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造句>进士造句(精选100条)

进士造句(精选100条)

收录日期:2025-08-07 23:44:57  热度:3℃

1、叶泰,字道亨,号雨湖,昆明人,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授礼部主事,嘉靖初起为光禄寺丞,擢工部郎中,致仕不出。

2、这一类新进士人“重词赋而不重经学,尚才华而不尚礼法”(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

3、比如张謇,中了状元,但不做官,汤寿潜、谭延闿、汤化龙、蒲殿俊,都是进士,也宁可不做官,而以绅界领袖的面目造时势。

4、刘居安是三甲进士出身,当肃宁知县也有两年,自然晓得方家不是好惹的,门口那根六丈高的铁旗杆可不是随便就能竖起来的。

5、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袁崇焕中三甲第四十名,赐同进士出身,授福建邵武知县。

6、林节高之子林起宗,字长岩,清世宗顺治三年(1645年)进士,初任永平府推官,公正廉明,清守自持,一尘不染,民赖以安。

7、他中了进士后,步步登高,不久,就当了巡抚。

8、可他毕竟是进士出身,碍于祖训,赵佶除了贬官,还真拿他没办法。

9、其制,常科,有进士、明经、明法、明算、明书、三礼、三传;制科,由王亲试诗、赋、颂、策等。

10、他是进士,然而以他的性格而遇上这种事情,不骂三字经何以泄心中之愤?或许高第不敢见他的面,否则被他饱以老拳、殴打上司的事都可能发生。

11、郑愕,天宝十二年登进士第。诗一首。

12、俞樾从小聪慧过人,17岁乡试得中副榜,道光二十八年又中乡试正榜,被人称为文曲星下凡,隔年则被赐进士及第。

13、许杏林说,通过这本《会试闱墨》可以看到,当年有276人中进士,而且有名有姓,非常确切,这与《清史稿》中的记载不尽相同。

14、晏殊14岁应神童试,真宗召他与进士千余人同试廷中,他神气自若,援笔立成。

15、谢远涵17岁入县学,19岁中举人,20岁时进京赴考光绪甲午恩科,殿试中三甲第五十五名,赐同进士出身,次年被钦点为翰林,彼时才21岁。

16、因十多次考进士不弟,改名罗隐,黄巢起义,隐居九华山。

17、少年进士,官至极品,衣紫腰金,封妻荫子。

18、解放前,这里出了进士1人,举人7人,贡员1人,贡生6人,秀才45人,太学生33人。

19、又一百七十年过去,到了北宋神宗元丰年间,有一位名叫吕大防的进士仕宦锦城,在再度倾圯的韦庄版的草堂遗址上又一次重建。

20、明两代以及清朝汉人的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

21、清代金鳌石拱桥、进士坊木牌楼是深厚人文文化的沉淀.

22、方守业走起路来虎虎生风,坐在长凳上大马金刀,可就是这样一个粗犷的人物,却是一位进士,也是玉海府的正五品府将军。

23、御赐金桂、清代金鳌石拱桥、进士坊木牌楼是深厚人文文化的沉淀.

