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药材>醉马草

醉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醉马草拼音注音Zuì Mǎ Cǎo别名

马绊肠、断肠草、醉马豆、勺草

来源

豆科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 DC.,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

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

功能主治

有毒。麻醉,镇静,止痛。

关节痛:醉马草1.5钱,杠柳皮2钱,地枸叶3钱,水煎服。

牙痛:醉马草1.5钱,水煎含漱,漱后吐出;或取根少许揉烂咬患牙处,勿咽下。

神经衰弱:鲜醉马草2钱,水煎服。

皮肤瘙痒症:醉马草适量,水煎外洗。

用法用量

内服勿过量,以免中毒。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醉马草拼音注音Zuì Mǎ Cǎo别名

马绊肠、断肠草、醉马豆、勺草

出处

《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来源

为豆科植物小花棘豆全草。春季开花前采收。

生境分布

生于沙漠地区的河流滩地、湖盆、草滩及盐演化土壤上。分布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山西等地。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20~30余厘米。多分枝,直立或平铺,被硬毛。托叶矩圆状卵形,基部连合,与叶柄分离,被稀毛;单数羽状复叶,小叶9~13,矩圆形,长7~18毫米,宽2~6毫米,先端渐尖,有突尖,基部圆,上面无毛,下面有疏柔毛。总状花序腋生,花稀疏;总花梗长5~9厘米,通常较叶长;花萼筒状,长约5毫米,宽约2毫米,疏生长柔毛,萼齿条形;花冠紫色,长约7毫米,旗瓣倒卵形,顶端近截形,浅凹或有细尖,龙骨瓣长约5毫米,先端有喙;子房、花柱都无毛。荚果下垂,长椭圆形,膨胀,顶端有一弯喙,长1~1.7厘米,宽约4~7毫米,密生长柔毛,花期6~7月。果期8~9月。

注意

本品有毒,服用宜慎。

功能主治

麻醉,镇静,止痛。治关节痛,牙痛,神经衰弱,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钱(鲜品1~2钱)。外用:揉烂塞患牙或煎水含漱。

复方

①治关节痛:醉马草一钱五分,北五加皮二钱,地枸叶三钱。水煎服。

②治牙痛:醉马草一钱五分。水煎含漱,漱后吐出;或取根少许揉烂咬在患牙处,勿咽下。

③治神经衰弱:鲜醉马草二钱。水煎服。

④治皮肤瘙痒:醉马草适量。水煎外洗。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百舌鸟

    《中药大辞典》:百舌鸟拼音注音Bǎi Shé Niǎo别名反舌、反舌鸟(《易通卦验》),交啄(《春秋保干图》),牛屎八哥(《纲目》),牛屎了(《本草求原》),乌鸫(《脊椎动物分类学》),乌鴶(《中国的鸟类》),牛屎八(《四川中药志》)。出处

  • 百花锦蛇

    《全国中草药汇编》:百花锦蛇别名金钱白花蛇[广西]来源游蛇科动物百花锦蛇Elaphe moellendorffi (Boettger) 的初生幼蛇加工环绕成圆盘状者。注意阴虚血少、内热生风者慎用。功能主治搜风胜湿,定搐搦,强腰膝。用于半身不

  • 百草霜

    《全国中草药汇编》:百草霜拼音注音Bǎi Cǎo Shuānɡ别名锅底灰、锅烟子来源为杂草经燃烧后附于锅底或烟筒中所存的烟墨。刮下或扫下,过细筛,除净杂质。性状为乌黑色粉末或结成小颗粒,手捻即为细末。质轻细,似霜,随风可以飞扬,入水则漂浮而

  • 百药煎

    《中药大辞典》:百药煎拼音注音Bǎi Yào Jiān出处《本草蒙筌》来源为五倍子同茶叶等经发酵制成的块状物。性状为灰褐色之小方块,表面间有黄白色斑点,微具香气。归经①《本草求真》:“入肺、胃。“②《要药分剂》:“入心、肺二经。“性味酸甘,

  • 百蕊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百蕊草拼音注音Bǎi Ruǐ Cǎo别名一棵松、凤芽蒿、青龙草、珊瑚草、打食草、石菜子、松毛参、小草、白风草来源为檀香科百蕊草属植物百蕊草Thesium chinense Turcz.的全草。夏秋采集,洗净晒干。性味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