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药材>黄荆沥

黄荆沥

拼音注音Huánɡ Jīnɡ Lì来源

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黄荆的茎用火烧灼而流出的液汁。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ex negundo L.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路旁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以地南各地。

原形态

黄荆,直立灌木,植株高1-3m。小枝四棱形,与叶及花序通常被灰白色短柔毛。叶柄长2-5.5cm;掌状复叶,小顺5,稀为3,小叶片长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基部楔形,全缘或有少数粗锯齿,先端渐尖,表面绿色,背面密生灰白色绒毛,中间小叶长4-13cm,宽1-4cm,两侧小叶渐小,若为5小叶时,中间3片小叶有柄,最外侧2枚无柄或近无柄,侧脉9-20对。聚伞花序排列成圆锥花序式顶生,长10-27cm;花萼钟状,先端5齿裂,外面被灰白色绒毛;花冠淡紫色,外有微柔毛,先端5裂,二唇形;雄蕊伸于花冠管外;子房近无毛。核果褐色,近球形,径约2mm,等于或稍短于宿萼。花期4-6月,果期7-10月。

炮制

夏、秋季取新鲜黄荆粗茎切段,每段长0.3-0.6cm,一头放火中烤,从另一头收取汁液即为荆沥。

性味

味甘;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化痰;定惊。主肺热咳嗽;痰粘难咯;小儿惊风;痰壅气逆;惊厥抽搐

用法用量

内服:50-100ml,小儿酌减。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薜荔

    《中药大辞典》:薜荔拼音注音Bì Lì别名木莲藤(《日华子本草》),辟萼(《质问本草》),石壁莲(《植物名汇》),木瓜藤、膨泡树、饼泡树、壁石虎、木壁莲(《中国树木分类学》),爬墙虎、风不动(《中国药植志》),彭蜂藤(《福建民间草药》),石

  • 薜荔果

    拼音注音Bì Lì Guǒ别名王不留行[广西、广东]、凉粉果、爬墙虎、木馒头、木莲、络石藤、风不动来源桑科榕属植物薜荔Ficus pumila L.,以花序托(俗称果实)入药。(其不育枝为络石藤一种,参阅“络石藤”项下)。花序托成熟后采摘,

  • 薜荔根

    《中药大辞典》:薜荔根拼音注音Bì Lì Gēn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桑科植物薜荔的根。随时可采。晒干备用。性味苦,平。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治头痛眩晕,关节风湿痛,产后风。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 薜荔汁

    拼音注音Bì Lì Zhī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薜荔的乳汁。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pumila L.采收和储藏:随时可采。割破茎皮,待乳汁流出后收集。也可取自叶中。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旷野树上或村边残墙破壁上或石灰岩山坡上。资

  • 拼音注音Bànɡ别名圆蚌来源软体动物门瓣鳃纲蚌科圆蚌Anodonta pacifica (Heude),以肉、贝壳入药。生境分布四川。性味甘、咸,凉。功能主治肉:除湿,明目。主治崩漏,带下,痔疮肿痛。用量4~6两。壳:化痰消积。治反胃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