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造句(精选33条)
白居易解释: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相似词:易居居大不易长安居大不易易货贸易白吃白喝白白浪费白蛋白白白的
(1)突然想起了一首白居易的诗:“映山红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相传映山红花乃是映山红鸟啼血滴落所致,因此一些映山红花诗,常常是把映山红花与鸟放在一起来吟咏。
(2)勿轻直折剑,犹胜曲全钩!出自:唐·白居易《折剑头》不要轻视那折断了的直剑,它比弯曲的全钩还要强硬!白居易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白居易赞美小草时写的,突出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然而即使是大树,被砍掉了以后就很难在生长出来,给人一片惬意的绿荫了,虽说小草不能够给人一片绿荫,但至少它也可以给你惬意的感受。
(4)怜此皎然质,无人自芳馨。出自:唐·白居易《咏牡丹》怜:怜爱。皎然:洁白。白居易
(5)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白居易
(6)白居易的“新乐府”诗与《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是一脉相承的。
(7)白居易的诗以老妪能解惟其特色,和主张用字的韩愈有很大的差別。
(8)白居易所写的诗,不但风格清新婉丽,而且文字平易近人,老妪都解。
(31)赠梦得,朝代:唐代,作者:白居易,原文:前日君家饮,昨日王家宴。今日过我庐,三日三会面。当歌聊自放,对酒交相劝。为我尽一杯,与君发三愿。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强健。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白居易
(32)与白居易同岁的刘禹锡,同样成了咏史的高手。他的。余秋雨
(33)元稹是中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因与白居易同倡“新乐府”而齐名。
(34)白居易的名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写出了最微妙的表情效果。
(35)论文作者通过考察指出,抒发人生感悟和追求大自然的美是白居易和清少纳言共同的理想,这一点同时也是白居易文学能够流行于平安王朝的原因之一。
(36)白居易是中唐时期一位才情丰富、众体兼擅的多产的诗人。在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白居易是仅次于李白、杜甫的伟大诗人。
(37)通过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元好问在思想上和文学上受到白居易的一定影响。
(38)元好问与白居易之间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61)自古言人之五官“眼耳鼻舌身”,眼居首位,可见其重要;傅毅的“目流睇而横波”、白居易的“双眸剪秋水”、曹植的“明眸善睐”传诵不绝,可见其美丽。
(62)唐代咏梅的诗篇不少,如杜甫、李白、韩愈、杜牧、柳宗元、白居易、张九龄、李商隐等诸多名家都写有梅花诗。
(63)历代文坛巨匠李白、杜牧、白居易、文天祥、梅尧臣、汤显祖以及佛门高僧黄蘖、鉴真等曾经先后登临,并留有大量诗文。
(64)白居易《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之叹,因歌女的妙丽颜容和凄惨身世之对比,格外别致动人。
(65)陈寅恪先生在《元白诗笺证稿》中指出:“所可注意者,乐史谓妃缢死于梨树之下,恐是受香山(白居易)‘梨花一枝春带雨’句之影响。
(66)红藤杖历为文人骚客所宝爱,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特作《红藤杖》诗,咏道:“南诏红藤杖,西江白首人。
(67)白居易一生不顺,但他“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找到了一种闲适。
(68)今陕西兴平市有杨贵妃墓,占地3000平方米,墓侧有李商隐、白居易、林则徐等历代诗碑。
(91)徐铉的诗平易浅切,真率自然,不押险韵,不用奇字,颇近白居易诗风。
(92)自古以来,写西湖的人海了去,关于西湖的名句也海了去,例如白居易、苏轼、林逋等人的诗文。
(93)白居易的诗里面也这样说“竞渡相传为汨罗,不能止遏别无他;自经放逐来憔悴,能较灵均死几多”。
(94)正如白居易的感慨,他们用丹青将情愫浸透在帛纸长卷里,勾连在掌间把玩的折扇面儿上,任春去秋来千年转瞬,浓烈的情感一如西湖山水般潋滟。
(95)后期则如白居易新乐府所咏“时世妆”形容,特征为乌蛮椎髻,眉做八字低肇,脸敷黄粉,唇注乌膏,影响实出自吐蕃。
(96)今陕西兴平县有杨贵妃墓,占地3000平方米,墓侧有李商隐、白居易、林则徐等历代诗碑。
(97)当平原上清冽的风从齐人高的草甸中吹过时,阵阵飕飕作响的悦耳声音汇集在一块,仿佛是琵琶弹奏中的拨弄,克鲁只觉得心旷神怡,并且很不合时宜的想起了白居易。
(98)“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是是唐朝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诗句,诗人看到了卖炭翁的遭遇有感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