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学造句(精选45条)
1、例如,晦庵是唐弢先生的笔名,现在是稍有新文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了,因为在《晦庵书话》(三联书店1980年9月出版)中,唐弢自己说明了。
2、郑振铎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猛将之一,做出了大量的新文学实绩,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个性。
3、伴随着新文学传统的确立,旧体诗被逐渐逐出主流话语。
4、出于对“新文学”的热烈向往,他在信中甚至评价他在京都拜访过的王国维,“作为学究值得尊敬”,可是“旧脑筋”、思想保守。
5、而作为新文学运动反对者的学衡派同仁,则借助于华氏诗歌的译介,凸现了中国古诗文化传统的价值。
6、总之,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的留美学生为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7、《良友》根据自身特性,以很大篇幅发表传记,可谓别具只眼,而新文学家现身《良友》,本身就具有新闻价值。
8、“胶澳中学是欧战前的德国兵营旧址,坐落在湛山大路,我写诗、写散文、写戏剧……”而冯至等人创作于胶澳中学的这些作品,则开启了青岛的新文学之路。
9、《新文学考据举隅》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1990年12月第1版,印1200册。
10、鲁迅是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11、该文论析和探讨过去为人们所忽视的学衡派另面文学景观,并重新检讨它与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关系。
12、民间理念在中国新文学发展中产生过巨大的推动作用,乡土文学从主体意识到文本形态都渗透着民间理念的光辉。
13、(1938年4月成立)、自然科学院(1939年10月成立)、民族学院(1941年9月成立)、新文学干部学校(1941年5月成立)合并,名称仍为延安大学,校址设在延安桥儿沟“鲁艺”。
14、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留美学生的文学活动可以说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15、朱光潜阐释了“象征”的基本概念,梁宗岱则阐释了象征主义的“整体象征论”,成为新文学象征主义诗歌的理论基石。
16、自然科学院(1939年10月成立)、民族学院(1941年9月成立)、新文学干部学校(1941年5月成立)合并,名称仍为延安大学,校址设在延安桥儿沟“鲁艺”。
17、现代知识分子作为中国新文学的重大题材和表现主题之一,在夏衍剧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得到其独特的关注。
18、可他毕竟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对于新文学家及其作品,予以评骘,自然难免。
19、其次,“两个翅膀论”故意在严肃文学、通俗文学与低俗文学之间制造混乱,故意曲解“五四”新文学一步步民族化、通俗化,雅俗共赏的历史,为低俗文学鸣锣开道。
20、李健吾对同一和差异的把握显示出了他的别具只眼,他拥有丰富的情感和解剖新文学作家的激情。
21、新文学的视角切入柳子戏,审视柳子戏所具有的现代性的萌芽与对其他文学样式进行启迪的可能,是极为有意义的也是非常迫切的工作。
22、应该以科学态度对这两种症侯进行深度剖析,对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传统以及五四新文化新文学的“反传统”给出实事求是的科学阐释。
23、黄遵宪诗歌创作对民间文学的运用和对五四新文学的建设意义。
24、比如通俗文学过去一向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文学史几乎不涉及它,但现在,许多研究者都认为新文学与通俗文学不是敌对关系,而是互补关系。
25、主张言文一致,于新文学界放一异彩.
26、从语言层面看,其早期白话小说语言尝试也为五四新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27、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胡适的白话文学理论使得现代白话文体获得合法化身份成为可能。
28、一般文学史认为,30年代的大众语讨论是成功的,它对新文学和现代汉语书面语的建设起到了推进作用。
29、关于爱情三部曲,刘西渭在《咀华集》里已有透辟的分析和批评,这里评介一下新文学史上拥有最多读者一部小说枣《家》。
30、从新文化、新文学的视角切入柳子戏,审视柳子戏所具有的现代性的萌芽与对其他文学样式进行启迪的可能,是极为有意义的也是非常迫切的工作。
31、对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学作全方位的扫描,可以看出,柏杨所居住的台湾地区代表着中国新文学的主流,从而也成为这一时期中国文学的中心。
32、提到新批评派不能不提T,S,爱略特,这是位元老级人物,他对这个新文学鉴赏方式持有一种比较特别的观点,他称之为,“挤柠檬式批评主义。
33、事实上,论战过后,新文学虽得到很好的发展,但整个日据时代,新文学声势始终未能超越旧文学。
34、精神分析学丰富了新文学的表现领域,复杂的人性在它的观照下暴露无遗。
35、他这一时期的文学理论建树和文学批评活动,为新文学现实主义流派的理论建设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36、她要创造一种显示“事物内幕”的新文学.
37、日本自然主义文学,是针对“砚友社”的庸俗写实主义而兴起的新文学。
38、对市民意识予以批判的思想内容贯穿于中国新文学的全过程。
39、我们现在应该提倡的新文学,简单的说一句,是“人的文学”。应该排斥的,便是反对的非人的文学。周作人
40、当时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文化革命的两大旗帜,立下了伟大的功劳。
41、八十年代这一过程的变迁,并说明这整个阶段日据时代台湾新文学被发现、被诠释的整体状况。
42、而新文学的辑佚和钩沉,则要求之遗稿,求之生僻的报纸杂志,这就大大不同了。
43、用文学革命表述五四文学的新发展并不准确,五四新文学阵营内部对革命的具体理解很不一致,怀疑革命者有之,立场动摇者更不乏其人,他们只是一致认可文学发展进化的趋势。
44、留美学生作家在文学理论创新上先声夺人,而留日学生作家则在创作上显示了新文学创作的实绩。
45、最后重点探讨当新文学来到四川盆地时,它所面临的生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