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眼科学》第三、开角型青光眼(open angle glaucoma)页
也称慢性单纯性青光眼(chronic simple glaucoma)
此类青光眼较常见,多见于中年人以上,青年人亦可发生,常为双侧性,起病慢眼压逐渐升高,房角始终保持开放,多无明显自觉症状,往往到晚期视力视野有显着损害时,方被发现,因此早期诊断甚为重要。
上:闭角型青光眼,房角闭锁时眼压上升,房角开放时眼压下降
下:开角型青光眼,眼压高时房角仍开放
图10-6 原发性青光眼房角与眼压变化的关系(数字单位为毫米汞柱)
(一)病因及发病机理
开角型青光眼的病因及病理改变迄今尚未完全了解。这类青光眼的前房角是开放的,(图10-6)大都是宽角,其发病原因可能是由于小梁网,Schlemm管或房水静脉出现变性或硬化,导致房水排出系统阻力增加。阻碍的部位大多在小梁网,少部分在房水排出通道的远端(图10-7)。近年来对青光眼标本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发现在Schlemm管壁内皮下及内皮网间隙中沉淀大量斑状物一酸性粘多糖蛋白复合物,这些斑状物的量与房水流畅系数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研究还表明开角型青光眼房水排出阻力主要在于Schlemm管本身,管腔变窄、进行性萎缩闭塞,使房水流出阻力增加,是导致眼压升高的主要原因。(图10-7)
图10-7 开角型青光眼(A、B)
(二)临床表现:
发病初期无明显不适,当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方感觉有轻微头痛、眼痛、视物模糊及虹视等,经休息后自行消失,故易误认为视力疲劳所致。中心视力可维持相当长时间不变,但视野可以很早出现缺损,最后由于长期高眼压的压迫,视神经逐渐萎缩。视野随之缩小,消失而失明。整个病程中外眼无明显体征,仅在晚期瞳孔有轻度扩大,虹膜萎缩。
(三)诊断
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早期诊断对保护视功能极为重要。
1.病史:详细询问家庭成员有无青光眼病史,对主诉头痛、眼胀、视力疲劳、特别是老视出现比较早的患者,老年人频换老视眼镜等,应详细检查及随访。
2.眼压:在早期眼压不稳定,一天之内仅有数小时眼压升高。因此,测量24小时眼压曲线有助于诊断。随着病情的发展,基压逐渐增高。当基压与高峰压之间的差值甚小或接近于零时,就意味着本病发展到最后阶段。
眼压描记:开角型青光眼病人的房水排出流畅系数降低,因而眼压描记时房水流畅系数C常低于正常值。C值正常范围为0.19~0.65,病理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