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牛根
《本草图经》
来源为紫金牛科植物紫金牛的根,全年可采,洗净,晒干。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金牛"条。
性味辛,平。
①《本草图经》:"味辛。"
②《纲目》:"辛,平,无毒。"
功能主治①《本草图经》:"主时疾膈气,去风痰用之。"
②《纲目》:"解毒破血。"
③《四川中药志》:"治冷气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4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本草图经》
来源为紫金牛科植物紫金牛的根,全年可采,洗净,晒干。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金牛"条。
性味辛,平。
①《本草图经》:"味辛。"
②《纲目》:"辛,平,无毒。"
功能主治①《本草图经》:"主时疾膈气,去风痰用之。"
②《纲目》:"解毒破血。"
③《四川中药志》:"治冷气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4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药大辞典》:白郎花拼音注音Bái Lánɡ Huā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橡树科植物峨眉椴的根皮。生境分布生于中山区之森林中。分布四川等地。原形态落叶乔木,高约10米。芽卵形,芽鳞锐形或较钝。单叶互生;长方形或长方卵形,长9~11厘米,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酒草别名山地菊、假蓬、酒药草、小白酒草来源菊科白酒草Conyza japonica (Thunb.) Less.,以根入药。生境分布福建、台湾、广西、广东、四川、云南、贵州。性味辛、微苦,平。功能主治消炎镇痛,祛风化痰
拼音注音Bái Jīn Gǔ Lǎn别名百解薯、千金薯、竹叶薯、金银带(《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三筒管的块根。夏季采集,洗净切片,晒干。生境分布生于深山林中。分布广西、贵州等地。原形态三筒管,又名:青藤。多年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金果榄别名山总管、百解薯、银袋、苦凉藤来源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百解马兜铃Aristolochia westlandii Hemsl.,以块根入药。夏秋采挖,洗净切片,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肠炎腹泻,菌
别名耿马钩藤、双钩藤、无柄果钩藤、双钩来源茜草科白钩藤Uncaria sessilifructus Roxb.,以带钩的藤入药。生境分布广东、广西、云南。性味甘,微寒。功能主治清热平肝,活血通经。用于头痛眩晕,感冒夹惊,惊痫抽搐,妊娠子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