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药材>九仙草

九仙草

《中药大辞典》:九仙草拼音注音Jiǔ Xiān Cǎo别名

山柏枝、绿珊瑚、撒花一棵针、一棵松(《云南中草药》),九龙草、珍珠草、小星宿草(《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细须草、酒草(《云南中草药选》)。

出处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

为檀香科植物长叶百蕊草西域百蕊草全草。夏、秋采集,晒干。

原形态

①长叶百蕊草

多年生草本,高15~50厘米,全株浅黄色。根圆锥形,分叉。茎直立,纤细,丛生,多分枝,枝具棱线。叶互生,线形,长2~5厘米;宽0.2~0.4厘米,先端尖,全缘,老叶3全裂。花绿白色,单生叶腋,多朵排列为带叶的总状花序;花梗长约10厘米;苞片3,其中1片呈叶状,2片特小;花被下部筒状,上部5裂。小坚果卵状球形,长约2毫米,表面有纵纹。种子1枚,近球形,浅棕黄色。

生于荒坡草丛中或疏林下。分布于云南等地。

②西域百蕊草

多年生纤细草本,高15~20厘米。茎直立,丛生,多分枝,粉绿色,有细条纹。叶互生,质厚,线形,长约3厘米,先端锐尖,全缘,具一中脉。花小,黄白色,单生于叶脓,其下有一叶状线形苞片。花被5裂,花被裂片先端钝圆,内面有毛;花柱外露,柱头头状。小坚果球形。径约2.5毫米。花期夏季。

生于山坡草丛中及松林下。分布于云南。

性味

辛苦,凉。

①《云南中草药》:"甘、微苦,寒。"

②《云南中草药选》:"微辛,凉。"

功能主治

祛风清热,解痉。治感冒,中暑,小儿肺炎,咳嗽,惊风。

①《云南中草药》:"退热解痉,消炎杀虫。治小儿肺炎,咳嗽,肝炎,小儿惊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虫积,血吸虫病。"

②《云南中草药选》:"解表,清热。治感冒,中暑,支气管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或蒸鸡蛋服。

复方

①治小儿肝热虚烧:九仙草、柴胡、黄芩各三钱,水煎服。

②治小儿疳积,夜盲:九仙草,研末加糖煮,或蒸鸡蛋吃。

③治腓肠肌痉挛,风湿疼痛:九仙草、过山龙各二钱,煎水点酒服。(选方出《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九仙草拼音注音Jiǔ Xiān Cǎo别名

九龙草、珍珠草、酒仙草、小星宿草、山柏枝、绿珊瑚、撒花一颗针、一颗松

出处

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檀香科植物长叶百蕊草、露柱百蕊草、长花百蕊草或急折百蕊草的全草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Thesium longifolium Turcaz.2.Thesium himalense Royle3.Thesium longiflorum Hand.-Mazz.4.Thesium refractum C.A.Mey.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全草,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荒坡草丛中或疏林下。

2.生于海拔2900-3700m的山坡草丛中及松林下。

3.生于海拔2600-4100m的向阳草坡或疏林下。

4.生于草甸或砂砾坡地。

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甘肃、江苏、四川、云南等地。

2.分布于四川、云南。

3.分布于四川、米云南、西藏等地。

4.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至西南地区。

原形态

1. 多年生草本,高约50cm。茎簇生,有明显的纵沟。叶无柄.线形,长4-4.5cm,宽2.5mm,两端渐尖,有3脉。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黄白色,钟状,长4-5mm;花梗长0.6-2cm;有细条纹;苞片1枚,线形,长lcm;小苞片2枚,狭披针形,长约4.5mm,边缘均粗糙;花被5裂,裂片狭披针形,顶端锐尖,内弯;雄蕊5,插生于裂片基部,内藏;花往内藏,子房柄长0.5mm。坚果近球形或椭圆形,黄绿色,长3.5-4mm,表面偶有分叉的纵脉(棱),宿存花被比果短。花期6-7月,果期8-9月。

2.本种与长叶百蕊草的区别在于:茎平卧,枝、叶稀疏;叶线形,长2. 5-3cm;花近钟形;花柱外伸;坚果有不明显的纵脉。宿存花被内弯而皱缩。花期6月,果期8-9月。

3.本种与前两种的区别在于:叶线形,偶有线状披针形.长7-17mm,具3脉;苞片位于花梗基部,小苞片2枚,位于花下,对生;总状花序并常复合成圆锥状花序;花长6-10mm。坚果球形、宽约4.5mm,表面有纵脉;宿存花被长于果。花期6-7月,果期8-9月。

4.本种与前三种的区别在于:茎有明显纵沟。叶线形,长3-5m,先端常钝,通常具单脉。花白色;花梗花后外倾井渐反折;苞片1枚,叶状,小苞片2枚,果柄长达1cm,果熟时反折。花期7月,果期9月。

归经

肺;肝;脾经

性味

辛;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

解表清热;祛风止痉。主感冒;中暑;小儿肺炎;惊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

复方

1.治小儿肝热虚烧:九仙草、柴胡。黄芩各三钱,水煎服。2.治小儿疳积,夜盲:九仙草,研末加糖煮,或蒸鸡蛋吃。3.治腓肠肌痉挛,风湿疼痛:九仙草。过山龙各二钱,煎水点酒服。(选方出《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各家论述

1.《云南中草药》:退热解痉,消炎杀虫。2.《云南中草药选》:解表,清热。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变异鳞毛蕨

    拼音注音Biàn Yì Lín Máo Jué别名小叶金鸡尾巴草、小狗脊子英文名Variant Wood Fern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植物变异鳞毛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yopteris

  • 变色红菇

    《全国中草药汇编》:变色红菇别名蘑菇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变色红菇Russula integra (L.)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布生于林内地上。分布于吉林、河北、陕西、江苏、福建、四川。性味微咸,平。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

  • 变蛋

    拼音注音Pí Dàn别名皮蛋(《随息居饮食谱》),彩蛋、松花蛋(江苏)。出处《医林纂要》来源为鸭蛋用石灰、草灰、盐等腌制而成。性味《医林篆要》:“味辛涩甘咸,寒。“功能主治《医林纂要》:“泻肺热,醒酒,去大肠火,治泻痢。能散、能敛。“摘录《

  • 变豆菜

    拼音注音Biàn Dòu Cài别名山芹菜、山芹、五指疳、鸭脚板、蓝布正出处本品始载于《救荒本草》,云:变豆菜生辉县荒野中,其苗叶初作地摊野生,叶似地牡丹极大,又锯齿尖,其后叶中分生茎叉,梢叶颇小,上开白花,其叶味甘……“据其所述形态,即指

  • 壁虎

    《全国中草药汇编》:壁虎拼音注音Bì Hǔ别名守宫、爬壁虎、爬墙虎、蝎虎、天龙来源守宫科动物无疣壁虎Gekko subpalmatus Gunther,以干燥全体入药。夏秋捕捉,摔死或开水烫死,晒干或焙干。东北和华东地区产一种无蹼壁虎G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