24、而忠贤街上原有十座牌坊,在当时仅存且恰存四座,分别为乙丑进士坊、承恩五代坊、奕世台光坊、戊辰进士坊。

25、潘存实,字镇之,漳浦人。元和十三年进士第,仕至户部侍郎。诗一首。

26、如今我侥幸得中进士,刚赴县令任上,正是容易意气飞扬、头脑发飘之时。

27、明朝景泰年间,泉州晋江人史云济,廷试二甲进士后即皈依佛门,法号秒应,精通佛像,成为当时闻名遐迩的高僧。

28、江苏省常熟人,清代书画家、诗人,性孝友,负才略,工诗文,善绘事,康熙十二年进士及第,有《莘田诗文集》传世。

29、‘十年不第进士,则勿谓吾儿,吾亦不谓有儿往矣’……臣佩服严训,不敢弭忘。

30、在同科“进士”中,有官员,也有商人,妙用无穷。

31、韬,三人皆登进士,扬历清显。

32、桌面上一本正经,转眼间酒罢宴散,又干了些什么呢?安进士“喜尚男风,见书童儿唱的好,拉着他手儿,两个一递一口吃酒”。

33、看他容貌倒是诗礼人家出身,崇祯元年戊辰科中的进士,排名在二甲三十九名。

34、赏进士擢第,楚兖公象先之孙,皆名家,有士林之誉;一朝以无罪受戮,郡中股栗,天下冤叹之。

35、就在司马光到馆阁上任的当月,仁宗皇帝亲临崇政殿策试贤良方正及武举进士。

36、源乾曜进士出身,气质极佳,所谓神清目爽。

37、二甲若干名,称进士出身,三甲称同进士出身。

38、不过这余小姐也是不栉进士,学富五车。

39、始祖,字远宝,行二世居陇西年二十四举进士,又举博学鸿词为太子校书,年二十九逝世于京师,迁葬庆义乡地名嵩原配。

40、承安进士,历任州录事、县令、国史编修官、翰林直学士.

41、几日前,他府上的常客康有为,康大学子,可能是觉得自己写了那么好的策论都没中进士,心中有些怨气;又或者,这位先生是想学学清流泣血上书,针砭时弊。

42、张家是典型的书香世家,他爷爷与现在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是同榜好友,都是甲辰年(1844)中举,丁未年(1847)进士,感情很好。

43、他于1898年考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直隶提学使等职。

44、在优礼进士方面,宋代较唐代实有过之而无不及,进士登第后在精神、物质两方面获得了优厚的回报。

45、宋亡,粤籍读书人与南宋遗民无比悲痛、愤懑,他们隐迹埋名,遁居山林,无意追求功名,有元一代,粤省亦几无一人中进士者。

46、那些通过殿试的人将被授予类似博士的学位称“进士”,他们的身份、地位、财富就都有保障了。

47、壬戌科是春闱,中了壬戌科,自然就是进士出身。

48、就是世子吴世勋这个进士也因为身份问题既不能外放做个知县,又不能在京城做个要害岗位,只能在礼部这个清水衙门坐个清水的冷板凳。

49、他常想推贤进士,让朝廷得几个律令人才。

50、二甲进士称赐进士出身,第一名叫传胪,三甲进士称同进士出身。

51、若南人妄以柳宗元为罗池神,而愈撰碑以实之;李贺父名晋,不应进士,而愈为贺作《讳辨》,令举进士;又为《毛颖传》,讥戏不近人情:此文章之甚纰缪者。

52、学士府的正南面还有一个官报厅,厅两边的木板墙上就贴满了当时的捷报,有中举人的捷报,有中得头等状元的,也有中进士第四名的捷报。

53、黄岸是黄帝的一百零一世孙,唐朝的进士,官居广西桂州刺史,后定居福建。

54、嘉靖五年(1526)进士,初授翰林院庶吉士,因议礼忤权臣,出补分宜,丁母忧归里,与杨慎交往甚密。

55、唐代“常科”每年录取“进士”名额不过三十人,加上“制科”也不过几十人。

56、众人皆非董卓亲信,得受重任,总算是董卓推贤进士,希望能够博得美名。

57、高祖程祖润是道光进士,入川为官,诗书出众,与时任四川学台的何绍基常有诗书往来。

58、横眉南北分别刻有“旌表已故儒童陈让妻阴氏节孝坊”、“赐进士出身署荥阳县事山右张翼立”字样,浮雕精美。

59、龚春幼年曾为进士吴颐山的书僮,他天资聪慧,虚心好学,随主人陪读于宜兴金沙寺,闲时常帮寺里老和尚抟坯制壶。

60、他60岁才考上了进士,真是大器晚成啊!

