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药材>海鲶

海鲶

拼音注音Hǎi Nián别名

骨仔、油松、骨鱼

来源

药材基源:为海鲶科动物中华海鲶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ius sinensis Lacepede

采收和储藏:常年均可捕捞。捕后,除去内脏,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为暖海性近海底层鱼类,喜活动于水流缓慢的泥质底海区,春季由深水游向河口近岩作生殖回游,并到表层活动,以底栖动物为食,尤喜食贝类。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东海、南海。

原形态

中华海鲶,体延长,头部平扁较宽,体后部侧扁。眼小,体无鳞。背鳍始于胸鳍基后上方,具1不分支和7分支鳍条,第1鳍条丝状延长,几伸达脂鳍起点。脂鳍发达。体背褐绿色。腹部银白色,各鳍灰黑色。

功能主治

健脾利水;敛疮。主脾虚食少;消化不良;鞘膜积液;慢性皮肤溃疡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30-60g;或研末。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穿耳菝葜

    别名大托叶菝葜、翅柄菝葜、九牛力、川太来源百合科穿耳菝葜Smilax perfoliata Lour.,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布广西、云南。性味淡,平。功能主治健脾益胃,强筋壮骨。治风湿腰痛。用法用量3~5钱。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穿肠草

    别名川肠草、屎瓜秧、甜瓜秧来源葫芦科穿肠草Cucumis melo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全国各地。功能主治祛火败毒。主治痔疮肿毒,漏疮生管,脏毒滞热,流水刺痒。用法用量外用煎水洗。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穿鞘花

    拼音注音Chuān Qiào Huā别名独竹草、纳闹红英文名Hispid Amischotolype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鸭跖草科植物穿鞘花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ischotolype hispida (Le

  • 穿鱼藤

    《中药大辞典》:穿鱼藤拼音注音Chuān Yú Ténɡ别名大穿鱼草、水杨柳、疏脉山茱萸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为山茱萸科植物小梾木的全株。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或鲜用。生境分布生于半山坡、溪边、林阴处。分布陕西、甘肃、湖北至西南、华南等地。原

  • 簇生卷耳

    来源石竹科簇生卷耳Cerastium caespitosum Gilib.,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东北、华北、西北和长江流域各省。性味苦,微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感冒,乳痈初起,疔疽肿痛。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全草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