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药材>椰根

椰根

拼音注音Yē Gēn别名

椰子皮

来源

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椰子的树根或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cos nucifera 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取根部,或剥取根皮,洗净,切段,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长热带地区海岸。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南部诸岛及雷州半岛、海南、广西及云南。

原形态

椰子,大乔木,高15-30m,茎粗壮,有环状叶痕,基部增粗,常有簇生小根。叶簇生茎顶;叶柄粗壮,长达1m以上;叶片羽状全裂,长3-4m;裂片多数,外向折叠,线状披针形,长65-100cm,宽3-4cm;先端渐尖,革质。肉穗花序腋生,长1.5-2m,多分枝,雄花聚生于分枝上部,雌花散生于下部;佛焰苞纺锤形,厚木质,最下部的长60-100cm或更长,老时脱落;雄花萼片3,鳞片状,长3-4mm;花瓣3片,卵状长圆形,长1-1.5cm;雄蕊6,长4mm;雌花:基部有小苞片数枚;萼片阔圆形,宽约2.5cm;花瓣与萼片相似,但较小。坚果倒卵形或近球形,长15-25cm,先端微具3棱,外果皮薄,中果皮厚纤维质,内果皮木质坚硬,近基处有3萌发孔。种子1颗,种皮薄,紧贴着白色坚实的胚乳,胚乳内有一富含液汗空腔;胚基生。花、果期主要在秋季。

性味

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

止血;止痛。主鼻衄;胃痛;吐泻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烧存性研末,每次3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刺海松

    拼音注音Cì Hǎi Sōnɡ别名刺松藻来源藻类绿藻门刺海松Codium fragile (Sur.)Hariot,以叶状体入药。性味甘、咸,寒。功能主治驱蛔虫。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刺猬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猬皮拼音注音Cì Wei Pí别名猬皮、刺鼠皮、刺球子皮来源刺猬科动物刺猬Erinaceus europaeus L.或短刺猬Hemichianus dauricus Sundevall的干燥外皮。将皮剥下,撒上一层石

  • 刺玫

    拼音注音Cì Méi别名刺玫果、红根来源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山刺玫Rosa davurica Pall.,以花、果和根入药。夏季采花,阴干;果期采果,春秋采根。性味花:甘、微苦,温。果:酸,温。根:苦、涩,平。功能主治花:止血,和血,解郁调经。

  • 刺玫果

    拼音注音Cì Méi Guǒ别名刺莓果、刺木果英文名Dahurian Rose Fruit, Fruit of Dahurian Rose出处出自《黑龙江中药》。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山刺玫、光叶山刺玫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os

  • 刺玫花

    《中药大辞典》:刺玫花拼音注音Cì Méi Huā出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刺玫的花。功能主治治月经过多。用法用量刺玫花3~6朵,煎水服。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刺玫花拼音注音Cì Méi Huā英文名Flo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