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药材>牛膝

牛膝

《中国药典》:牛膝拼音注音Niú Xī别名

怀牛膝、牛髁膝、山苋菜、对节草、红牛膝、杜牛膝、土牛膝[野生品]

英文名RADIX ACHYRANTHIS BIDENTATAE来源

本品为苋科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 的干燥。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捆成小把,晒至干皱后,将顶端切齐,晒干。

性状

本品呈细长圆柱形,稍弯曲,上端稍粗,下端较细,长15~50(90)cm,直径0.4~1cm。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色,有略扭曲而细微的纵皱纹、横长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质硬而脆,易折断,受潮则变柔软,断面平坦,黄棕色,微呈角质样而油润,中心维管束木部较大,黄白色,其外围散有多数点状的维管束,排列成2~4轮。气微,味微甜而稍苦涩。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炮制

酒牛膝:取净牛膝段,放锅内炒热,喷洒黄酒,炒至微干,取出放凉(每100斤用黄酒10斤)。

鉴别

(1)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皮层较窄。维管束断续排列成 2~4 轮;最外轮维管束较小,有时仅 1至数个导管;形成层几连接成环;向内维管束较大,木质部由导管、木纤维及木薄壁细胞组成;中心木质部集成 2~3 群。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

(2)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20ml,加热回流40分钟,静置。取上清液10ml,加盐酸1ml ,加热回流 1小时后浓缩至约 5ml,加水10ml,用石油醚(60~90℃)20ml提取,提取液蒸干,残渣加乙醇 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齐墩果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 1ml含 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20μl、对照品溶液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H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4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磷钼酸试液,在 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中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斑点。

归经

归肝、肾经。

性味

苦、酸,平。

注意

孕妇慎用。

功能主治

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用于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经闭症瘕,肝阳眩晕。

用法用量

4.5~9g。

摘录《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牛膝拼音注音Niú Xī别名

百倍(《本经》),怀牛膝(《本草便读》),鸡胶骨(《闽东本草》)。

出处

《本经》

来源

为苋科植物牛膝。牛膝的根,于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去净须根,泥土,晒至干皱后,用硫黄熏数次,然后将顶端切齐、晒干。

生境分布

栽培或野生于山野路旁。分布河南。山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主产河南。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根细长,直径0.6~1厘米,外皮土黄色。茎直立,四棱形,具条纹,疏被柔毛,节略膨大,节上对生分枝。叶对生,叶柄长约5~20毫米;叶片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10厘米,宽1~5厘米,先端长尖,基部楔形或广楔形,全缘,两面被柔毛。穗状花序腋生兼顶生,初时花序短,花紧密,其后伸长,连下部总梗在内长约15~20厘米;花皆下折贴近花梗;苞片1,膜质,宽卵形,上部突尖成粗刺状,另有2枚小苞片针状,先端略向外曲,基部两侧各具,1卵状膜质小裂片;花被绿色,5片,直立,披针形,有光泽,长3~5毫米,具1脉,边缘膜质;雄蕊5,花丝细,基部合生,花药卵形,2室,退化雄蕊顶端平或呈波状缺刻;子房长圆形,花柱线状,柱头头状。胞果长圆形,光滑。种子1枚,黄褐色,花期7~9月。果期9~10月。

性状

干燥根呈细长圆柱形,有时稍弯曲,上端较祖,下端较细,长约30~90匣米,直径约0.5~1厘米。表面呈土黄色或淡棕色;具细微的纵皱纹和稀疏的侧根痕。质坚脆,易折断,断面平坦;微呈角质状。气特殊,味微甜而涩。以根粗长,皮细坚实,色淡黄者为佳。

化学成分

根含皂甙,并含脱皮甾酮和牛膝甾酮。

炮制

牛膝:拣去杂质,洗净,润软,去芦,切段,晒干。酒牛膝:取牛膝段,用黄酒喷淋拌匀,闷润后,置锅内炒至微干,取出放凉。(牛膝段每100斤,用黄酒10斤)

