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政造句(精选100条)
1、执政九年间,廉洁自奉,处事公正,朝政清明,有女中尧舜之称。
2、如陛下不准臣奏,定必杀害五王,臣不愿在朝预干朝政,且出外镇,不忍见江山他属别人,略效商朝微子之义,以尽各行其志。
3、如今中原天灾频频,朝政日非,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
4、以该牌坊为中轴线,土司处理朝政和宴居的场所,向后山坡上次第展开,分布在四级台地上。
5、想他身为殿帅,渎职铸错,致使太后、公主双双罹难,圣上身心亦遭损伤,可以说祸及朝政,此罪非同一般。
6、御史谢景温秉承王安石之意,上奏神宗,以试题“谤讪朝政”的罪名弹劾苏轼。
7、周幽王本来就是一位昏庸之王,他宠信了一位贪财图利而又善于逢迎、能说会道的大臣主持朝政,导致民怨鼎沸一。
8、秦宣太后和穰侯魏冉执掌秦国朝政后,继续执行商鞅制定的一套耕战政策,起用著名将领白起,不断对外用兵,各诸侯国都很畏惧。
9、陆压的《讨明贼檄》历数我十八大罪,不过就是些残害宗室,把持朝政,拥兵自重,残虐不仁,心怀不臣等等,毫无新意。
10、传统海洋开发在官民互动中不断前行,通过对两湾开发历程的比较研究,呈现出王朝政策下海洋开发的异同。
11、当今天下各国,纷纷革故鼎新、变法图强,相信我楚国朝政也不会就此昏暗下去。
12、可惜他性格猜忌多疑,用人不能长久,换官频繁,朝政难以稳定,错杀了袁崇焕,更是自坏长城,国家灭亡,也就在意料之中。
13、汉高祖刘邦不拘一格的重用人才,在于项羽的对抗中最终功成名就,只是在治理朝政时没有能够做到精兵简政。
14、魏定州刺史高阳许宗之求取不节,深泽民马超谤毁宗之,宗之殴杀超,恐其家人告状,上超诋讪朝政。
15、太宗皇帝要晏驾,世祖皇帝才六岁,睿亲王多尔衮揽总儿掌握朝政,眼看着的花花江山唾手可得,他就是不伸这个手。
16、东汉末朝,朝政腐败,皇帝耽于淫乐,文恬武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终于爆发了黄巾大起义。
17、有关明中后期澳门葡人帮助明朝政府剿除海盗之事,中外学者历来争论不休。
18、急切间以为有人想借刘山之手败坏蜀国朝政,于是安排了向宠密查此事。
19、谁给他们的胆子敢让他们如此谤议朝政!谤议宗室!他们有什么资格!一群草包废物!
20、萧观音非常关心朝政,她对辽道宗终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的行为深感不安。
21、王允于汉献帝初年任司徒、尚书令,录尚书事、总朝政。
22、手段精明能干,不满意杨骏操纵朝政,便联络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杀死了杨骏,接着,她又先后杀死了司马亮和司马玮。
23、但也毫无办法,只好在干预朝政的道路上停一下脚步,采取以屈求伸的办法,等待时机,以求一逞。
24、会场气氛颇为热烈,同盟会员、青年学生和军人“议论滔滔,风发泉涌,慷慨激昂”,一致要求孙宝琦立即宣布山东独立,推翻清朝政府。
25、在赵庄,由于尹大发的强势,赵天雄基本不理朝政,就连党内的一些工作,尹大发也越俎代庖,因为他也是赵庄的党委小组成员。
26、“你们如果如此悖乱,推举别人为汗,替代我好了!”皇太极随即拔营而走,先行回到盛京,连续八天关闭宫门不理朝政。
27、如今宦官弄权、妇寺干政,平民挣扎,党阀林立,朝政不可为已是积重难返。
28、于时朝政渐乱,货贿公行,凡当枢要之职,无问贵贱,并家累金宝。
