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药材>红吹风

红吹风

拼音注音Hónɡ Chuī Fēnɡ来源

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火筒树的根、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ea indica(Burm.f.)Merr.[Staphylea indica Burm.f.;L.mubraculifera C.B.Clarke]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挖根,洗净;切片,晒干;叶全年或夏、秋季采集,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m左右的山地、河谷、溪边及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原形态

火筒树 小乔木,高4m以上。小枝褐色,有纵细条纹,无毛;无卷须。叶为二回单数羽状复叶,长1m或更长,总叶柄圆柱形,长达20cm,无毛,有纵条纹;小叶大小不等,披针形、宽披针形或长圆形,长6.5-19cm,宽6.5-9.5cm,先端长尾尖,基部宽楔形,两面无毛,边缘有粗锯齿;侧脉6-14对,在近叶缘处汇合;小叶柄长3-10mm。花两性,伞房状聚伞花序在小枝上部与叶对生,长7-13cm;花淡绿色,花梗长3-5mm;花萼5裂,裂片卵圆形;花瓣5,基部合生,花开后外弯;雄蕊5,合生成筒状,花药藏于花盘内,互相粘合;花盘筒状,顶部有裂齿;子房5室,长约1mm。浆果扁球形,直径6-8mm,熟时黑色。种子5-6颗。花期5-8月,果期7-12月。

性味

辛;凉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清热解毒。主感冒发热;风湿痹痛;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臭梧桐花

    《中药大辞典》:臭梧桐花拼音注音Chòu Wú Tónɡ Huā别名龙船花(《泉州本草》)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的花。功能主治治头风,痢疾,疝气。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研末或浸酒。复方①治风气头风:臭梧桐花阴干,烧

  • 臭樟

    《全国中草药汇编》:臭樟别名樟木果、朋麻醒[傣]、樟脑树来源樟科樟属植物臭樟Cinnamomum glanduliferum (Wall.) Nees,以果实、木材、树皮入药。木材、树皮四季可采,果实在成熟后采集,晒干。性味辛,温。功能主治

  • 臭油果

    拼音注音Chòu Yóu Guǒ别名大香果、香桂子、野香油果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三股筋香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era thomsonii Allen采收和储藏:秋、冬季果熟时采,晒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100-2

  • 臭灵丹

    《全国中草药汇编》:臭灵丹拼音注音Chòu Línɡ Dān别名鹿耳林、大黑药来源菊科臭灵丹属植物臭灵丹Laggera pterodonta (DC.) Benth.,以根或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苦、辛,寒。功能主治清热

  • 臭灵丹草

    别名狮子草、臭叶子、山林丹。英文名Herba Laggerae。药用部位菊科植物翼齿六棱菊Laggera pterodonta (Candolle) Bentham 的干燥地上部分。植物形态草本。茎直立,粗壮或细弱,高达1米,茎翅连续或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