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药材>佛葵

佛葵

《全国中草药汇编》:佛葵拼音注音Fó Kuí别名

锈草、红丝线、珍珠菜叶

来源

茄科佛葵Lycianthes lysimachioides (Wall.) Bitt.,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

四川。

性味

辛,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

杀虫,解毒。主治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

1~2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佛葵拼音注音Fó Kuí别名

锈草

出处

《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

为茄科植物单花红丝线全草。8~9月采全草,晒干。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草丛中及林缘,或路旁半阴处。

原形态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须根纤细,褐色。茎直立或基部匍匐,有不定根。单叶互生或上部近对生;叶片纸质,卵状椭圆形或卵圆形,长3~11厘米,边缘小齿或微波状,叶上面常有小白点,上下两面均有节状毛,脉上较多。花单生叶腋;花萼联合呈浅筒状,上部裂成10个线状齿,外面有卷曲毛;花冠白色,联合呈短筒状或浅钟状,上端5裂,裂片略呈披针形;雄蕊5,生于冠管口部;雌蕊1。浆果球形。花期7~8月。果期9~10月。

性味

辛,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

杀虫,去毒。治锈耳疮,鼻疮,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佛葵拼音注音Fó Kuí别名

锈草、排草叶、钮扣子、红莲草、白莲草、珍珠菜、红丝线

英文名Herb of Oneflower Lycianthes, Oneflower Lycianthes出处

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茄科植物单花红丝线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cianthes lysimachioides (Wall.) Bitt.

采收和储藏:8-9月采全草,晒干或鲜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长于林下或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60cm。须根纤细,褐色。茎纤细,延长,基部常匍匐,有不定根。叶假双生,大小不等或近相等,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大叶片长4.5-7cm,宽2.5-3.5cm,小叶片长2-4.5cm,宽1.2-2.8cm,两种叶片均为膜质,边缘且小齿或微波状,叶上下两面均具节状毛,叶脉上较多。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0.8-1cm,花萼杯状钟形,上部裂成10个线状齿,外被白色透明分散单毛;花冠白色至浅黄色,取决合成筒状或浅钟状,上端5裂,裂片披针形;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喉部;雌蕊1,子房近球形。成熟浆果球形。花期7-8月,果期9-10月。

性味

味辛;性温;小毒

功能主治

解毒消肿。主痈肿疮毒;鼻疮;耳疮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沙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沙蒿别名籽蒿来源菊科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Krasch.,以种子入药。生境分布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消炎散瘀,利气,杀虫。腮腺炎,扁桃体炎,疮疖红肿:种子适量研

  • 白沙虫药

    《中药大辞典》:白沙虫药拼音注音Bái Shā Chónɡ Yào别名痢药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黄花香茶菜的全草。夏、秋采收。生境分布生于草坡路旁。分布陕西、广西、贵州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1米。茎直立,方形,有柔毛。叶对生

  • 白活麻

    别名活麻草来源荨麻科荨麻属植物裂叶荨麻Urtica fissa Pritz.,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晒干。性味甘、淡,微寒。有小毒。功能主治祛风除湿。用于风湿骨痛,小儿吐乳,皮肤湿疹。用法用量0.5~1两,水煎服或外洗。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白淋草

    拼音注音Bái Lín Cǎo别名接骨风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长茎冷水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lea longicaulis Hand.-Mazz.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m

  • 白炭

    拼音注音Bái Tàn别名火炭(《千金方》),无纹炭(《圣济总录》),木炭(《普济方》),焊炭(《经验方》)。出处《纲目》来源为木炭之坚紧无纹、烧时焰发白色者。功能主治治肠风下血,阴囊湿疹,烫伤。《纲目》:“误吞金银铜铁在腹,白炭烧红,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