29、我也不是做官的料,再说当今朝政渭浊,奸佞当权,即献以忠心赤胆,亦无疑属担雪填井。
30、捻军是晚清咸同时期活跃在黄淮地区的一支武装力量,对清朝政府形成极大威胁。
31、灵帝昏庸,深居内宫,骄奢淫逸,年仅12岁便登基为帝,宠信宦官,并设十二中常侍,让其干政,久而久之便导致朝政荒废,宦官专权。
32、当各种利益搅和得如一团乱麻时,朋党之争也就日趋激烈,而朝政也日渐脱离正轨,走上邪途。
33、这位沉迷女色,不理朝政的风流皇帝,成天躲在豹房里寻欢作乐,要么楚馆秦楼,要么放鹰逐犬。
34、试问朝政拆迁和云南城投,你们难道可以保证你们的子孙后代永保太平吗?拆迁也会降临在你们的身上的,你们祖辈干的缺德事情,后辈会偿还的!!!回复本帖。
35、织成裙,脱下了褴褛的衣衫,穿上了华美的绫罗绸缎,但却遮掩不了内心已被扭曲的欲望。当她在最美的年华被屠刀及颈,若是给她重生的机会,是不是还会干涉朝政、骄奢淫逸、妄图那个遥不可及的位置?玄色
36、北宋末年,天下大乱,皇帝昏庸无能,贪图享乐,挥霍无度,任由奸臣把持朝政,祸害朝纲欺压百姓。
37、谭凤超疑念如云,忖道:宋金已和,当今朝政全由贼相掌权。
38、但宗弼作为援立功臣,势焰熏天,从此得以左右朝政。
39、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
40、眼见奸臣当道,摄威擅势,朝政一天天腐败,忠直之士无不攘袂扼腕,痛心疾首。
41、早在公元12世纪中叶,宋朝政府即已派兵驻守澎湖,将澎湖地区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
42、彼时明朝政经凋敝,主昏臣庸,辽东耗费大量军饷,而官吏又大肆贪污盘剥,苛捐杂税压得民不聊生,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43、皇帝一听,觉得大臣讲得更有道理,顿时精神焕发,病很快就痊愈了,后来专心治理朝政,国家日渐富强。
44、太学生郑隆惯作诗词讥讪朝政,此人不可不除。
45、完颜宗翰刚才还对宋官议论朝政大为不满,现下满腔愤怒都化做了欣喜之情,连连点头,认为宋官们大有见地!。
46、且说洛阳魏主曹髦接到黄运凯加急军报,早慌做一团,因司马父子把持朝政,朝中无人敢言,曹髦将军报转至司马。
47、历史名流,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或干预朝政,或著书立说,他们的宏业伟绩和流风余韵,辉照千古。
48、在隋朝政府各地都修建了许多粮仓,其中著名的有兴洛仓,回洛仓,常平仓,黎阳仓、广通仓等。
49、杀鸡吓猴子,满朝人士,瞧见这个时势,吓得箝口结舌,朝政的是非,人才的得失,半个字也不敢提及。
50、神策军中尉是唐代中后期宦官最为显赫的职务,其职权通过典领中央禁军而不断延伸,逐步侵夺宰相的议政决策大权,进而把持朝政,最终形成宦官专权的局面。
51、腐败的清朝政府,把大片河山拱手相让,危害万民,贻害子孙。
52、皇太极在政期间,定都沈阳,朝政融和,军政民得蓬勃发展,大清实力远胜以前,这些丰功伟绩有目共睹,大清上下无不钦佩。
53、壬午兵变以后,面对中国在朝鲜优势军事力量的存在,日本对朝政策转入消极。
54、末联直斥蔡京如狼虎,王黼如狐狸,惑乱朝政,导致兵连祸结。
55、他力排众议,与哈布斯堡王朝政治联姻。
56、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
57、为报答圣恩,为臣愿以身许国,肝脑涂地,在所不辞!朝中贤臣文学,济济一堂,可辅佐朝政;边关良将劲卒,声遏行云,可保卫江山。
58、元朝政府在澎湖设置行政管理机构“巡检司”.
