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连附六一汤

连附六一汤

《医学正传》卷四:连附六一汤处方

黄连18克 附子(炮,去皮、脐)3克

制法

上药细切,作一服。

功能主治

泻肝火,止胃痛。治肝火犯胃,胃脘剧痛,呕吐酸水,现用于慢性胃炎,胃酸过多者。

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大枣1枚,用水225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稍热服。

摘录《医学正传》卷四《医学正传》卷四引丹溪方:连附六一汤处方

黄连6钱,附子(炮,去皮脐)1钱。

制法

上细切,作一服。

功能主治

泻肝火,止胃痛。主肝火旺盛所引起的胃脘剧痛,呕吐酸水等。现用于慢性胃炎,胃酸过多等症。

用法用量

本方改为丸剂,名“连附六一丸”(见《古今名方》)。

摘录《医学正传》卷四引丹溪方明·《医学正传》:连附六一汤组成

黄连六钱(18克)、附子一钱(3克)、生姜两片、红枣五枚。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清里热,祛虚寒。

主治

里热羁留不去,虚寒内生,症见胃脘疼痛、呕吐、泄泻反复发作不愈,或小儿感冒咳嗽、气喘久治不效。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胃黏膜脱垂症、胃脘痛反复发作、慢性泄泻,以及小儿蛔虫病、小儿慢性肠炎、小儿哮喘、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等病症。

1.儿科临床治验(个案):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慢性肠炎、哮喘各1例,以本方加味治疗5~6剂后症状痊愈。(《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年第5期)

2.孙谨臣老中医经验(个案):本方加味治疗小儿胃痛2例、小儿泄泻2例、小儿蛔虫病1例、小儿呕吐1例,均获显效。(《中医杂志》1983年第7期)

方解

本方用药寒热并治,方中黄连为主药清里热,少佐附子温中止痛,并能反制黄连苦寒之性。临床应用以里热不去、虚寒又生之本虚标实为辨证要点,并根据病情随证加味,如见胃部胀痛,可加木香、川楝子理气止痛;两胁胀痛,加柴胡、郁金疏肝理气。

方歌

缺。

摘录明·《医学正传》

猜你喜欢

  • 八宝珍珠散

    《医宗金鉴》卷六十六:八宝珍珠散处方儿茶 川连末 川贝母(去心,研)青黛各4.5克 红褐(烧灰存性)官粉 黄柏末 鱼脑石(微煅)琥珀末各3克 人中白(煅)6克 硼砂2.4克 冰片1.8克 京牛黄 珍珠(豆腐内煮半小时取出,研末)各1.5克

  • 八宝瑞生丹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八宝瑞生丹处方当归78克 茯苓 草果各67.5克 元胡108克 干姜45克 草豆蔻75克 良姜67.5克 郁金 肉桂各45克 山楂108克 香附90克 神曲75克 紫蔻 炙甘草各30克制法共碾细面,炼蜜为丸

  • 八宝生肌丹

    处方熟石膏1两,轻粉1两,黄丹3钱,龙骨3钱,血竭3钱,赤石脂1两,乳香3钱,没药3钱。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生肌收口。主疮证正气大薄,腐脱肌生,不收敛,硬结红斑。用法用量掺患处,上盖薄贴。摘录《药奁启秘》

  • 八宝生肌散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哈尔滨方):八宝生肌散处方血竭4钱,乳香3钱,没药3钱,龙骨3钱,海螵蛸3钱,儿茶3钱,象皮3钱,寒水石3钱,梅花片5片。制法上为极细末,后入梅片研匀。功能主治生肌收口。主疮疡毒气已尽,新肉不生,久不敛口。用法用量撤

  • 八宝眼药

    《中药成方配本》:八宝眼药处方珠粉3克 西牛黄0.9克 麝香0.9克 冰片4.5克 珊瑚1.5克 玛瑙1.5克 熊胆1.8克 青鱼胆2只 制甘石15克 海螵蛸2.1克 黄连6克 荸荠粉7.5克 蕤仁霜3克制法将黄连煎去滓,化熊胆,青鱼胆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