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药材>小叶买麻藤

小叶买麻藤

拼音注音Xiǎo Yè Mǎi Má Ténɡ别名

拦地青、细样买麻藤、狗裸藤、接骨草、竹节藤、脱节藤、大节藤、木花生、古歪藤

来源

为买麻藤科买麻藤属植物小叶买麻藤Gnetum parvifolium (Warb.)C. Y. Cheng以藤、根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备用。

注:买麻藤(倪藤)Gnetum montanum Markgr.分布于福建、广西、广东、云南等省区南部,亦同等入药。

生境分布

生于山谷、山坡林下。分布于江西南部、福建、湖南、广西、广东等省区。

原形态

常绿木质缠绕藤本,长10米以上,常缠绕大树上升。茎枝圆形,皮灰褐色或暗褐色,节部膨大呈关节状,皮孔明显,横断面有5层黑色圆圈,呈蛛网状花纹。叶对生,革质,窄椭圆形、椭圆形、长卵形或微呈倒卵状,长4~10厘米,宽2.5~4厘米,先端钝尖,基部楔形或稍圆,边全缘。夏季开绿色小花,雌雄同株或异株,穗状花序腋生或顶生;雄球花序不分枝或一回分枝,每轮有雄花40~70,雄花基部无明显短毛,花被管呈四棱状盾形,花丝合生,稍伸出;雌球花序一回三出分枝,每轮有雌花3~5(~9)朵。种子核果状,长椭圆形或微呈倒卵形,基部骤圆无柄,熟时假种皮红色。

化学成分

显生物碱、油脂、酚性物质等反应。

药理作用

1、平喘试验:买麻藤水溶性生物碱对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有直接扩张作用;买麻藤水溶性生物碱和脂溶性生物碱分别给豚鼠灌胃与腹腔注射,均有缓解豚鼠因吸入组织胺(或乙酰胆碱)气雾引起的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

2、消炎和修复病变组织的作用:用小叶买麻藤治疗气管炎前后,痰液中的痰核和中性细胞减少,纤毛柱状上皮Ⅱ、Ⅲ级明显减少,细胞变性减轻,流感嗜血杆菌毒力明显减弱,提示有提高机体防御能力和促进病变修复的作用。此外,还有降低血压和扩张血管的作用,且不影响心率,这对慢性气管炎患者尤为适宜。

3、脱敏作用:治疗后末梢血液中嗜酸细胞明显减少。

4、副作用:主要为口干、眼涩、痰粘难咳。少数病例有视力模糊、鼻衄、痰中带血。但一般症状轻微,不影响治疗。

5、抑菌试验:买麻藤煎剂及脂溶性生物碱对肺炎双球菌、甲型链球菌中度敏感;买麻藤醇浸膏对流感嗜血杆菌高度敏感,对甲型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奈氏双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中度敏感。

性味

苦,微温。

功能主治

祛风活血,消肿止痛,化痰止咳。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筋骨酸软,跌打损伤,支气管炎,溃疡出血,蛇咬伤;外用治骨折。

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热敷患处。

制剂

复方买麻藤片:取小叶买麻藤10两,佛掌榕根5两,切碎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半小时,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另取胡颓子叶5两,除留少量研为细粉外,其余与刺针草10两切碎煎煮两次,每次半小时,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再与上两次滤液混合浓缩成稠膏状,加入胡颓子叶细粉,混合后制成颗粒,烘干,加1%硬脂酸镁,压制120片,每片0.6克。

复方

1、慢性气管炎:①复方买麻藤片,每日3次,每次4片,饭后服,10日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2~5天。②小叶买麻藤1.5两,盐肤木1两,制成糖浆30毫升,为1日量,分3次服。

2、筋骨酸软:小叶买麻藤、五加皮各3钱,千斤拨1两。水煎服。

3、溃疡病出血:小叶买麻藤100克,水煎浓缩至40毫升。每次20毫升,每日2次。

4、骨折:取鲜小叶买麻藤适量捣烂,酒炒。骨折复位后热敷包扎,固定,每天换药1次。

备注

买麻藤(倪藤)Gnetum montanum Markgr.形态与前种相似,但叶形较大,长10~20厘米,宽4.5~11厘米。雌雄异株,雄球花一至二回三出分枝,成熟假种皮黄褐色或红褐色,常被银色鳞斑。分布于福建、广西、广东、云南等省区南部,亦同等入药。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猜你喜欢

  • 矮脚南

    拼音注音ǎi Jiǎo Nán别名矮叶南、矮子南、小白花草、矮陀陀。来源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单叶地黄连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nronia unifoliolata Oliv.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生境分布生态环

  • 矮脚枫叶

    拼音注音ǎi Jiǎo Fēnɡ Yè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樟科植物红叶甘橿的叶。生境分布生于高山山谷或山坡杂木林中。分布浙江、江西、安徽、湖北、四川、贵州、河南、陕西,甘肃等地。原形态红叶甘橿,又名:桂子树。落叶乔木,高达10米。

  • 矮脚罗伞

    《中药大辞典》:矮脚罗伞拼音注音ǎi Jiǎo Luó Sǎn别名雪下红、珊瑚珠(《花镜》),短脚三郎(《植物名实图考》),小罗伞(《陆川本草》),矮茶风、毛茎紫金牛(《四川中药志》),九节龙、地茶、猴接骨(《福建中草药》)。出处《陆川本草

  • 矮脚苦蒿

    《中药大辞典》:矮脚苦蒿拼音注音ǎi Jiǎo Kǔ Hāo别名鱼胆草、苦艾、劲直假蓬(《云南中草药选》),金龙胆草(《四川中草药通讯》)。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苦蒿的全草。秋季采收。生境分布生于荒地、路旁。分布云南、四川。

  • 矮脚龙胆

    《中药大辞典》:矮脚龙胆拼音注音ǎi Jiǎo Lónɡ Dǎn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龙胆科植物小龙胆草的全草。秋、冬采收,洗净晒干。生境分布生于较高山地的草丛中。分布云南、广东等地。原形态小龙胆草:矮小草本,高约4厘米。茎单生或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