①《雷公炮炙论》:"凡使牛膝,去头并尘土,用黄精自然汁浸一宿,漉出,细割,焙干用之。"

②《纲目》:"牛膝,今惟以酒浸入药,欲下行则生用,滋补则焙用,或酒拌蒸过用。"

归经

入肝、肾经。

①《纲目》:"足厥阴,少阴。"

②《本草汇言》:"入足三阴经。"

性味

甘苦酸,平。

①《本经》:"味苦酸。"

②《别录》:"酸,平,无毒。"

③《本草正》:"味苦甘,气微凉。"

注意

凡中气下陷,脾虚泄泻,下元不固,梦遗失精,月经过多,及孕妇均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恶萤火,龟甲,陆英。畏白前。"

②《品汇精要》:"妊妇不可服。"

③《本草经疏》:"经闭未久,疑似有娠者勿用;上焦药中勿入;血崩不止者忌之。"

④《本草通玄》:"梦遗失精者,在所当禁。"

⑤《本草正》:"脏寒便滑,下元不固者当忌用之。"

⑥《药品化义》:"若泻痢脾虚而腿膝酸痛不宜用。"

⑦《得配本草》:"中气不足。小便自利,俱禁用。"

功能主治

生用散瘀血,消痈肿。治淋病,尿血,经闭,症瘕,难产,胞衣不下,产后瘀血腹痛,喉痹,痈肿,跌打损伤。熟用补肝肾,强筋骨。治腰膝骨痛,四肢拘挛,痿痹。

①《本经》:"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逐血气,伤热火烂,堕胎。"

②《别录》:"疗伤中少气,男肾阴消,老人失溺,补中续绝,填骨髓,除脑中痛及腰脊痛,妇人月水不通,血结,益精,利阴气,止发白。"

③《药性论》:"治阴痿,补肾填精,逐恶血流结,助十二经脉。"

④《日华子本草》:"治腰膝软怯冷弱,破癥结,排脓止痛,产后心腹痛并血运,落胎,壮阳。"

⑤《本草衍义》:"与苁蓉浸酒服,益肾;竹木刺入肉,捣烂罨之,即出。"

⑥张元素:"强筋。"

⑦《本草衍义补遗》:"能引诸药下行。"

⑧《滇南本草》:"止筋骨疼,强筋舒筋,止腰膝酸麻,破瘀坠胎,散结核,攻瘰疬,退痈疽、疥癞、血风、牛皮癣、脓窠。"

⑨《纲目》:"治久疟寒热,五淋尿血,茎中痛,下痢,喉痹,口疮,齿痛,痈肿恶疮,伤折。"

⑩《本草正》:"主手足血热瘙痹,血燥拘挛,通膀胱涩秘,大肠干结,补髓填精,益阴活血。"

⑾《本草备要》:"酒蒸则益肝肾,强筋骨,治腰膝骨痛,足痿筋挛,阴痿失溺,久疟,下痢,伤中少气,生用则散恶血,破癥结,治心腹诸痛,淋痛尿血,经闭难产,喉痹齿痛,痈疽恶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浸酒、熬膏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复方

①治小便不利,茎中痛欲死,兼治妇人血结腹坚痛:牛膝一大把并叶,不以多少,酒煮饮之。(《肘后方》)

②治室女月经不通,脐下坚结,大如杯升,发热往来,下痢羸瘦,此为血瘕:干漆(杵细,炒令烟尽),牛膝(酒浸一宿)各一两六钱(为末)。生地黄四两八钱,取汁,慢火熬,丸如桐子大。空心,米饮或温酒下二丸,日再,勿妄加,病去止药。(《三因方》万病丸)

③治暴症,腹中有物如石,痛如刺,昼夜啼呼:牛膝二斤,以酒一斗,渍,密封,于热炭火中温令味出,服五合至一升,量力服之。(《补缺肘后方》)

