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药材>风藤

风藤

拼音注音Fēnɡ Ténɡ别名

小叶风绳(《浙江中药资源名录》),小木莲(《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出处

《浙江中药资源名录》

来源

为桑科植物爬藤榕根、茎

生境分布

常攀援在山间树干上、溪边岩石上或屋墙上。分布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浙江、安徽、江苏等地。

原形态

爬藤榕,又名:狭叶薜荔。

常绿攀援灌木,长2~10米。枝棕褐色,有棕色皮孔,幼枝及芽有棕色茸毛,有时节上生根。叶互生,革质,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5~9厘米,宽1.5~3厘米,基部圆形或楔形,先端渐尖,脉网在下面隆起,成蜂窝状;叶柄长4~7毫米,密生棕色毛,花序托单一或成对,单生于叶腋或聚生于老枝上,球形。直径4~7毫米,具短梗;雄花和瘿花同生于一花序托中,雌花生于另一花序托内;雄花生于花序托口部,花被片3~4,雄蕊2,瘿花有5花被片。花期4月。果期7月。

功能主治

《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治风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鲜者2~3两。

复方

治慢性关节痛风:爬藤榕根或藤、钻地风根、毛竹根各二至三两,白牛膝、丹参各一至二两。水煎,冲黄酒,早、晚饭前各服一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丛毛榕

    拼音注音Cónɡ Máo Rónɡ别名铁牛入石、竹叶牛奶仔、母猪精、细叶牛奶树、石榕、奶汁草来源桑科丛毛榕Ficus comata Hand.-Mazz.,以根入药。生境分布福建、广东、贵州。性味甘、微辛,温。功能主治祛风行气,健脾利湿。主

  • 丛毛榕根

    《中药大辞典》:丛毛榕根拼音注音Cónɡ Máo Rónɡ Gēn别名铁牛入石、竹叶牛奶仔、小叶钻石风、奶汁草(《福建中草药》)。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桑科植物丛毛榕的根。生境分布生于山林阴处。分布贵州、广西、福建、浙江等地。原形态

  • 串珠耳叶苔

    拼音注音Chuàn Zhū ěr Yè Tái别名列胞耳叶苔、地蓬草、树青苔来源药材基源:为耳叶苔科植物串珠耳叶苔的植物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rullania tamarisci(L.)Dum.subsp.moniliata(Reinw

  • 串铃

    拼音注音Chuàn Línɡ别名万年、小羊芋。来源药材基源:为凤仙花科植物块节风仙花茎基部膨大的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mpatiens pinfanens Hook.f.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取下基部茎节的膨大部分,洗净,鲜用或晒干。生

  • 串铃草

    拼音注音Chuàn Línɡ Cǎo别名毛尖茶、野洋芋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串铃草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lomis mongolica Turcz.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全草,洗净,切段晒干。秋后花萎谢后挖根,洗净,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