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造句(精选100条)
1、在垂暮之年被宋太宗贬往邠州,一年之后病逝于贬所。
2、太液池修建之初,武后就提出,所有题铭均要太宗的字。
3、唐太宗的雄大豪迈是历代许多帝王所不可比拟的,这也是他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
4、家富有,初从翟让起义,参加瓦岗军,因功封东海郡公,瓦岗军失败后降唐,被唐高祖李渊任为右武侯大将军,封曹国公,赐姓李,因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单名勤。
5、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善于听取大臣的意见,为国事忧劳出,现了贞观之治。
6、宋太宗战败后,意气消沉,只兴文化,不修武备。
7、唐太宗对兰亭序的偏爱,促使更多书法家学习和摹临王羲之的字体。
8、武则天记得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天子仪容,一个蓄须的膀阔腰圆的超级猛男,38。
9、唐太宗记取隋炀帝灭亡的教训,实行偃武修文,知人善任,为大唐帝业打下良好基础。
10、到了宋太宗的时候,他把哥哥的规矩活生生扭过来,谁先交卷就把谁赶出去。
11、二世只能闻喜不能闻忧而忧患骤至;唐太宗闻过则改则盛世太平。
12、在这件事上他的选择是对的,唐太宗为了嘉奖他,封他万户侯,黄金万两。
13、吕后是女汉子宋太宗是英主而非仁君。
14、从太宗治国多年来,国力强盛,物阜民丰,鲜有战争啊。
15、唐太宗克己纳谏、励精图治,开创贞观盛世;曾国藩克己戒色、修身治国,立下不朽功业。
16、唐太宗心知天命难违,只得作罢,但此后防范甚严。
17、贞观七年,太宗以鼓纛立利邲咄陆可汗,而族人步真觖望,谋并其弟弥射乃自立。
18、唐太宗励精图治、纳谏如流,逐渐恢复唐朝的国力。
19、后来阎王见生死簿上唐太宗名下还有二十年阳寿,便让李世民返本还阳了。
20、有一部文献,叫《宋会要辑稿》中有一个遗诏,但是这个遗诏只能说明太宗的即位更可疑了。
21、长长的十二年里,武则天只留下唐太宗赐名“媚娘”,和她要用铁鞭、铁挝和匕首制服烈马“狮子骢”等很少几个故事。
22、无怪乎,在太宗朝出现了许多敢于直言不讳、面折廷争、犯颜极谏的大臣,魏征是人们最为熟悉的典型。
23、唐太宗诚心恭奉灵性明师唐玄奘而造就。
24、荥阳大海佛寺,有高祖为隋郑州刺史日,为太宗疾祈福,于此寺造石像一躯,凡刊勒十六字以志之。
25、后来有一次唐太宗吃块美味的香瓜,忽然忆起杜如晦,怆然泪下,遣人以所食之半奠于这位文臣的灵牌前,不时送御馔(zhuan,四声)祭奠。
26、唐太宗颇能以诚待人,他对曹操的诡诈欺人作风深为卑视。
27、长孙无忌负责起草法律,最后有一条扯来扯去,太宗不愿意杀人,说能不能废除死刑。
28、从书中,我体会到了为百姓雪中送炭的宋太宗爱民如子的情怀;也是从书中,我知道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他以雄韬武略把中国的疆域扩展到了西亚……
29、这件事,就是太宗的贤内助长孙皇后病殁了。
30、宪宗皇帝敉平藩镇,诛戮叛乱毫不留情,英明果决不下太宗,在用刑上却是慎重宽仁的多。
31、她十三岁嫁给清太宗皇太极,被封为“庄妃”。
32、这个诤臣说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而裴矩的本事就在于,他向唐太宗直谏就能为其所接受,切中时弊,一语中的,并不光是脸红脖子粗就能做到的,这是要有胆有识有才的。
33、上百面鼓,几百面锣,成百付铙钹,共鸣齐奏,音响如天地轰鸣,使人感受到当年唐太宗领兵征战的威风。
34、在与大臣论政时,唐太宗还多次提到孔子“危而不持,焉用彼相”(《贞观政要集校》卷一《君道》)的话,希望臣下切谏直谏。
