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药材>胡麻叶

胡麻叶

拼音注音Hú Má Yè别名

青蘘、巨胜苗(《本经》),蔓、梦神(《吴普本草》),胡麻苗(《寿亲养老新书》)。

出处

《本草经集注》

来源

为胡麻科植物脂麻

化学成分

干燥的叶含脂麻甙0.3%。

药理作用

叶含胶质,加入水中可形成粘浆剂,腹泻和痢疾病人用作饮料有缓和刺激作用。

性味

甘,寒。

①《本经》:"味甘,寒。"

②《本草图经》:"甘,滑。"

功能主治

治风寒湿痹,崩中,吐血,阴部湿痒。

①《本经》:"主五脏邪气,风寒湿痹。益气,补脑髓,坚筋骨。久服耳目聪明。"

②《药性论》:"患崩中血凝疰者,生取一升捣,纳热汤中绞取(汁)半升(服之)。

③《千金·食治》:"主伤暑热。"

④《本草图经》:"利大肠。"

⑤《纲目》:"祛风解毒,润肠。又治飞丝入咽喉者,嚼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或捣汁。外用:研末干擦。

复方

①治吐血:胡麻嫩茎叶,水煎,兑糖服。(《湖南药物志》)

②治阴部湿痒:胡麻叶、朝阳花、朱砂。共研末,干擦。(《湖南药物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白叶花柴

    别名白叶花、银背叶秔子梢、银色秔子梢来源豆科白叶花柴Campylotropis argentea Schindl.,以根入药。生境分布云南。性味涩,平。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收敛止血。主治肠炎,腹泻,痢疾,浮肿,便血。本品还可治风湿,跌打损伤,

  • 白叶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叶藤别名红藤仔、飞扬藤、胱皮藤、红丝线、扛棺回[海南]来源萝藦科白叶藤属植物白叶藤Crytolepis sinensis (Lour.) Merr.,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晒干。性味甘、淡,凉。有小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白土茯苓

    拼音注音Bái Tǔ Fú Línɡ别名白萆薢、白土苓、土茯苓、铁架子土茯苓、九牛力、千斤力、土萆薢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肖菝葜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terosmilax japonica Kunth采收和储藏:春、秋二季采挖

  • 白地牛

    来源萝藦科白地牛Cynanchum mooreanum Hemsl.,以根入药。生境分布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广东。功能主治主治肠结核。用法用量配苦木霜、黄柏、毛冬青根各3钱,水煎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白地紫菀

    拼音注音Bái Dì Zǐ Wǎn别名大火草、牛耳朵火草(《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白叶不翻、小一支箭、白头翁(《云南中草药选》)。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钩毛大丁草的根。秋、冬采挖。洗净晒干。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林边、草丛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