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造句>蒙汉造句(精选19条)

蒙汉造句(精选19条)

收录日期:2025-08-08 07:03:32  热度:7℃

1、郭象伋、阎肃、荣祥4位负责人外,通志馆还聘请了20余名蒙汉学者,将他们分为内务组和外勤组。

2、漫瀚调是内蒙古民族民间音乐歌种之一,是见证蒙、汉两个民族百年融合历史的独特艺术种类。

3、1938年蒙汉回族联合慰劳团在武汉献旗劳军,并通电全国,决心团结抗日,保卫国土。

4、典型的塞外风光与蒙汉两族文化相互交融的地域风情,构成红碱淖风景名胜区完美独特的自然景观。

5、活动中,该院将自制的蒙汉双语“检务十公开”手册、普法宣传图册等资料发放到群众手中,并为基层农村干部群众上了法制宣讲专题辅导课。

6、本文采用中介语理论,分析了蒙汉双语生普通话语音学习中的音高、音强和轻声词语的中介语特征。

7、闻名于世的“金莲川幕府”、“中西、蒙汉合璧的上都古建筑”至今被视为民族文化不朽的瑰宝,成为蒙元历史学家追源溯流的中心。

8、影响蒙古族大学生的蒙汉文化认同的因素当中,性别因素,年龄因素和生长环境因素的影响比较显著。

9、第一章介绍了赤峰地名的语音特征,分析了赤峰地名的方音特征、音律特征和蒙汉语音对译规律。

10、并指出特别是在蒙汉等民族共居的社区中,水的利用和治理也反映了民族间的关系。

11、大概忽必烈的蒙古军也有许多汉族北方人,不然,越南人为何会称元军为“蒙汉联军”。

12、从内容来看,涉及有关边界纠纷档案、宗教、军事和蒙汉民词讼档案等。

13、2011年以来,内蒙古新巴尔虎左旗人民法院有7名精通蒙汉双语干警通过考录、调转等方式离开法院,进一步加剧了双语法官短缺的矛盾。

14、“经箱乐”即是其器乐文化诸多形式中的一种,它形成于蒙、汉民族宗教音乐相互交流的历史进程。

15、内蒙古西路二人台虽然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它在蒙汉人民文化生活中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6、明楼上有墓碑,用满、蒙、汉文字刻着皇帝的庙号.

17、第三章,分析了吉林省镇赉县蒙汉民族文化认同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意义。

18、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测验法和问卷法,辅助以访谈法等其它方法,对665名蒙汉初中生的应对方式以及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19、同时坚持用蒙汉两种语言演出,突出了民族特色,为内蒙古的民族艺术注入新活力.

猜你喜欢

  • 是古造句(精选100条)

    1、这种规则是古代延续下来的,原因是十全为满,满则招损,故男不做十;九谐鸠,鸠不洁不吉,故女不做九。2、首次提出了翠华山景观遗迹成因类型的多样性。首次提出了甘揪池景区是古基岩滑坡遗迹,天池坝体周围存在泥石流遗迹。3、鄙薄金钱多利,交意气相投

  • 是古造句(精选100条)

    1、那种是古非今的作法对今天来说是不可取的。2、我最喜欢的一门课是“古代汉语”,兴之所致,每晚逐篇背诵那些诘屈聱牙的先秦散文。3、布局严谨精美,艺术高超奇特,色彩调和瑰丽,是古建筑中出类拨萃的代表。4、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我们对待传统文化

  • 是古造句(精选100条)

    1、那一年的暑假,我从学校回来,在家里歇夏,满脑子都是古诗十九首,床头茶几上的书已经讲到林黛玉重建桃花社了。2、座落于雅典的古帕台农神庙,是座几乎全是大理石结构的雄伟精妙的圆柱型巨殿。它是古典希腊式建筑完美之典范。3、黎音近,所以湘北的原始

  • 是古造句(精选100条)

    1、巴黎圣母院是古老巴黎的象征,始建于1163年,整座教堂在1345年才全部建成,历时180多年,是一座典型的“歌特式”教堂。2、古希腊悲剧,是世界艺术殿堂中不可缺少的瑰宝,也是古典艺术留给世人的一笔丰厚的遗产。3、他的成名作是《金文编》(

  • 是古造句(精选100条)

    1、留声机是古董,小马扎却是废物,而缺嘴壶搪瓷缸腌菜坛子就更惨,只能算垃圾。2、到现在为止,我都认为斯密的这个观点可以算是古典经济学的最重要的思想精髓。3、通过上述各章的分析,本文得出的结论是:古代耀州窑从最初的发展到后来的鼎盛并非易事。4

  • 是古造句(精选100条)

    1、与日月同辉的诗人王之涣来到了景色秀美的黄山,已是古稀之年的他已是白发苍苍,但依旧精神矍铄,他徒步登顶黄山。2、后两类人基本上都是古时的文人,吟诗作文是基本功力,写一手好字也是必修功课,游山玩水后留个诗啊写个文啊题个字啊,那是常事。3、另

  • 是古造句(精选77条)

    1、西湖不仅是旅游胜地,更是古往今来无数骚人墨客畅游咏叹的“宠儿”。2、所以火星的千层榚地貌,很可能是古湖或古海沈积物所形成的沈积岩。3、卡巴拉是古代希伯来人神秘思想系统.4、这是古人的一句话,也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5、一柱一石,一桌

  • 稽古造句(精选21条)

    1、或聚徒千百,或服冕乘轩,见重明时,实惟稽古之力也。2、稽古之业,虽则难知,斗筲之材,何其易进?其杂色应入流人,望令曹司试判讫,简为四等奏闻。3、虽然‘见稽古’很厉害,但是‘病魔一亿’也很厉害啊。4、高祖固天攸纵,聪明稽古,道亚生知,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