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造句(精选55条)
1、万千典籍文献,爬梳剔抉,参互考寻,含英咀华于一套700册文库之中,殊为不易。
2、韩规古籍是普米族祭司韩规使用的宗教典籍。
3、这一变化从中国传统典籍的身价浮沈中表现得尤具象征性。
4、该工程采取拍照影印的方法,复制历代珍善典籍,多以宣纸精印,八开本线装,体现了“中国气派”。
5、袁绍出身高贵,对文章典籍十分熟稔,董卓乱政前,他在洛阳,来往的宾客多为世家华族,众人谈起典故以古讽今,无不如数家珍。
6、自青少年时代起,在身为乡塾先生和书院山长父亲的督导下,林伯渠读书学习的范围非常广泛,对中国古代典籍、清末维新思潮都有涉猎。
7、他站在中国古代文化熟落期的制高点上总纂《四库全书》,并以纲纪群籍的识力撰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为后世学人开辟了学习典籍的门径。
8、按有关典籍的描述,远古时代是“众人不与政,闻君过则诽谤”,“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
9、中国的典籍浩如烟海,其中难免伪讹衍脱、附会误传,以致鲁鱼亥豕,所在多有。
10、因此,他在几十年工作之余,潜心学习研究中国传统绘画理论,收集积累、广纳博取书法绘画方面的典籍资料。
11、兰达的基督教牧师竟然以宗教异见为名,将所有玛雅典籍付之一炬了,罪过啊!
12、奉天承运,庄主诏曰——妖武神余冲偷阅藏经楼典籍,罪大恶极,削妖武境界三层,以儆效尤!两位武神大哥,动手吧!
13、考核成绩至关重要,各皇室子弟更是凭借着考核成绩来绝对新一年的年俸多寡,成绩优异者更能得到皇室宝库之中的宝贝,武学典籍、灵丹妙药、神兵利器,应有尽有。
14、张靖敏教授说,中药典籍也记载,小麦苗性味辛寒无毒,入肝胃经,主治黄疸、时疾狂热。
15、中国历史悠久,典籍浩繁。
16、中国古代典籍《战国策·燕策》上有“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之语。
17、结果:查阅了约60部本草典籍,初步理清了瓜蒌的药用部位、采收加工和功效的历史沿革。
18、惟清代典籍浩瀚,吾侪汲深绠短,蚁衔蚊负,力薄难任,望洋兴叹,未能做更大规模之工作。
19、既然,自己是一个看过那么多中医典籍的人,不如趁此机会学以致用。
20、七分绵软中又带着三分风骨,颇似江南繁华烟雨之地的吴中软调,与耿直硬朗的巴人方言相比,江南的语调更适合用来诵读诗经典籍。
21、她曾有位老师,虽然是位寻常的元校级高手,却博览古今众多典籍,知识渊博。
22、药物防蠹、通风曝书、良好阅读习惯、严格的管理制度……展览还将前人总结出的保护典籍的经验一一展示,并且介绍了传统的修复技法。
23、奉天承运,庄主诏曰——妖武神余冲偷阅藏经楼典籍,罪大恶极,削汝妖武境界三层,以儆效尤!两位武神大哥,动手吧!
