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药材>芹花

芹花

《中药大辞典》:芹花拼音注音Qín Huā出处

《唐本草》

来源

为伞形科植物水芹

化学成分

含芸香甙、水蓼素和槲皮素等。

性味

①《唐本草》:"苦。"

②《纲目》:"苦,寒,无毒。"

功能主治

《唐本草》:"主脉溢。"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芹花拼音注音Qín Huā英文名flower of Javan Waterdropwort出处

出自《唐本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水芹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enanthe javanica (Bl.) DC.

采收和储藏:6-7月花开时采收,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5-80cm。全株无毛。茎直立或基部匍匐,节上生根。基生叶叶柄长达10cm,基部有叶鞘;叶片轮廓三角形或三角状卵形,一至二回羽状分裂,末回裂片卵形或菱状披针形,长2-5cm,宽1-2cm,边缘有不整齐的尖齿或圆齿;茎上部叶无柄,叶较小。得伞形花序顶生;花序梗长达16cm;无总苞;伞辐6-16,长1-3cm;小总苞片2-8,线形;小伞形花序有花10-25;萼齿线状披针形;花瓣白色,倒卵形;花柱基圆锥形,花柱直立或叉形,每棱槽内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花期6-7月,果期8-9月。

性味

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

《新修本草》。主主脉溢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

各家论述

《唐本草》:主脉溢。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苣

    《中药大辞典》:白苣拼音注音Bái Jù别名生菜(《千金·食治》),石苣(《纲目》),千层剥(《植物名实图考》)。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菊科植物莴苣的栽培种-白苣的茎、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莴苣“条。归经《本草求真》:“入肠、胃。“性味苦

  • 白英

    拼音注音Bái Yīnɡ别名白毛藤、白草、毛千里光、毛风藤、排风藤、毛秀才、葫芦草、金线绿毛龟来源本品为茄科茄属植物白英Solanum lyratum Thunb. [S. dulcamara L. var. lyratum (Thunb.

  • 白茅根

    《中国药典》:白茅根拼音注音Bái Máo Gēn别名丝茅草、茅草、白茅草、茅草根英文名RHIZOMA IMPERATAE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 Beauv. var. major (Nees)C.

  • 白茅花

    《中药大辞典》:白茅花拼音注音Bái Máo Huā别名营花(《唐本草》),茅盔花、茅针花(《江苏植药志》)。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花穗。4~5月花盛开前采收。摘下带茎的花穗,晒干。生境分布主产江苏、浙江。其他各地亦有。性

  • 白茅针

    《中药大辞典》:白茅针拼音注音Bái Máo Zhēn别名茅苗(《本经》),茅笋、茅针(《本草拾遗》),茅锥(刘禹锡《传信方》),茅蜜(《医林纂要》),茅荑、茅揠(《植物名实图考》),茅芽(《医学衷中参西录》)。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禾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