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药材>金花茶花

金花茶花

拼音注音Jīn Huā Chá Huā来源

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金花茶Camelliachrysantha(Hu)Tuyama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山谷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广西。

原形态

金花茶 灌木,高2-3m。枝条近无毛。叶互生;叶柄长7-11cm,无毛;叶片革质,狭长圆形或披针形,长11-16cm,宽2.5-4.5cm,先端尾状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疏细锯齿,两面无毛,中脉在上面凹入,下面隆起。花单生;花梗长1cm;苞片5,阔卵形,萼片5,不对称,卵形,长4-8mm,宽7-8mm,基部合生,稍被疏毛;花瓣8-10,金黄色,近圆形,边缘具缘毛;雄蕊多数,排成四列,花丝稍被疏毛;子房3-4室,花柱3-4,分离,无毛,长1.8cm。蒴果先端凹陷,三棱形或稍球形,直径4.5-5cm,绿白色;种子扁而有角,光亮,淡褐色至褐色。

性味

涩;平

功能主治

收敛止血。主便血;月经过多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开水泡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刺梨叶

    《中药大辞典》:刺梨叶拼音注音Cì Lí Yè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刺梨的叶片。功能主治①《草木便方》:“疗疥,痈,金疮。“②《贵阳民间药草》:“治小儿热疮,捣敷;外痔,焙干,研末,麻油调敷。亦可煎服。“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

  • 刺梨子

    拼音注音Cì Lí Zǐ别名文光果、刺槟榔果、木梨子、缫丝花来源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以根及果入药。夏季采果,秋季挖根,晒干或鲜用。性味酸、涩,平。功能主治根:消食健脾,收敛止泻。用于食积腹胀,痢

  • 刺梨根

    《中药大辞典》:刺梨根拼音注音Cì Lí Gēn别名茨藜子根(《天宝本草》),茨藜根(《贵阳民间药草》)。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刺梨的根。7~8月采。化学成分根、茎均含鞣质。四川产的根皮含鞣质。又含维生素B-2.4%,维生素P-2

  • 刺梨花

    拼音注音Cì Lí Huā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刺梨的花。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止泄痢。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摘录《中药大辞典》

  • 刺楸

    拼音注音Cì Qiū别名鸟不宿、钉木树、丁桐皮来源五加科刺楸属植物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 (Thunb.) Koidz.,以根、根皮或树皮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段,晒干。性味辛,平。有小毒。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活血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