④治胞衣不出:牛膝八两,葵子一两。以水九升,煎取三升,分三服。(《梅师集验方》)

⑤取胎:用雄土牛膝一两,真麝香一钱,捣匀,溶蜡搓成长条,插入阴户,即能坠胎。(《药鉴》)

⑥治喉痹、乳蛾:新鲜牛膝根一握,艾叶七片。捣,和人乳,取汁灌入鼻内,须臾痰涎从口鼻出。无艾亦可。(《纲目》)

⑦治痈疖已溃:牛膝根略刮去皮,插入疮口中,留半寸在外,以嫩橘叶及地锦草各一握,捣,(敷)其上,随干随换。(《陈日华经验方》)

⑧治口中及舌上生疮,烂:牛膝酒渍含漱之,无酒者空含亦佳。(《肘后方》)

⑨治风瘙隐疹、骨疽、癞病:牛膝为末,酒下方寸匕,日三。(《千金方》)

⑩治金疮痛:生牛膝捣敷疮上。(《梅师集验方》)

⑾治风湿痹,腰痛少力:牛膝一两(去苗),桂心三分,山茱萸一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圣惠方》)

⑿治湿热下流,两脚麻木,或如火烙之热:苍术六两(米泔浸三宿,细切,焙干),黄柏四两(切片,酒拌略炒),川牛膝(去芦)二两。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姜盐汤下,忌鱼腥、荞麦、热面、煎炒等物。(《医学正传》三妙丸)

⒀治鹤膝风:牛膝、木瓜、五加皮、骨碎补、金银花、紫花地丁、黄柏、萆薢、甘菊根,水煎服。(《本草汇言》)

⒁治痿痹,补虚损,壮筋骨,除久疟:牛膝煎汁和曲米酿酒,或切碎袋盛浸酒,煮饮之。(《纲目》牛膝酒)

⒂治痨疟积久不断:长生大牛膝一虎口。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再服,第一服取未发前一食顷服,第二服临发服。(《千金方》)

⒃治痢下先赤后白:牛膝三两。捣碎,以酒一升,渍经一宿,每服饮两杯,日三服。(《肘后方》)

⒄治消渴不止,下元虚损:牛膝五两,细判,为末,生地黄汁五升,浸,昼曝夜浸,汁尽为度,蜜丸桐子大,空心温酒下三十丸。(《经验后方》)

⒅劳疟积久。用长牛膝一把,生切,加水六升,煮成二升,分三次服完(清晨一服,未发疟前一服,临发疟时一服。)

⒆消渴不止(下元虚损)。用牛膝五两,研细,浸入生地黄汁五升中。日晒夜浸,直到汁尽。加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久服于身体有益。

⒇妇女血病(月经淋闭,月经不来,绕脐寒疝痛,产后血气不调,腹中结症瘕不散诸病)。用牛膝在酒中浸一夜,取出焙干;另用漆炒令烟尽。各一两为末,加生地黄汁一升,慢火上熬成浓糊,团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丸,空心服,米汤送下。此方名"万病丸"。

