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药材>山刺梨

山刺梨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刺梨拼音注音Shān Cì Lí别名

刺梨根、绢毛蔷薇

来源

蔷薇科山刺梨Rosa sericea Lindl.,以根、果实入药。

生境分布

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性味

酸涩、甘,平。

功能主治

消食健脾,止痢。主治积食腹胀,肠鸣腹泻。

用法用量

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山刺梨拼音注音Shān Cì Lí别名

刺梨根,色瓦(藏名)。

出处

《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绢毛蔷薇果实。8~10月采根及果实。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路旁灌丛中。分布云南、贵州、四川、西藏等地。

原形态

落叶灌木,高1~3米。小枝灰褐色;皮刺基部常膨大。羽状复叶互生,短枝上叶密集近丛生;小叶7~15,卵形或倒卵形,长1~2厘米,先端圆钝,基部近圆形或楔形,边缘有锯齿,上面无毛,下面密生丝状柔毛;托叶线形,大部分连于叶柄上。花白色或淡黄色,单生,无苞片;萼裂片5,卵状披针形;花瓣5,倒卵形。蔷薇果球形或倒卵状球形,红褐色,萼裂片宿存。

性味

甘酸涩,平。

功能主治

消食健脾,止痢。治积食腹胀,肠鸣腹泻。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山刺梨拼音注音Shān Cì Lí英文名Root or fruit of Fourpetal Rose出处

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绢毛蔷薇的根及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osa sericea Lindl.

采收和储藏:7-8月采摘果实,晒干;8-10月,采挖根,洗净,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3800m的山顶、山谷斜坡或向阳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西藏等地。

原形态

绢毛蔷薇 灌木,高1-2m。小枝灰褐色;皮刺散生或对生,基部常膨大,有时密生针刺。羽状复叶;小叶(5)7-11,连叶柄长3.5-8cm;小叶片卵形或倒卵形,长1-2cm,先端圆或截形,基部近圆形或楔形,边缘有锯齿,上面无毛,下面密生丝状柔毛;叶柄和叶轴散生小皮刺;托叶大部贴生于叶柄。花两性;花单生,无苞片;花梗有毛或无毛;花白色,直径2.5-5cm;萼裂片4,卵状披针形,被毛或无毛;花瓣4,倒卵形,先端微凹;花柱离生,被长柔毛。果球形或倒卵状球形,果梗不膨大,红褐色,萼裂片宿存。花期5-6月,果期7-8月。

归经

脾;大肠经

性味

甘、酸、涩;平

功能主治

健脾助运,止痢。主积食腹胀;肠鸣腹泻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茎鸦葱

    拼音注音Bái Jīnɡ Yā Cōnɡ别名猪尾巴、羊奶子、倒扎草、笔管草、水风、茅草细辛、独脚茅草来源菊科鸦葱属植物白茎鸦葱Scorzonera albicaulis Bunge,以根入药。秋季采收,除去须根,洗净晒干或蒸后晒干。性味甘、

  • 白草

    拼音注音Bái Cǎo别名倒生草、白花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白草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nnisetum centrasiaticum Tzvel.[Pen-nisetum ongolicum Franch.;P.flacci

  • 白草根

    别名倒生草来源禾本科白草根Pennisetum flaccidum Griseb.,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布东北、华北、西北、西南。性味甘,寒。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利尿。主治急性肾炎尿血,鼻衄,肺热咳嗽,胃热烦渴。用法用量5~8钱。摘录《全国中

  • 白草莓

    《中药大辞典》:白草莓拼音注音Bái Cǎo Méi别名三匹风、野杨莓、草莓(《西藏常用中草药》),白泡儿、白藨、白蒲草(《云南中草药选》),只大萨曾(藏名)。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白草莓的全草。5~10月采集全草,洗净,切段

  • 白药

    拼音注音Bái Yào别名白药草乌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无距宾川乌头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duclouxii Levl.var.ecalcaratum Fletcher et Luener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挖块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