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榆
拼音注音Shuǐ Yú别名
花楸、千筋树
来源蔷薇科水榆Sorbus alnifolia Sieb. et Zucc.,以果实入药。
生境分布辽宁、甘肃、华北、华东、中南、四川。
功能主治主治血虚劳倦。
用法用量果实4~5两,加黄酒,水煎,早晚饭前各服1次。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花楸、千筋树
来源蔷薇科水榆Sorbus alnifolia Sieb. et Zucc.,以果实入药。
生境分布辽宁、甘肃、华北、华东、中南、四川。
功能主治主治血虚劳倦。
用法用量果实4~5两,加黄酒,水煎,早晚饭前各服1次。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来源虎耳草科斑瓣虎耳草Saxifraga takedana Nakai,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西藏。性味淡,温。功能主治除湿利尿,行血祛瘀,消肿。主治咳嗽,咯血,黄疸,骨折筋伤,白带,疮疖。用法用量0.5~1两。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斑竹壳拼音注音Bān Zhú Ké别名斑竹衣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刚竹的箨。功能主治清血热;烧灰吃,透斑疹。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去毛),2~3钱;或烧灰冲服。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斑竹壳拼音注音B
《中药大辞典》:斑竹根拼音注音Bān Zhú Gēn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刚竹的根茎及根。9~10月挖根及根茎,晒干。生境分布栽培于庭园或野生山间。分布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及四川、山东、河南、广西等地。原形态刚竹(《竹谱详录》),又名
拼音注音Bān Zhú Huā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刚竹的花。功能主治治猩红热,用斑竹花二两,煎水服。摘录《中药大辞典》
拼音注音Bān Huā Sháo Lán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紫点杓兰的花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pripedium guttatum Sw.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挖,洗净,晾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高寒山区林下或草地。资源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