(21)胞衣不下。用牛膝八两、葵子一合,加水九升,煎成三升。分三次服。

(22)产后尿血。用川牛膝水煎常服。

(23)喉痹乳蛾。用新鲜牛膝根一把、艾叶七片,同人乳捣和,取汗灌入鼻内。不久,痰涎从口鼻流出即愈。不用艾叶亦可。又方:牛膝捣汁和陈醋灌病人。

(24)口舌疮烂。用牛膝浸酒含漱,亦可煎饮。

(25)牙齿疼痛。用牛膝研末含漱,也可以用牛膝烧灰敷患处。

(26)恶疮(人不知名)。用牛膝根捣敷。

(27)痈疖已溃。用牛膝根略刮去皮,插入疮口中,留半寸在外,以嫩橘叶及地锦草各一把,捣烂后涂疮上。

临床应用

用于扩张子宫颈管:取直径0.2~0.3厘米的干品切削成7~9厘米长的圆形小棒,前端钝圆,洗净,晾干,尾端用丝线扎住,用高压蒸气消毒后备用。术前准备及手术操作按妇科常规。宫颈固定后,用探针探察宫颈之方向及大小,经产妇一般宫口较松,无须扩张颈管,可直接用阴道长钳挟牛膝前端插入6~8厘米(必须达子宫内口1~2厘米),尾端及丝线外露,然后用无菌纱布填塞阴道。术后可照常活动。经12~24小时后拉出牛膝,行刮宫术。据78例观察,插牛膝后颈管部有充血、软化、松弛等变化,宫口扩大;部分病例在刮宫时感觉胎盘组织与宫壁粘着较松,似有剥离现象。对人工早孕流产,过期流产及葡萄胎等以牛膝插入代替金属棒扩张颈管,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病人痛苦。

各家论述

李时珍说:"牛膝乃足厥阴、少阴之药。所主之药,大抵得酒则能补肝、肾,生用则能去恶血,二者而已。其治腰膝骨痛、足痿阴消,失溺、久疟、伤中少气诸病,非取其补肝肾之功欤?其治症瘕、心腹诸痛、痈肿恶疮、金疮折伤、喉齿、淋痛、尿血、经候、胎产诸病,非取其去恶血之功欤?"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牛膝拼音注音Niú Xī别名

百倍、牛茎、脚斯蹬、铁牛膝、杜牛膝、怀牛膝、怀夕、真夕、怀膝、土牛膝、淮牛膝、红牛膝、牛磕膝、牛克膝、牛盖膝、粘草子根、牛胳膝盖、野牛充膝、接骨丹、牛盖膝头

出处

出自《神农本草经》。

1.陶弘景:牛膝,今出近道,蔡州者最良。大柔润,其茎有节似牛膝,故以为名也。乃云有雌雄,雄者茎紫色而节大者为胜尔。

2.《日华子本草》:牛膝,怀州者长白,近道、苏州者色紫。

3.《本草图经》:牛膝,今江淮、闽粤、关中亦有之,然不及怀州者为真。春生苗,茎高二、三尺,青紫色,有节如鹤膝,又如牛膝状,以此名之。叶尖圆如匙,两两相对,于节上生花作穗,秋结实甚细。此有

来源

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牛膝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hyranthes bidentata Bl.

采收和储藏:南方在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北方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收获。先割会地上茎叶,依次将根挖出,剪除芦头,去净泥土和杂质。按根的粗细不同,晒至六七成干后,集中室内加盖草席,堆闷2~3d,分级,扎把,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屋旁、林缘、山坡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除东北以外的全国广大地区。在有些地区则大量栽培,河南产的怀牛膝为地道药材。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70-120cm。根圆柱形,直径5-10mm,土黄色。茎有棱角或四方形,绿色或带紫色,有白色贴生或开展柔毛,或近无毛,分枝对生,节膨大。单叶对生;叶柄长5-30mm;叶片膜质,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5-12cm,宽2-6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全缘,两面被柔毛。穗状花序项生及腋生,长3-5cm,花期后反折;总花梗长1-2cm,有白色柔毛;花多数,密生,长5mm;苞片宽卵形,长2-3mm,先端长渐尖;小苞片刺状,长2.5-3mm,先端弯曲,基部两侧各有1卵形膜质小裂片,长约1mm;花被片披针形,长3-5mm,光亮,先端急尖,有1中脉;雄蕊长2-2.5mm;退化雄蕊先端平圆,稍有缺刻状细锯齿。胞果长圆形,长2-2.5mm,黄褐色,光滑。种子长圆形,长1mm,黄褐色。花期7-9月,果期9-10月。

