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药材>换锦花

换锦花

拼音注音Huàn Jǐn Huā出处

《植物名实图考》引《南越笔记》云:“脱红换锦,脱绿换锦,此换绵之所以名也。叶似水仙,冬生,至更而落。独抽一茎二尺许,作十余花,花比鹿葱而大,或红或绿,叶落而花,故曰脱红、脱绿;花落而叶,故曰换锦,花与叶两不相见也。按此即石蒜一类。惟花肥多,茎粗稍异。”并附图。据以上形态描述及附图分析,所说即与石蒜科植物换锦花相符。

来源

药材基源:为石蒜科植物换锦花的鳞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coris sprengeri Comes ex Bak.

采收和储藏:春、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野生于阴湿山坡或竹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湖北等地。

原形态

换锦花 多年生草本。鳞茎卵形,直径约3.5cm。早春出叶,叶带状,长约30cm,宽约1cm,绿色,先端钝。花茎高约60cm;总苞片2枚,长约3.5cm,宽约1.2cm;伞形花序有花4-6朵,淡紫红色;花被裂片倒披针形,长约4.5cm,宽约1cm,先端常带蓝色,边缘不皱缩;花被简长1-1.5cm,玫瑰红或紫色;雄蕊与花被近等长,花柱略伸出于花被外。蒴果具三棱,室背开裂;种子近球形,直径约5mm,黑色。花期8-9月。野牛于阴湿山坡或竹林中。

化学成分

鳞茎含石蒜碱 (lycorine),石蒜伦碱( lycore-nin),雪花莲胺碱(galanthamine)等。

性味

辛;温;有毒

注意

脾胃虚弱者慎服。

功能主治

解毒;祛痰;利水。主痈疽肿毒;喉风;咳嗽痰喘;水肿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熏洗。内服:煎汤,2-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北方点地梅

    拼音注音Běi Fānɡ Diǎn Dì Méi别名雪山点地梅、喉咙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北点地梅的带根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drosace septentrionaiis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连根拔起,洗净,晒干。生境分

  • 北沙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北沙参拼音注音Běi Shā Shēn别名莱阳沙参、海沙参、辽沙参、条沙参英文名RADIX GLEHNIAE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 Fr. Schmidt ex Miq. 的干燥根

  • 北细辛

    拼音注音Běi Xì Xīn别名烟袋锅花、细参英文名Asarum, Chinese Wild Ginger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ldes Fr. Schmidt var.mandshuricum (Ma

  • 北豆根

    《中国药典》:北豆根拼音注音Běi Dòu Gēn别名黄条香、黄根、汉防己、防己藤、山地瓜秧英文名RHIZOMA MENISPERMI来源本品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Menispermum dauricum DC. 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

  • 北风草

    拼音注音Běi Fēnɡ Cǎo别名毛绣球防风、银针七、灯笼草、楼台夏枯草、白风轮菜、白花仔、白菜匙、糖鸡草、野芝麻、猫 耳朵草、节节花、老虎花、白 骨九苏、白花茶匙红、白花塔仔草、金线薄荷、白花草、鼠尾癀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白绒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