61、在考试程序方面,唐代省试中逐步建立了进士、明经等常科科目三场考试制度,从技术层面避免前场落第再参加后场考试等舞弊行为。

62、只有参加进士科考试及第才有踏上仕途的可能,而要进士科及第,少不了要请名师指点,权要延誉。

63、其中《李氏族谱序》正文为500字,落款为“赐进士及第直阁学士文天祥拜撰大宋景炎元年丁丑阳月吉旦”;《西平王谱诗》为七言律诗。

64、史家义时每年都举行科考,分别为春试童生、举人,秋试秀才、进士。

65、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

66、就这样,两人结婚了,男人勤劳耕作,女人用心持家,后来他们生了五个儿子,并送他们读书,五个儿子都考上进士,其中有一个做到丞相,一个作了大将军,他们这叫五子登科。

67、京张铁路建成后,詹天佑获宣统赐工科进士,任留学生主试官等职。

68、老祠内还保留有“进士”、“武魁”的牌匾,其中一方“秀拔天池”的大匾,正是广东巡抚部院为清朝嘉庆二十年该村考出的监元第一名张锦元所立。

69、播,天宝中举进士,补校书郎,累授万年县丞、武功令、殿中侍御史、刑部员外郎、万年令。

70、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萧颖士,二十七岁中进士,儒释道三教无不精通博识,文章学术知名当时,但性情暴躁,恃才傲物。

71、两人俱是前隋时的进士,后天下纷乱便挂冠而去了,不过,现在好像是香满楼的幕后大老板!

72、这倒并不是说现在的某些干部像封建时代的如夫人、同进士,而是觉得这个括弧待遇一样让人刺眼。

73、宋代朝廷对进士又特别尊重,故有“焚香礼进士”之说。“民”成为“进士”之后自然会发展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这是宋代出现“士以天下为己任”意识的主要原因。换句话说,他们已自认为是政治主体,不仅是文化主题或道德主体而已。余英时

74、明嘉靖年间高中进士,历任广东按察使,云南、江西布政使,后晋升南京刑部侍郎,转北直户部右侍郎。

75、二甲三甲的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们卓尔不群到哪里去。

76、他没有父荫,19岁就中举,26岁中进士,是靠个人。

77、康熙皇帝对陈廷敬有“房姚比雅韵,李杜并诗豪”的评价,乾隆皇帝亲书“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楹联,对陈氏家族予以褒奖。

78、杨氏昆季中,德森先生回国后于宣统三年,应清廷留学生考试及格,授商科进士。

79、时进士益相习为奇僻,钩章棘句,浸失浑淳。

80、可以说,决意放弃为官的东门庆虽然无望成为状元进士、天子门生,在地方上也不如世代书香的士绅尊贵,但通往“泉州一霸”。

81、如前所述,同者,即不同也;可以揣想,在座才子脑中闪现的佳对,十之八九都是“同进士”;明摆着,同进士非同进士嘛。

82、柴夔,太和中登进士第。诗一首。

83、明清两代,崔家共有5位进士、两位翰林,13人先后任知府、同知、通判等职,可谓诗礼人家,科甲鼎盛,累官进爵。

84、父亲薛湘千辛万苦,人到中年才考中进士,成为府学教授,他以“学有根柢,则枝叶自茂”教导孩子。

85、进明择富贵而张巡择功名,二人同榜中第,巡为探花而进明仅为进士,又同掌兵事,巡为天下名将而进明阶在其上却寂寂无闻,然而进明一生历富贵,终老田园。

86、此次展览还集中展示了部分记录有台湾进士名字的大小金榜、进士齿录等史料,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87、第六根柱子上,刻的是清乾隆进士于敏中补刻柳公权所写的兰亭阙笔。

88、呜呼,此乃吾家不栉进士也,叹尔何不生为男子(咋样,我老人家也能拽几句不)。

89、旧州人文荟萃,人才辈出,曾走出复兴贵州文化的清末进士周之冕、声震川湘两广的儒商简敬斋、国民党“一门三中委”谷正伦、谷正纲、谷正鼎三兄弟……

90、我记得前朝时孟家曾五进士二翰林一帝师,名声赫赫,连我在边镇也久闻其名。

91、常科的科目,设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算、明字、一史、三史、道举、童子、开元礼等。

92、陈碧娘的丈夫姓许名汉青,福建晋江东石人,是唐德宗壬午科进士擢迁兵部尚书郎许稷的裔孙,中进士后授为文信郎。

93、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光朝年五十中进士,历任袁州司户参军、左承奉郎、秘书省正字兼国史编修、著作佐郎、国子司业兼太子侍读。

94、常科的科目有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道举科等五十多种,可谓包罗万象。

95、与其出一个斫消元气的进士,不如出一个培养阴鸷的通儒。吴敬梓

96、一甲3名将获赐进士及第,二甲和三甲分别获赐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

97、我看大人十载寒窗,方把结了个进士出身,受了多少辛苦,始为怀庆的太守,若因此事误了功名,岂不可惜!