35、距今1000多年前的大唐,宫廷政变屡有发生,玄武门政变成就了唐太宗李世民,其子李承乾也想效仿,却落败被废为庶人。
36、同年,太宗携灭北汉之余威,拂逆众意,挥师东进攻打幽州,希冀一举收复失地。
37、唐太宗册赠司徒、并州都督,给班剑、羽葆、鼓吹,陪葬昭陵。
38、延福宫中,太宗坐在床上,裸着大腿,腿上裹着纱布。
39、儒学之兴古昔未有,以夫子为先圣实始于太宗,遂为万世之定制庙祀遍天下,名物度数之详,字义音释之备,毫分缕析,是后世有考。
40、遂抗表切谏………太宗见表,谓玄龄子妇高阳公主曰:“此人危笃如此,尚能忧我国家。
41、唐太宗李世民,济世安民,这个拥有宏图霸业的君主,有着非凡卓越的远见,在他的麾下,纠集了史上最强大的智囊。
42、洎乎晚节,秽乱chun宫(这句话你要骂武则天,不如骂你家的唐太宗唐高宗这对父子吧)。
43、唐太宗雄才大略,文治武功都有辉煌的成就。
44、其中居重驭轻的关中本位思想,乃是唐太宗成就帝业的“根本”,也是其地缘战略思想的出发点。
45、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太宗以高丽不听勿攻新罗谕告,决意兴兵击高丽。
46、李泰是如此伤了自己父亲的心,然而唐太宗却仍舍不得对自己的爱子如何责备,依然对这只青雀挂念不已。
47、这个法琳不愧为高僧,他明知念观音救不了自己,便偷换概念,将观音转化为唐太宗,虽不念观音,却“不念亦念”,既脱了身,又保住了颜面。
48、太宗入据宫城,令萧瑀、窦轨等封守府库,一无所取,令记室房玄龄收隋图籍。
49、曾告诫太宗‘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并劝其以隋亡为鉴,认真总结历史教训。
50、唐室衰没五季迭兴,时五十余年更易八姓,宇具分莫之能一,至我朝太祖受周禅初有州百一十一,县六百二十八,及传至太宗天下平定。
51、敬德之来,太宗以赤心付之,桑廕不徙而大功立。
52、唐太宗各赐紫罗袈裟,还赐少林寺大量银两,田地40顷,水碾一具。
53、在受降仪式上,她还义正词严地破口大骂金太宗及其部下将士的野蛮暴行,后“归第自缢”,被人发现后救活,她“仍投水薨”。
54、汉景帝以鞅鞅而杀周亚夫,曹操以名重而杀孔融,晋文帝以卧龙而杀嵇康,晋景帝亦以名重而杀夏侯玄,宋明帝以族大而杀王彧,齐后主以谣言而杀斛律光,唐太宗以谶而杀李君羡,武后以谣言而杀裴炎,世皆以为非也。苏轼
55、唐太宗巩固边疆,在灭掉东突厥人后,就大功告成了。
56、太宗孝文皇帝时期,申屠嘉是唯一一个能代表天子惩罚邓通的大臣。
57、太宗哭之甚恸,赠司空,徒封莱国公,谥曰成,并手诏为制碑文。
58、夫太宗之於正心修身之道,齐家明伦之方,诚有愧於二帝三王之事矣。
59、当时坐镇江山的,是至圣至明,具有“小太宗”之称的唐宣宗,辅助他的国相中,有一个就是世家大族出身的令狐绹。
60、唐太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
61、七岁的石敬瑭为了表达自己感激涕零的心情,主动拜认比自己整整小了十岁、时年三十七岁的辽太宗耶律德光为“父”,自称为“儿”。
62、学太宗明查明谏,难得虚怀若谷;当魏征冒死谏劝,更易忧谗畏讥。
63、太宗与玄奘结为兄弟,以素酒(果酒)送他启程,并命两名侍从作伴。
64、宋相国寇准罢宴北宋淳化年间,青年时代的寇准,得到宋太宗的支持和信任,被提升为参知政事。
65、太宗四年正月,宋经过长期准备,向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发动了全面进攻,仅用了五个月就大获全胜。
66、疯狂的杀戮从清晨持续到午后,满城都是蓝衣白盔的太宗皇帝骑兵,他们手中的刀剑被人血泡成深红色,盔甲上溅满了血渍和形状奇异的碎肉。
67、一老龙死后阴魂不散,闹得唐太宗六神不安。
68、太宗临崩,桀与褚渊并受顾命,加班剑二十人,给鼓吹一部。
69、(《清太宗实录》卷二九)阿济格率兵,自雕鹗堡入长安岭,攻延庆,克昌平,北京戒严。
70、贞观年间,太宗皇帝捎平群雄,大定天下,治世有方而受万民拥戴,百姓安居乐业,父慈子孝,尽享天伦。
