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牛皮菜
拼音注音Hónɡ Niú Pí Cài别名
厚皮菜、牛皮菜
来源藜科植物莙荙菜Beta vulgaris L. var. cicla L.,以全草入药。夏季采集,晒干或鲜用。
性味甘,凉。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透疹。用于吐血,麻疹不透。
用法用量0.5~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厚皮菜、牛皮菜
来源藜科植物莙荙菜Beta vulgaris L. var. cicla L.,以全草入药。夏季采集,晒干或鲜用。
性味甘,凉。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透疹。用于吐血,麻疹不透。
用法用量0.5~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拼音注音Cì Yú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刺榆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miptelea davidii (Hance)Planch.[Planera davidii Hance;Zelkova davidii Bean]采收和储
拼音注音Cì Yú Pí出处1.刺榆皮入药,始载于《本草拾遗》,云“江东有刺榆,天大榆,皮入用不滑,刺榆秋实。”2.《蜀本草》按《尔雅疏》云:“榆之类有十种,叶皆相似,皮及木理异耳,而刺榆有针刺如柘,其叶如榆,瀹为疏,美滑于白榆。”可见,古
拼音注音Cì Huái别名洋槐、刺儿槐来源豆科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以花入药。生境分布东北、西北、华北、华东。化学成分叶含有刺槐甙(acaciin,C28H32O13·4H2O)、刺槐素(acacetin,C1
《中药大辞典》:刺槐花拼音注音Cì Huái Huā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来源为豆科植物刺槐的花。6~7月采。生境分布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原形态刺槐,又名:洋槐、胡藤。落叶乔木或灌木,高至25米左右。树皮褐色,有深裂槽;枝上具刺针。叶互生;
《中药大辞典》:刺沙蓬拼音注音Cì Shā Pénɡ别名猪毛菜、大翅猪毛菜(《东北植药图志》),扎蓬棵(《中国药植图鉴》),风滚草(《吉林中草药》)。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藜科植物刺沙蓬的全草。夏季开花时割取,晒干。生境分布生于沙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