栽培

生物学特性 为深根系植物,喜温暖干燥气候;不耐严寒,在气温-17℃时植株易冻死。以土层深厚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粘土及碱性上不宜生长。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秋季种由青变黄褐色采种,晒,备用。播种前将种疗用30℃温水浸泡8-12h,捞出,放入容器内,覆盖温布,经常保持湿润,待50%种子萌芽时,取出再行播种。一般南方适宜播种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中旬;北方在5月下旬至6月初。过早播种植物生长快,茎叶茂盛,开花结果早而多,但根部短而且分叉多,常现木质化,品质差;过迟播种,生长期太短,植株矮小,根细而短,产量低。适当延迟播种,可减少抽苔。南方多采用撒播,将处理的种子拌入适量细土,撒播轻耙,稍加镇压,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北方常用条播,按行距12-30cm开1-2cm深的浅沟,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覆土以盖没种厂为度。每1hm2用种量7.5~15kg。

田间管理 苗高7cm时间苗,苗高17-20cm时按株距13cm定苗。定苗前后中耕除草2~3次,。肥料除施足基肥外,可在7-8月追施磷、钾肥,在收获前1个月喷过磷酸钙进行根外追肥。8月下旬植物抽苔时,要及时除去花序,避免开花消耗养分,促使根生长粗壮,但切勿损伤茎叶。出苗后经常保持田间湿润。多雨季节需注意排水,防止烂根。收获前可灌水1次,以便容易挖掘根部。

病虫害防治 自锈病、叶斑病可喷1:1:120波尔多液或50%可湿性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防治。根腐病应注意排水并选择地势高燥的地块种植,忌连作。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石灰2.5kg兑水50kg灌穴。另有叶斑病、线虫病为害。虫害有银纹被蛾,可捕杀或喷90%敌百虫800倍液防冶。棉红蜘蛛可用40o%;水胺硫磷1500倍液防治。另有尺蠖、猿叶虫为害。

性状

性状鉴别 根呈细长圆柱形,有的稍弯曲,上端稍粗,下端较细,长15-50cm,直径0.4-1cm。表面及黄色或淡棕色,具细微纵皱纹,有细小横长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平坦,黄棕色,微呈角质样,中心维管束木部较大,黄白色,其外围散有多数点状维管束,排列成2-4轮。气微,味微甜、涩。

以条长、皮细肉肥、色黄白者为佳。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皮层狭窄。中柱占根的大部分,布有多数维管束,断续排列成2-4-8轮,最外轮维管束较小,形成层几连接成环;向内数轮维管束较大,射线宽狭不一;木质部有导管、木纤维及木薄壁细胞组成,根中心部的次生木质部集成2-3叉状,初生木质部2-3原型。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砂晶。

理化鉴别(1)泡沫试验 取本品粉末少量,加10倍量水充分振摇,产生大量泡沫,经久不消。(检查皂式)(2)溶血试验 取用生理盐水稀释的1%新鲜兔血1ml,沿管壁加入本品的生理盐水浸液(1:10)若干,迅速发生溶血现象。(检查皂甙)(3)薄层色谱 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20ml,回流提取40min,静置。取上清液10ml,加盐酸1ml,回流提取1h,浓缩至约5ml,加水10ml,用石油醚(60-90℃)20ml提取,提取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ml溶解,作供试品溶液。另取齐墩果酸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对照品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10-20μl,对照品溶液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40:1)溶液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磷钼酸试液,110℃供约10min。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中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斑点。商品规格 一等(头肥):根条均匀,中部直径0.6cm以上,长50cm以上;二等(二肥):根条均匀,中部直径0.4cm以上,长35cm以上;三等(平条):中部直径0.4cm以下,但不小于0.2cm,长短不分,间有冻条、油条、破条。

毒性

促蜕皮甾酮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6.4g/kg,牛膝甾酮为7.8g/kg,灌胃时二者均>9g/kg。上述样品煎剂按60g/kg/每日1次,连续30天,动物(小鼠)血象,肾功能,主要内脏及体重、活动等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未发生异常。

