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耙七
《贵阳民间药草》
来源为眼子菜科植物眼子菜的嫩根。
功能主治治气痞腹痛,腰疼,痔疮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
复方①治气痞、肚痛:钉耙七(干)五钱。切细,加烧酒一两五钱,煨开水服,日服三次;外用蜘蛛香根条一枝(生),冲烂,贴肚脐,一、二日见效。(《贵阳民间药草》)
②治痔疮出血;钉耙七和叶一两至二两。炖猪大肠吃。(《贵阳民间药草》)
③治腰疼:眼子菜根一钱。研粉,白酒冲服。(《陕西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贵阳民间药草》
来源为眼子菜科植物眼子菜的嫩根。
功能主治治气痞腹痛,腰疼,痔疮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
复方①治气痞、肚痛:钉耙七(干)五钱。切细,加烧酒一两五钱,煨开水服,日服三次;外用蜘蛛香根条一枝(生),冲烂,贴肚脐,一、二日见效。(《贵阳民间药草》)
②治痔疮出血;钉耙七和叶一两至二两。炖猪大肠吃。(《贵阳民间药草》)
③治腰疼:眼子菜根一钱。研粉,白酒冲服。(《陕西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药大辞典》:白苋拼音注音Bái Xiàn别名糠苋,细苋(《别录》),野苋、猪苋(《本草图经》),假苋菜(《广州植物志》),绿苋(《拉汉种子植物名称》)。出处《别录》来源为苋科植物皱果苋的全草或根。春、夏采收。生境分布生田野间。分布我国南
拼音注音Bái Sū别名野苏麻、白苏子、玉苏子、苏梗来源为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白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以叶、嫩枝、主茎(苏梗)和果实(白苏子或玉苏子)入药。夏季采叶或嫩枝,7~8月间果实成熟时割取全草或
《中药大辞典》:白苏叶拼音注音Bái Sū Yè别名荏叶(《别录》)。出处《本草图经》来源唇形科植物白苏的叶片,夏、秋采叶,置通风处阴干。或连嫩茎采取,切成小段,晒干。化学成分叶含挥发油,主为紫苏酮。归经《本草汇言》:“入手、足太阴经。“性
《中药大辞典》:白苏子拼音注音Bái Sū Zǐ别名荏子(《别录》),玉苏子(《中药志》)。出处《饮片新参》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白苏的果实。生境分布野生于路旁,亦有栽培者。自河北至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地均有分布。产江苏、河北、山东、湖北、四川、贵州
拼音注音Bái Sū Zǐ Yóu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白苏子果实压榨出的脂肪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rilla frutescens(L.)Britt.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全国多有栽培,少有逸为野生。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至长江流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