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药材>羊蹄实

羊蹄实

《中药大辞典》:羊蹄实拼音注音Yánɡ Tí Shí别名

金荞麦(《本草衍义》)。

出处

《唐本草》

来源

为蓼科植物羊蹄尼泊尔羊蹄果实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羊蹄"条。

性味

《唐本草》:"味苦涩,平,无毒。"

功能主治

①《唐本草》:"主赤白杂痢。"

②《纲目》:"治妇人血气。"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羊蹄实拼音注音Yánɡ Tí Shí别名

金荞麦

出处

出自《唐本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羊蹄或尼泊尔羊蹄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Rumex japonicus Houtt.2.Rumex nepalensis Spreng.

采收和储藏:春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山野、路旁、湿地。

2.生于沟谷、河岸及湿地。

资源分布:1.分布我国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各地。

2.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青海、江苏、江西、湖北、湖南、西藏等地。

原形态

1.多年生草本,高60-100cm。根粗大,断面黄色。茎直立,通常不分枝。单叶互生,具柄;叶片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基生叶较大,长16-22cm,宽4-9c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至微心形,边缘微状波皱褶。总状花序顶生,每节花簇略下垂;花两性,花被片6,淡绿色,外轮3片展开,内轮3片成果被;果被广卵形,有明显的网纹,背面各具一卵形疣状突起,其表面有细网纹,边缘具不整齐的微齿;雄蕊6,成3对;子房具棱,1室,1胚珠,花柱3,柱头细裂。瘦果宽卵形,有3棱,先端尖,角棱锐利,长约2mm,黑褐色,光亮。花期4月,果期5月。

2.本品与羊蹄的区别在于:叶片卵状长圆形,下部较宽,先端急尖或钝尖,基部心形或近圆形,两面的叶脉及叶缘均被白色短毛;结果时增大的内花被边缘具7-10对针刺,针刺先瑞呈钩状弯曲。花期5-6月,果期6-7月。

性状

性状鉴别 瘦果宽卵形,有3棱,为增大的内轮花被所包。花被宽卵状心形,长5mm,宽6mm,边缘有锯齿,各具一卵形小瘤。干燥的果实表面棕色。气微,味微苦。

性味

苦;性平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通便。主赤白痢疾;漏下;便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

各家论述

1.《唐本草》:主赤白杂痢。

2.《纲目》:治妇人血气。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垩铁线蕨

    拼音注音Bái è Tiě Xiàn Jué别名猪鬃草来源药材基源:为铁线蕨科植物白垩铁线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diantumgravesii Hance[A.leveillei Christ;A.gravesii Hance v

  • 白头翁

    《中国药典》:白头翁拼音注音Bái Tóu Wēnɡ别名毛姑朵花、老婆子花、老公花英文名RADIX PULSATILLAE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 (Bge.) Regel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

  • 白头翁花

    《中药大辞典》:白头翁花拼音注音Bái Tóu Wēnɡ Huā出处《纲目》来源为毛莨科植物白头翁的花蕾。功能主治《纲目》:“治疟疾寒热,白秃头疮。“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外用:研末调敷。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 白头翁茎叶

    《中药大辞典》:白头翁茎叶拼音注音Bái Tóu Wēnɡ Jīnɡ Yè别名白头翁草(《圣济总录》)。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茎叶。功能主治治腰膝肢节风痛,浮肿及心脏病。①《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气及暖腰膝,明目,消赘

  • 白婆婆纳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婆婆纳来源玄参科白婆婆纳Veronica incana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东北、华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消肿止血。主治痈疖红肿。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白婆婆纳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