98、当时有两个知名的女将军,一个是沈云英,她出身武职世家,父亲沈至绪是武进士。

99、秦简生乃是进士及第开始,为官二十余年,先后任过知县、知州、知府、转运史等地方官,嫉恶如仇,不考虑个人的祸福进退,为平民百姓称颂,使王公贵人害怕。

100、附属文物有进士匾1块,禁约碑1通,永古千秋碑1通,永垂不朽碑1通,石屋土神庙1座等,都具有较高的人文和民族史学价值。

猜你喜欢

  • 充分条件造句(精选46条)

    1、讨论森林发展系统的一类非线性林龄面积结构的半离散模型,给出了非线性半离散系统稳定的一些充分条件。2、优化问题的二阶充分条件是研究灵敏度分析的基础,支持向量机是数据挖掘的新方法.3、对于一个同胚映射,本文给出了度量函数的定义,并且给出了度

  • 装傻充愣造句(精选24条)

    1、不要装傻充愣,你这种人,我最了解了!2、放进别人裤子里的黄泥巴,扔在女孩漂亮鞋子里的绿蚱蜢,泼在家里先生头顶的浓黑墨水和为了躲避读书、躲避科举的装傻充愣,将文章故意背的磕磕巴巴。3、李富贵为了装傻充愣,把太和殿上的太和两个字念成大和。4

  • 汗牛充栋造句(精选43条)

    1、在法人犯罪问题产生以来的三个多世纪里,关于法人能不能犯罪,法人如何实施犯罪行为的论着可谓汗牛充栋,所有的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法人应不应当负刑事责任,法人如果应当负刑事责任,又如何承担刑事责任的问题。2、从汗牛充栋的古籍中,找出所需要的资

  • 精力充沛造句(精选100条)

    1、查比个头不大,颜色碳灰,曾经是三州马术竞技会上套绳和摔倒小公牛的双项冠军.它健壮,悟性好,反应快,精力充沛,我们全家人都喜欢它.2、说来也奇怪,这么一个风华正茂,精力充沛的女人,竟然总是让对方把话说完自己才再开口。3、他仍然和精灵王子战

  • 精力充沛造句(精选34条)

    1、虽然心魔难伏,只要牢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趁现在精力充沛,一刻不懈的努力,我相信终会有大成的一天。2、周末来到,睡个懒觉,精力充沛;不用赶早,神安气闲;听听鸟叫,心情舒展;活动腿腰,健康美好;想起朋友,忙发短信,联络情感,表示问候,祝你周

  • 扩而充之造句(精选12条)

    1、如何让人们的善“扩而充之”,是我们今天应该好好思考的命题。2、这种表明血统的方式,后来更扩而充之,作为表明文化系统、社会关系的方式。3、扩而充之,整个民族如此,那是我们一种自馁精神,对民族兴衰大有关系.4、扩而充之,对待朋友也要有兄弟姊

  • 滥竽充数造句(精选96条)

    1、每当别人提起他所取得的成就,他都会低调的说他是在滥竽充数。2、姚明是火箭队的主要得分手之一,每当媒体夸火箭队没有他不行时,他总自己是滥竽充数。3、这个剧团的人员素质相当整齐,看来没有滥竽充数的混充其间。4、赴美上市中介机构的问题不在于收

  • 打肿脸充胖子造句(精选13条)

    1、中国问题有三,一是打肿脸充胖子,国家怎么富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自己要是与发达国家的人比富是个什么心态。2、呵呵,但我还是觉的挺好,打肿脸充胖子吧。3、顾青青怕皇飞打肿脸充胖子,说道。4、不过,到了这一步,也无法挽回了,只能打肿脸充胖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