71、唐太宗让位给唐高宗了。
72、当裴矩在太宗李世民手下干活时,又仿佛像是突然间服了牦牛壮骨粉,头颈一下子硬了起来,好几次犯颜直谏,典型的诤臣模样。
73、千百年前,唐太宗为了大唐盛世,鼓舞唐僧去西藏取经;而为了弘扬佛法,唐僧也甘愿不辞辛劳。
74、遗直自言,太宗深责让主,由是宠衰;主怏怏不悦。
75、金代著名军事将领,历太祖、太宗、熙宗、海陵王四朝,官至右副元帅、尚书右丞相,被封为神麓郡王,进拜太傅,累封汉国王。
76、唐朝贞观年间,由于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为政精明,整个大唐四海升平,国富民强,一时间修仙求佛也达到了顶盛。
77、经过唐太宗的治理下,大唐一片繁荣,老百姓安生乐业。
78、手工业生产技术,但据敦煌文书的记载来看,吐蕃人把这些视作唐朝畏惧吐蕃兵威前来乞和的贡物,由此也能看出唐太宗曾用女人、财物换和平是不争的事实。
79、后来,有人把赵元僖的暴毙归罪于他爱妾张氏的专恣,震怒之下,宋太宗安排成立了专案组,就太子之死对相关人员追责,张氏被判死刑,左右亲吏处以杖刑。
80、那么,究竟谁是谁非?太宗极感兴趣,就传养马的农夫前来询问。
81、其后太宗创立府兵制,削尽天下兵权,倒置干戈、覆以虎皮;放马南山,不复输积。
82、唐太宗以隋炀帝拒谏饰非导致国亡家灭为鉴,“开怀抱,纳诤谏”。
83、唐太宗,创造了‘从谏如流,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贞观盛世。
84、唐开元年间陈飘器所著《本草验遗》;唐太宗时期药物学家李询所著的《海药本草》称芦荟“主治小儿诸疳热”。
85、你可知唐太宗说过一句话,叫做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你可知这是什么意思?
86、后来经过科举考试后一举成名,被唐太宗李世明看中,授予他一个不小的官职,而且还要把文成公主下嫁给他,但是他坚决不肯答应。
87、该剧讲述了公元970年,西域于阗国高僧法藏法师护送49枚释迦摩尼佛祖真身顶骨舍利敬献大宋王朝,被宋太宗赐紫,并留在山东兖州大兴隆寺。
88、《魏郑公谏录》两部历史文献,大量记载了唐太宗与魏征等人有关进谏的嘉言善行,向后人展示了一代君臣苦心求治的风范。
89、高宗即位,追赠太尉,与房玄龄、屈突通并配享太宗庙庭。
90、元太宗三年(1230),桃源十二世孙古山徙居青阳,曾任廷署之职,是为青阳庄氏肇基始祖。
91、太宗坚执不从,侯君集身负皇命,浩荡而来。
92、如魏征碑为唐太宗撰书;李勋碑为高宗撰书,更足以说明他们所受的宠荣。
93、倘使不是希特勒,犹太教恐怕早就消亡了。19世纪下半叶,随着欧洲各国逐步取消对犹太人的隔离,犹太宗教、犹太社群主义以及犹太教固有的仪式都纷纷收到侵蚀:长达几个世纪对外界的一无所知以及内外合力导致的孤立很快即将告终。同化的进程通过迁徙、通婚和文化渗透,已稳步展开。
94、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即位后,励精图治,纳谏如流,使得唐朝国运蒸蒸日上,唐太宗更是成为一代有为之君。
95、太宗十八举义兵,白旄黄钺定两京。
96、天下终究是天下人的天下,杀兄害弟欺父的唐太宗总结的更彻底‘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
97、太宗以无忌佐命元勋,地兼外戚,礼遇尤重,常令出入卧内。
98、由于此案泄露天机、背景复杂、牵扯两界三地重磅人物,后来经过三曹对案多方查实,连外围庄家唐太宗同志都传被阎王带走协助调查了。
99、古代最佳“进谏纳谏”的样板,大约非唐太宗和魏徵莫属了,两人君圣臣贤,受到古今舆论的一致称赞。
100、朱高煦为人狂傲,功劳又大,恃功骄恣,根本看不上仁弱的哥哥,甚至“辄以唐太宗自比”,谋夺太子之位的野心毫不掩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