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造句>书种造句(精选18条)

书种造句(精选18条)

收录日期:2025-08-07 16:22:33  热度:5℃

1、我想,即便朱棣听信姚广孝的话,不杀方孝儒这样的读书种子,明代的文运,也决不会盛到哪里去。

2、又过了一会儿,某个方向有一尊强横的修士觉醒,下一瞬间,天空中出现一个少年修士,唇红齿白,白衣飘飘,手中拿着一柄折扇,俨然一个读书种子。

3、过去的书种类少,多是理论性、教材性的书籍;现在的书种类很多,只要你能想到的,就有花花绿绿的书扉向你招手。

4、这茅山脚下有一蒋家庄,百十来户人家,俱是同宗,世代以养蚕织锦为业,只内里有一户赵姓,是个读书种子,因为蒋家老族长念及“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5、他们可都是读书人,最最聪明的读书种子!傍晚的阳光已经开始发黄,柔柔地照在张松龄等人的脸上,将他们脸上的软毛照得晶莹透亮。

6、章主事边上看着,都得老眼有些湿润,难得的读书种子,面对这张大人如此强权,毫不避让,这丁秀才,或者一条筋,但这风骨实在难得。

7、期待每一粒“读书种子”都能成长于丰壤沃土,沐浴着阳光雨露。

8、摊子上是一些线订的小册子,蜡黄的纸页,有不少类型的书种,包括功法、阵法、各界的详介等。

9、网上图书馆的图书种类非常丰富,几乎无所不包。

10、当然励志书种类繁多,不同质量,不同受欢迎程度,那是不是最受欢迎一定就是含金量最高的呢?

11、识字要读书,种地要养猪。

12、祖宗有德,出了个天生的读书种子。

13、于是如今的族长,也就是他爹决定改变策略,让很有读书天分的二房长子赵岩去考功名,他则学习经商,好养活着赵姓大族,然后培养读书种子来光耀门眉。

14、我希望,年迈时能够住在一个小农场,有马有狗,养鹰种茶花。老朋友相濡以沫住在一起,读书种花,酿酒喝普洱茶。大冰

15、要说这王海也确实是一个读书种子。

16、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17、有一页,他写着在三十岁前,他要完成多少件事。到现在我还记得清清楚楚:他要旅行一万里、写一本书、种活一百棵树、办一个个人画展、乘一次飞机、谈一次恋爱。

18、杀了方孝孺,天下的读书种子就灭绝了。

猜你喜欢

  • 小偷小摸造句(精选26条)

    小偷小摸解释:偷摸不很值钱的东西。相似词:小偷抓小偷小小不言小小不然小商小贩小小年纪小手小脚小恩小惠1其实派出所对小偷小摸的人都了如指掌。2这人小偷小摸的毛病又发作了,真是江山易改,秉性难移。3一组警员正在翻查数以千计的小偷小摸者的犯罪记录

  • 缥渺造句(精选50条)

    缥渺解释:1.见"缥缈"。相似词:缥缈虚无缥缈渺渺渺小漂渺幽渺渺远渺然(1)人生决非是缥渺的梦幻,在人生的原野里洒多少汗珠,就会有多少收获。对辛勤的耕耘者来说,人生永远是可爱的。(2)他不努力学习,整天陷在虚无缥渺的梦想

  • 月氏造句(精选39条)

    月氏解释:月氏(-zhī):也称“月支”。中国西北古代民族。秦汉时,游牧于祁连、敦煌间。汉文帝初,被匈奴冒顿单于击败,大部西迁今新疆伊犁河一带,称大月氏。少数未西迁者入今祁连山,与羌人杂居,称小月氏。相似词:月圆月缺邓氏刘氏氏族郭氏姓氏赵氏

  • 石亭造句(精选16条)

    石亭解释:1.石造的亭子。相似词:玉立亭亭亭亭玉立长亭短亭亭亭商亭报亭茅亭华亭1,明白了。旅游地图上说鹰角石顶上建有鹰石亭,雕梁画柱,气势雄伟。2,上有一高台,台上有石亭,六柱六角.3,石雕走廊、石亭子,与石雕牌坊、浮雕、九龙壁、石雕牌楼构

  • 家史造句(精选34条)

    (1)为了目的不择手段是资产阶级的发家史,是资本主义制度创立过程最基本的运行机制,中国的新自由主义学派想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对西方经济学恐怕只能择善而从之,否则没有出路。(2)他多次担任国家史馆直官,又屡任外职,担任地方官员,这使乐史的创作

  • 帕米尔高原造句(精选12条)

    帕米尔高原解释:在亚洲中部,跨中国新疆西南部和塔吉克斯坦、阿富汗两国。亚洲主要山脉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和兴都库什山等交汇于此,为世界著名山结。平均海拔4000米。气候高寒。冰川广布,人烟稀少。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经此。相似词:高尔基

  • 发兵造句(精选59条)

    发兵解释:派出军队作战。相似词: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伞兵兵船休兵兵符息兵兵痞标兵1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2大臣因其背约,请太宗发兵征之,唐太宗认为匹夫不可为不信,况国乎?3她爱这些东洋货,她又恨那些东洋人;好好儿的发

  • 釉里红造句(精选10条)

    釉里红解释:1.瓷器釉彩名。在瓷胎上以氧化铜绘制花纹后,施一层无色透明釉,以高温烧成,花纹呈红色。元代始创,明代达到成熟阶段,清以后更有发展。相似词:山里红白里透红釉陶釉质上釉釉面砖风里来雨里去云里雾里1、清乾隆“彩华堂制”款釉里红八仙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