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书籍>《急诊医学》>第一、健康人群中的室早页

《急诊医学》第一、健康人群中的室早页

了解正常人群中的室早出现的规律,可以判断疾病时室早的特点。1971年Lown和Wolf提出室早的分级法(表5-2),室早级别越高,其危险因素越大。这个分级法至今广泛应用,也比较实用。经过多年实践,认识到室早的频率和复合程度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简单的室早为孤立的博动,复合的室早指多源、反复激动、短阵两个或3个以上的搏动,及R在T上(R on T)等。

表5-2Lown和Wolf室早的分级法(1971)

○级无Ⅰ级≤30次/hⅡ级>30次/hⅢ级多形性Ⅳ-A级成对Ⅳ-B级3个或更多,形成短阵室速Ⅴ级早期发生的(R/T)

表5-3为文献报道的几组健康人的资料。最后一行为心梗病人室早的发生率。从表中看:①单个室早在健康人中相当常见;②年轻人中复合室早和频繁室早少见,应视为不正常现象;③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反映年长人中有较多的亚临床心脏病。

比较Kostis(1981年)造影无异常组,Hinkle(1969年)择机检查组,和Bigger(1983年)心梗组,无异常组的复合室早明显为少。

表5-3室性心律失常在健康人和冠心病人中发生率

BrodskyKostisGlasserHinkleBigger19771981197919691983例数5010113301616年龄23~2756(中龄)60~8455~6059(中龄)性别男男51,女50男男男480,女136临床医学生正常(造影无异常)健康活动择机心梗后动态心电图24h24h24h6h24hVPDS共计:50%39%100%62%88%>1/h6%39%30%50%>10/h20%15%20%25%>100/h4%4%5%复合VPDSVT2%3%11%成对2%23%13%30%二联3%9%R在T上6%2%27%多源12%4%8%33%54%

VT:室速(>3次室早)

不伴有心脏病变的室早,包括单个或复合室早似乎不增加猝死的危险。Crow等复习文献中12000例单纯室早,认为这不是一个危险因素。Rodstein等(1971年)482例17~65岁,全部都有室早,其中26%有复合室早,随诊18年未见更多死亡率。Kennedy等(1976年)观察了25例“健康人”,他们全部有二联或三联律,90%每小时室早达200次(平均),还有一例有短阵室速。这组病例在接受检查前已有1~30年(平均6年)的室早病史,说明其良性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