化学成分

根含三萜皂甙:齐墩果酸α-L-吡喃鼠李糖基-β-D-吡喃半乳糖甙(oleanolic acid a-L-hamnopyranosyl-β-D-galac-topyranoside)[1,2]。又含多种多糖:一种是从根的水浸液中用丙酮沉出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多糖[3];一种是由6个葡萄糖残基和3个甘露糖残基构成的水溶性寡糖AbS,有显着的增强免疫功能的活性[4];另一种是具有免疫活性的肽多糖ABAB,系由葡萄糖醛酸(glucuronic acid)、半乳精galactose)、半乳糖醛酸(galacturonic acid)、阿拉伯糖(arabinose)和鼠李糖(rhamnose)按摩尔比12:2:1:1:1所组成,肽的含量为24.7%,主要由甘氨酸(glycine)、谷氨酸(glutamicacid)、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和丝氨酸(serine)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23 000[15]。还含蜕皮甾酮(ecdysterone),牛膝甾酮(inokosterone)[6],红苋甾酮(rubro-sterone)[7]以及精氨酸(arginine),甘氨酸,丝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苏氨酸(threonine),脯氨酸(proline),酪氨酸(tyrosine),色氨酸(TCMLIByptophan),缬氨酸(val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亮氨酸(leucine)和生物碱类及香豆精类化合物[8]。

药理作用

1.对蛋白质同化作用 牛膝所含蜕皮甾酮具有较强的蛋白质合成促进作用。实验给小鼠灌胃或腹腔注射1次蜕皮甾酮后2小时,即可见小鼠肝脏细胞核、线粒体及微粒体中氨基酸前体掺入增多,4小时后作用更强。同时在肾脏也可见蛋白质合成增强现象,但于4小时后回复原有水平。蔗糖密度样度离心分析表明,给药血RNA较对照血具有2倍的铸型活性,提示蜕皮甾酮的蛋白质合成效果至少伴有促进m一RNA合成的作用。离乳雄性小鼠连续给予促蜕皮甾酮60天时,其体重增长较快,肝肾蛋白质合成水平亦增高,肝组织检查可见肝细胞功能亢进表现。

2.抗炎镇痛作用:2.1.对巴豆油耳肿胀小鼠的影响:取小鼠30只,随机分成三组,实验组注射牛膝0.5ml/20g,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结果牛膝对巴豆油性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作用随着剂量增加而增加。

2.2.对甲醛性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取健康大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于左右跖皮下注射2.5%甲醛0.1ml致炎,左右足为自身对照。腹腔注射牛膝16.6ml/(kg.天),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中孕组、己烯雌酚组、动情期组>幼龄组。其中幼龄组最低,晚孕组最高。

5.3.牛膝总皂甙对未孕大鼠宫颈、宫角作用的比较:实验共用未孕大鼠宫颈、宫角标本各12个,标本长度1-1.5cm,按上述方法进行实验。给予牛膝总皂甙4.5mg/ml,比较药物对宫颈、宫角的作用,结果见表6。牛膝总皂甙0.5mg/ml对大鼠宫颈无明显兴奋作用。给药后大鼠宫颈除张力有一定增加外,收缩振幅及频率无明显的变化;对大鼠子宫角则有明显作用,使张力增加,收缩振幅增高、频率加快。

5.4.家兔在体子宫的作用:选用体重2-2.51g未孕、中孕(孕期10-20天)的家兔各3只,在戊巴比妥钠25mg/kg静脉注射麻醉下手术,用在位子宫悬垂法记录子宫收缩。将子宫套管下端与腹壁切口扎牢,使子宫浸泡于加温对38℃的低钙乐氏液中(1/4正常钙量)。静止负荷3-5g,稳定30-60分钟后,待所描记的子宫活动恒定时,开始实验。采用局部给药,即先将套管内的液体吸出,再加入0.5mg/ml的牛膝总皂甙(用低钙乐氏液配制),观察记录30分钟。4例动物(未孕、中孕各半)首次给药后,换液冲洗数次,再重复给药1次。

