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砂仁
《中药志》
来源为姜科植物和山姜的果实或种子。秋季采,阴干。
生境分布产福建、广东等地。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山姜"条。
性状干燥果实阔椭圆形,长1~1.8匣米,径6~7毫米,表面黄棕色。气弱,味辛。
性味苦辛,温。
功能主治为芳香健胃药,能行气凋中治痞胀腹痛,呕吐腹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5钱;或研末。
备注本品在广东则作红豆蔻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药志》
来源为姜科植物和山姜的果实或种子。秋季采,阴干。
生境分布产福建、广东等地。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山姜"条。
性状干燥果实阔椭圆形,长1~1.8匣米,径6~7毫米,表面黄棕色。气弱,味辛。
性味苦辛,温。
功能主治为芳香健胃药,能行气凋中治痞胀腹痛,呕吐腹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5钱;或研末。
备注本品在广东则作红豆蔻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拼音注音Bái Niú Dǎn Gēn别名山白芷、土白芷、小茅香、黑骨风、寻骨风、铁杆香、白面风根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羊耳菊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nula cappa (Buch.-Hma.)采收和储藏:立夏后采挖,洗净,鲜用或晒
《中药大辞典》:白牛膝拼音注音Bái Niú Xī别名小九占牛(《滇南本草》),九股牛膝、长深根(《云南中草药》)。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石竹科植物狗筋蔓的根。夏末秋初采挖,除去茎叶,洗净晒干。生境分布产于云南。性状干燥根细长圆柱形,长12
来源堇菜科白犁头草Viola alata Burgsd.,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广西。性味辛、酸,寒。功能主治解热,拔毒,散瘀。疖肿,疮疡,急性乳腺炎,跌打肿痛:用鲜全草适量加红糖少许,共捣烂外敷。急性结膜炎,乳汁不通:用全草3~5钱,水煎服
拼音注音Bái Dú Huó别名独活、朱噶尔、法洛海、白羌活、藏当归、香白芷、骚独活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白亮独活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racleum candicans Wall.ex DC.采收和储藏:4-10月采挖,去其茎
别名狼毒[东北]、狼毒疙瘩、黄皮狼毒、大猫眼草、猫眼根、山红萝卜根来源为大戟科大戟属植物狼毒大戟Euphorbia fischeriana Steud. [E. pallasii Turcz.]和月腺大戟E. ebracteolata 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