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观音散

观音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观音散处方

人参一两,茯苓一钱半,神曲(炒)二钱,石莲肉(炒.去心)一分,绵白芷、木香(炮)、白扁豆(去皮.炙焦黄.去火毒)、甘草(炙),各一钱。

炮制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小儿外感风泠,内伤脾胃,呕逆吐泻,不进乳食,久则渐渐羸弱。

大抵脾虚则泻,胃虚则吐,脾胃俱虚,吐泻不已。此药大能温养脾胃,进美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一钱,水一小盏,枣一枚,藿香三叶,煎四分,去滓,温服,量儿大小加减。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洪氏集验方》卷五:观音散处方

白术1分,人参1分,甘草1分(炙),干葛(出粉)1分,藿香叶1分,白扁豆3钱(炒),茯苓3钱,罂粟子3钱(炒),绵黄耆1分(炙),木香1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理脾胃。主小儿脾胃不利,气弱昏倦多困,不思食。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用生姜、枣子、紫苏煎汤调下,不拘时候,每日3次。

摘录《洪氏集验方》卷五《杨氏家藏方》卷十八:观音散处方

人参半两(去芦头),白术半两,冬瓜子半两,天南星1两(炮裂,入地坑内去火毒用)。

功能主治

小儿脾胃气弱,呕吐下利,昏困不省。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淡浆水7分,白扁豆5粒捶碎,同煎至3分,去滓,乳食前温服。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八《普济方》卷二一○引《十便良方》:观音散处方

木香1块(方1寸),黄连半两。

制法

上药用水半升同煎干,去黄连,只薄切木香,焙干为末,分三服。

功能主治

大人、小儿痢。

用法用量

第1服橘皮汤下,第2服陈米饮下,第3服甘草汤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引《十便良方》《产宝诸方》:观音散处方

辰砂(成块者)、乳香、人参、滑石(研)。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难产。

用法用量

临产每服4钱,鸡子清1个,生姜汁半合,无灰酒1盏,同调热下。

摘录《产宝诸方》《普济方》卷三九五:观音散处方

扁豆(炒)、白术(煨)、茯苓、人参(炙)、神曲(炒)、麦芽(炒)、香附子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小儿肠虚而胃气上逆,以致吐利。

用法用量

空心米饮调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五《幼科发挥》卷二:观音散处方

全蝎(去毒,炒)10个,天麻2钱5分(煨),防风2钱5分,白芷2钱5分,黄耆2钱5分,甘草2钱5分,白茯苓2钱5分,人参2钱,扁豆(姜汁炒)1钱5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慢惊风。

用法用量

枣汤调下。

摘录《幼科发挥》卷二《普济方》卷三九四:观音散处方

人参、白术、白茯苓、陈皮、扁豆、莲肉、藿叶、薏苡仁、丁香、甘草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身冷吐乳。

用法用量

每服1钱,木瓜苏盐汤调下。

慢惊、阴痫,加全蝎。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四《得效》卷十一:观音散处方

人参2钱半,白术2钱半(纸裹,煨),扁豆(炒)2钱半,白茯苓半两,冬瓜子仁半两,酸枣仁半两(去皮,蚌粉炒),甘草(炙)半两,藿香2钱半,枳壳(去瓤)2钱半,紫苏叶少许,木香半两(不见火),石莲肉半两(去心),嫩黄耆半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小儿慢惊;或胃气不和,脾困,下泻过多,不思饮食,乳食不化,精神昏慢,四肢困冷。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乌梅汤、冬瓜子仁汤或陈米汤调皆可。

摘录《得效》卷十一

猜你喜欢

  • 冰螺散

    处方田螺1个(去壳晒干),白砒2分(用面裹煨熟),冰片2厘,硇砂4厘。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面上黑痣。用法用量将痣挑损点之,糊纸盖之,3日自脱。摘录《嵩崖尊生》卷六

  • 冰豆膏

    处方巴豆1粒(去净油),冰片3厘。制法用饭粘以手捏烂为丸。雄黄少许为衣。功能主治乳痈。用法用量将丸捏扁贴眉心处,用清凉膏如钱大盖之,夏贴3个时辰,春、秋冬贴1日,去之。摘录《仙拈集》卷三

  • 冰雪饮子

    处方糯米不计多少。制法立冬日净淘,水浸,置北墙阴下,至立春日取以为粉。功能主治解暴暑。主用法用量每服2钱,新汲水调下。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一

  • 冰霜散

    处方寒水石(生)牡蛎(烧)朴消 青黛各30克 轻粉3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主烧烫伤,创面破溃疼痛。用法用量新水或油调搽。摘录《活法机要》

  • 冰霜梅苏丸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呼和浩特方):冰霜梅苏丸处方花粉1两,葛根1两,苏叶1两,柿霜2两,薄荷2两,山楂2两,马梅肉5两。制法上为细末,冰糖滓起母子,滚此药面,如黄豆大,再包白糖打如钮扣。功能主治暑湿。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呼和浩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