结果表明,给药后1-4分钟内,未孕及中孕家兔在体子宫均可出现强烈的宫缩。表现为张力增加,收缩振幅加大,频率加快,兴奋作用一般持续25分钟左右逐渐减弱。重复给药仍差兴奋作用,但与首次给药时相比,作用减弱。朱和等以大鼠子宫收缩面积(UCA)为指标,用消炎痛与氯丙嗪等作阻断剂,分析了牛膝总皂甙(ABS)对大鼠离体子宫兴奋作用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前大鼠用消炎痛(75mg/只灌胃或浴槽内加消炎痛20ug/ml),均可明显减弱ABS对大鼠离体子宫的兴奋作用。前列腺素E2200mg/ml可明显增强ABS兴奋大鼠子宫作用。氯丙嗪0.5mg/ml也可明显减弱ABS对已孕、未孕大鼠子宫的兴奋作用,而阿托品10ug/ml对ABS所致大鼠子宫兴奋无明显作用。提示ABS所致大鼠子宫兴奋无明显作用。提示ABS兴奋大鼠子宫可能与促进前列腺素及5一HT释放有关。

6.抗生育作用:6.1.怀牛膝总皂甙(ABS)对大白鼠抗生育及堕胎作用:选用体重200-250g雌性童贞大鼠36只和体重250g以上成熟雄性大鼠18只,合笼饲养2周以上,按文献方法,将雌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2只)进行实验,停药后处死雌鼠,剖检子宫,计算各组怀孕百分率,平均活胎、无胎和着床点数。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堕胎试验取健康雌性大鼠(230-260g)和雄性大鼠(>750g),以2:1合笼交配。将孕鼠于妊娠d10在乙醚麻醉下进行部腹检查,观察两侧宫角的植入点,缝合。Dl4-dl9给予ABS水溶液,妊娠d20全部处死动物,剖腹检查,结果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胎仔丧失率无明显影响,仅胎仔平均体得明显低于对照组(P

猜你喜欢

  • 白花果

    拼音注音Bái Huā Guǒ别名称杆红、红果树。来源为山茶科植物厚皮香的叶、花、果。叶,全年可采;果实,成熟时采收。生境分布生于山野、林地、路旁。分布于江西、湖北、湖南、贵州、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原形态小乔木或灌木,高3~8米。小

  • 白花柴

    别名米念巴、白花树、翠容叶来源亚麻科白花柴Tirpitzia ovoidea Chun et How,以枝、茎、叶入药。生境分布广西。性味微甘,平。功能主治活血散瘀,舒筋活络。跌打损伤,骨折:鲜叶捣烂加酒炒热外敷。外伤出血:鲜叶捣烂外敷。风

  • 白花油麻藤

    别名鸡血藤[广西]、鲤鱼藤、大蓝布麻来源豆科油麻藤属植物白花油麻藤Mucuna birdwoodiana Tutch.,以藤茎入药。全年可采,切片晒干。性味微苦、涩,平。功能主治补血,通经络,强筋骨。用于贫血,白细胞减少症,月经不调,腰腿痛

  • 白花灯笼

    拼音注音Bái Huā Dēnɡ Lonɡ别名苦灯笼、苦丁茶、岗灯笼、鬼灯笼来源为马鞭草赪桐属植物白花灯笼Clerodendron fortunatum L.,以根或全株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性味微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定

  • 白花灰毛槐树

    拼音注音Bái Huā Huī Máo Huái Shù别名山豆根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种植物白花灰毛槐树的根。全年可采。生境分布生灌丛中。分布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原形态灌木,高50~150厘米,黄绿色;嫩枝被有平贴的柔毛。单数羽状复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