24、在莒州期间,他深入调查,深以战乱、天灾致典籍散失为憾,认为莒地“而数千百年以来,圣贤所居,豪杰崛起,忠孝节义,以及文人才士,炳炳烺烺,多可纪者。
25、马跃檀溪、司马荐贤、三顾茅庐、水淹七军、李自成称王、王聪儿起义等历史事件和故事,都被打上了“襄阳”烙印,载入典籍。
26、但我无意为纪校长辩护,“七月流火”是说“天要凉了”,而不是说“天真热”,这是国学入门典籍《诗经》里的入门诗句,错得不应该。
27、但中国古代的典籍汗牛充栋,无论怎样精赅的索引,难免沧海遗珠,一些极微的问题往往会引来烦复的考订。
28、这在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内有具体而又丰富的论述,指出春天为发陈(推陈致新),勿贪睡,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
29、渐渐地,他已经不满足于手中的几本佛经典籍了,便趁佛印老和尚出去游山之际翻箱倒箧,把老和尚所有凡属经史子集之类不分良莠,通通拿来读了一遍。
30、支撑他孜孜不倦坚持不懈的精神支柱,正是他生命不息,追求不止的生命观,他苦心弧诣钻研于浩如烟海的典籍中。
31、再看黄皓本人,明显是被灵丹妙药洗过经髓了,他拿着灵芝到我这里,肯定是他师父指使的,目的肯定是换取我仲家的法诀典籍。
32、二者间的对话被整理为《与梁武帝论书启》流传于后世,成为书法史上的经典典籍之一。
33、儒家与道家在这第二步也是相同,儒家更进一步的典籍大多都是写人情道理教人格物致知,道家的诸多道经也都描述他们认识的天地大道。
34、马跃檀溪、司马荐贤、三顾茅庐、水淹七军、李自成称王、王聪儿起义等历史事件、历史故事,都被打上了“襄阳”烙印,载入历史典籍。
35、比如,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融汇了博大精深的“佛医”思想,而成为留传后世的典籍。
36、卞和献玉、马跃檀溪、司马荐贤、三顾茅庐、水淹七军、李自成称王、王聪儿起义等历史事件、历史故事,都被打上了“襄阳”烙印,载入历史典籍。
37、藏经阁在弘图寺建寺时就有了,历史悠久,共有上下两层,存放了大量佛家典籍,许多还是唐朝以来绝版的手抄本,可说珍贵无比。
38、每当看到杨洪如饥如渴的专研中医典籍的时候,胡老就会感到非常欣慰和震惊,这小子的学习能力和毅力也太强了,这样枯燥的学习他也能完成。
39、倩女离魂、梁祝、西厢记、窦娥冤的文本,百部小说、诸子百家、诗词散文、历史典籍的文本。
40、而揭阳自古繁华,秦汉以来就属名于明章典籍,自秦始王初立揭阳戍,汉武帝改制揭阳县,一直衍变为今日新中华之揭阳市,千年文化璨然炳焕。
41、援古证今,细细查过这本典籍之后,才知道他的做法是正确的。
42、他缓缓地站起,默默回想着典籍上的记载,心中对神圣力量充满了敬畏,口中轻轻祷念着。
43、自己的书不够用,就跑到大学图书馆,遍翻典籍,爬罗剔抉,去伪存真。
44、张铁嘴上过高小,粗通文墨,翻了几遍,里面的文字艰深枯涩,他看得似通非通,但隐约知道是一些符咒之类的典籍。
45、傣族人世世代代都以贝叶经作为教科书,傣族社会历史、文化、生产生活以及文学艺术的典籍,都被保存在这种用热带植物“贝叶树”之叶制作而成的佛经中。
46、龙图阁是收藏太宗御书、御制文集、各种典籍、图画,及宗正寺所进的宗室名册、普牒等物的地方。
47、在法的实施方面,以儒家典籍为断狱的依据。
48、在各地现存的大量彝文典籍中,可以明显地感到一种追寻万物根源的“探根”与先民足迹的“指路”现象。
49、一帮出身高贵的魔法学生,神秘酷帅的魔法督学,诸多魔法配方魔法典籍。
50、自然不是,那些修道典籍都是前人苦心搜罗而来的,岂会这么简单就让你们读阅,在太皇星系可没有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好事情。
51、接着方易继续去看书架上的古老泛黄的书籍,大部分书籍都是玄黄大陆的异物志,偶尔有讲解修炼的常识的典籍,对于方易来说简直如获至宝。
52、细研古代有关任脉的典籍,从任脉的循行、经脉交会、任脉腧穴、功能角度分析,任脉确为“阴脉之海”。
53、在各种明代的典籍与笔记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互相抵触的记述。
54、通风曝书、良好阅读习惯、严格的管理制度……展览还将前人总结出的保护典籍的经验一一展示,并且介绍了传统的修复技法。
55、接触越多古代的典籍,越觉得古人的话十分发人深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