神世界的烂漫与神奇。2、矜持,就是女人要把自己当做美女一样看待的些微骄傲,一种若有所思的慢一拍,一种小心翼翼的自我珍重,一种不轻易流露的保留。3、柔美,清澈,不像是

  • 些微造句(精选100条)

    1、不幸的是,想将这些微弱的声纹从四周的噪音中可靠地撷取出来,极为困难,因此许多专家认为这个技术短期内还无法上场。2、张青的气息有些微喘,他的眼睛眯成一条线,顿时眼中的世界如同风中藩篱,支离破碎间随意组合,却是另一片光怪陆离。3、根据语境,

  • 些微造句(精选12条)

    1、随着性反应的前奏响起,这些微妙而深沉的感受极尽其乐地荡漾,最终普通的日常感知功能被转换到性的堂奥中。2、友情里最让人唏嘘的时刻是,一开始我把你当成值得深交的人,后来因为某些事对你有些微的失望,于是不断说服自己人与人之间本该如此淡薄。又把

  • 字微造句(精选11条)

    1、数字信道的传输媒体可以是光缆、数字微波、卫星信道等各种手段。2、全国已建成包括光纤、数字微波、卫星、程控交换等各种先进手段,覆盖全国、通达世界的公用电信网。3、尽管在一个单月新增失业人口就有这么多的经济体中,这个数字微不足道,但趋势对那

  • 紫微造句(精选62条)

    1、重获新生的智标塔和紫微阁,踮脚而呼,诉说着当年的情谊;洛塘河的河水流动,荡漾着水乡人的梦。2、再说当着那么多人面说出的承诺,他嫡传弟子自食其言,日后如何在紫微世界服众。3、月娥姐,月明明;月中有株婆娑树;婆娑树上挂紫微;紫微星出保平安,

  • 至微造句(精选44条)

    1、话到七分,酒至微醺,笔墨疏宕,言词婉约,古朴残破,含蓄酝藉,就是不完而美之最高境界。2、腐竹片用清水浸泡至微软,取出切半,沥乾水分备用。3、其事至微浅,然而,缙绅先生之徒,负孔子礼器,往委质为臣者,何也?以秦焚其业,积怨而发愤于陈王也。

  • 幽微造句(精选32条)

    1、伏线另一端,你揣着往事幽微出没,仿佛散尽往生的焰火。我还能再说一句:梓元,时候到了,我们该回去了。星零2、在幽微的咖啡馆里,芳华再次用她的倔强为自己的迷途打开了一个微光的出口。3、夜幕沉黑,天空中飘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夜色凝重,辟幽宫破旧

  • 隐微造句(精选12条)

    1、萧红独立的女性视角有机地融铸在“民族生死”的宏大话语中,使得文本具有了或显豁或隐微的多重意义。2、而这有意的文人造作,或许已让抬头看望呢喃燕子的人们,瞥见捎自悠远荒渺乌托邦的隐微消息。3、心存邪念的人,遵从隐微的节文,企图淆惑人心,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