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下造句(精选17条)
臣下解释:1.君主制时代的官吏。相似词:君臣使臣内臣佞臣功臣称臣乱臣名臣
1.贤明的君主使用臣子,使臣下尽忠而不越过自己的职权,使臣下尽职而不越过职责范围。
2.国企和民企竞争,好比皇帝和大臣下棋,大臣不敢赢,赢了麻烦大。
3.古代君王或自以为圣哲,常师心自用,固执己见,遂致臣下多曲意逢迎,不敢进言。
4.雍正、乾隆都自负才辩,喜欢跟臣下打笔墨官司,御笔上谕动辄数百言。
5.奏议是我国古代臣下上奏帝王文书的统称。
6.臣下的叛逆,会找来专制君主的猜疑,猜疑之后便会产生整肃,整肃就会让臣下不安,不安之下便又开始叛逆。田中芳树
7.古代的臣下都愿意为皇帝孝犬马之劳.
8.他宦游一生,是皇上最信赖的臣下.
31.且君为臣之标率,君不向道,臣下将化之,而朋比作奸,天下事尚忍言哉!臣恐商家六百余年基业,必自陛下紊乱之矣。
32.政治上,他虚心纳谏,勇于接受臣下监督,并重用“为人峭直,不干荣利”的韩休为相,从而创造了著名的“开元之治”。
33.同贾充几人猜测的一样,第二日散骑常侍傅玄便上书,指责太子司马衷无礼君父,皆是臣下少于劝谏,疏于教导,要治罪东宫属臣,奏书呈给司马炎,他压根不予理睬。
34.臣与二虏,势不并立,阿西特罗、罗德曼不除,臣下誓死不归,庶凭陛下威灵,使微意获展,然后陨首谢国,没而无恨。
35.此乃臣下慎重国法之意,谁知张昌宗驭下不严,恶仆豪奴,不计其数,胆敢在半途图劫,将纸旗撕踹,殴辱公差。
36.隋炀帝恃才矜己,闻过则怒,“除谏官以掩其过”,于是“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
37.君主若有失行,臣下不能正言匡正以尊天子,反因天子有过而诛之,僭越君位,这难道不是篡弑君主是什么?公开批判儒家革命论。
38.义子臣下怵动辄得咎,死于非命而几乎束手无策,实在有点生不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