59、高太后廉洁自奉,处事公正,所以她垂帘听政期间,朝政比较清明,她因此也被称为女中尧舜。
60、崇祯皇帝每天旰食宵衣,夜以继日地批阅奏章,治理朝政,节俭自律,不近女色。
61、其间,我国各朝政府曾多次派遣水师或舟师巡视南海诸岛及海域,以彰显中国的统治权威。
62、传说孝庄为了保住自己儿子顺治的帝位,屈尊嫁给了当时功高权重,执掌朝政的小叔子多尔衮。
63、于时朝政渐乱浊,货赂公行,凡当枢要之职,无问贵贱,并家累金宝。
64、此外,韩国总统李明博不久前也改组了内阁,其对朝政策是否会志向改变也令人颇费猜测。
65、我本欲查有实据后力谏皇上弃邪癖淫欲,归理朝政,安治天下。
66、朝政日非,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民不聊生,哀号一片。
67、位于长安城东北部的大明宫,规模宏大、建筑壮丽,唐朝大多数皇帝都在此居住和处理内政外交,含元殿和宣政殿,是大明宫朝政核心区。
68、这种德望的本身表明了一种新的价值观念的形成,表现了六朝政治社会发生了一种质的变化。
69、外戚跃跃欲试地准备统理朝政,宦官虎视眈眈地觊觎着皇权,士人的不平之鸣,遍野的饥民之声,合奏成一曲悲哀的末世之歌。
70、她的娘亲是贤惠温顺的世家妇,在宫里更是见惯了作小服低的宫嫔,就连把持朝政的皇太后也不曾如此飞扬跋扈过。
71、故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不预朝政;侍郎、给事,不领省职;谏议无言责,起居不记注;中书常阙舍人,门下罕除常侍。
72、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儒生”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
73、做皇后时更专擅朝政,骄奢淫逸,任人惟亲,政事腐败。
74、所以你们想用朕的孩子来铲除李斯,扶持傀儡,把持朝政,搞的天怒民怨,大秦自然灭亡。
75、柳大人是我的嫡亲伯父,骨肉至亲,我当然不能眼见伯父陨命,所以才会去天牢劫人,并不是想干涉周国朝政。
76、蜀土十分富饶,但自光天元年(918)后主王衍继位后,蜀国朝政浊乱,卖官风气盛行,赋敛苛重,主荒民怨。
77、因此一开始的时候,牧首尼古拉斯成为摄政王,主理朝政.
78、纣王沉迷于妲己的美色,荒废朝政,对她言听计从,到了“妲己之所誉贵之,妲己之所憎诛之”的地步,酒池肉林、炮烙之刑、比干剖心等皆典出于斯。
79、控制宫城禁卫军权并进行了一系列人事调整之后,宋文帝又采取措施消灭了辅政大臣,将朝政决策权和荆州军政大权收归己手。
80、美国对朝政策特别代表博斯沃思访韩时表示,他并不急于促成六方会谈尽快重启。
81、潘多拉的魔盒被打开,嬴政的宏图雄略不再朦胧,他要伤筋动骨、亲理朝政,做世界上最威风的男人。
82、史上无数穿越者无不是文豪,还是权谋、计略、兵法、朝政、党争乃至诗词歌赋,还是心狠手辣、城府深沉,总有一样沾边,又或者全站。
83、因关系到边境的治乱安危,故明朝政府对于总督的委任较为慎重。
84、孤封逸儿为菩韬大地的风亲王,先跟莫儿好好学学管理朝政,他日定能替孤排忧解难!
85、二世昏庸懦弱,实权在赵高之手;赵高乃奸恶阉人,结党营私,把持朝政,阴险歹毒,滥征民力,终引秦廷危机,天下巨变。
86、宦官与外戚争权日盛,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
87、但梁冀与妹妹梁太后贪立幼君,以便把持朝政,最终立年仅八岁的刘缵为皇帝,是为汉质帝。
88、蔡兴宗自以职管铨衡,每至上朝,辄为义恭陈登贤进士之意,又箴规得失,博论朝政。
89、空前绝后女武皇,把持朝政韦皇后。惊世爱恨属高阳,旷世女相有上官。更有那一生传奇是太平,轰轰烈烈揽朝纲。李翰韬
90、侍中、尚书令,不预朝政;侍郎、给事,不领省职;谏议无言责,起居不记注;中书常阙舍人,门下罕除常侍。
91、十常侍不善,多做奸邪之事,以乱朝政,吾等以此诛杀十人,还望陛下海查。
92、莫氏王朝和后黎王朝争斗不休,阮福源一系的阮氏家族割据广南一带,占领了荣市、洞海、顺化,并且宣布与郑氏把持的朝政断绝一切关系。
93、朝政为奸臣严嵩把持,贪官污吏横行不法,诬民为倭,逼民为盗之事层出不穷。
94、,打破贪官污吏盘踞要津,把持朝政的格局,减轻变法的阻力。
95、亲贤臣,远小人,有这些贤人君子辅政,朝政为之一清,很快国家的经济和整体实力就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
96、唐末,朝政腐败,民生凋敝,农民起义风云激荡。
97、三国时期,魏国的魏明帝去世,继位的曹芳年仅八岁,朝政由太尉司马懿和大将军曹爽共同执掌,曹爽是宗亲贵胄,飞扬拔扈,怎能让异姓的司马氏分享权力。
98、陆官拜北齐侍中,与其子穆提婆把持北齐朝政数年,祸国乱政,终致北齐亡国。
99、而且如今朝廷中皇帝疏于朝政,边关将士只能罗雀掘鼠!我们无力扭转乾坤大局,只能尽力做到自己该做的!
100、此时的吕夷简羽毛丰满,把持朝政,任人惟亲,提拔官员多出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