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内疏黄连汤

内疏黄连汤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内疏黄连汤别名

黄连内疏汤(《外科心法》卷七)。

处方

黄连 芍药 当归 槟榔 木香 黄芩 山栀子 薄荷 桔梗 甘草各30克 连翘60克

制法

上药除槟榔、木香为细末外,余并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治疮疡热毒炽盛,肿硬木闷,根盘深大,皮色不变,呕哕烦热,大便秽结,脉象沉实者。

用法用量

每服30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50毫升,先服一二服。以后每服加大黄3~6克,以利为度。

备注

方中黄连、黄芩、栀子清里热以解毒;连翘、薄荷、桔梗解表热而消肿;当归、白芍活血和营;槟榔、木香行气散结;大黄通便泻火;甘草调和诸药配合同用,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

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金·《索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内疏黄连汤组成

黄连一两(9克)、芍药一两(9克)、当归一两(9克)、槟榔(研末)一两(6克)、木香(研末)一两(9克)、黄芩一两(9克)、薄荷一两(6克)、山栀子一两(9克)、桔梗一两(6克)、甘草一两(6克)、连翘二两(9克)。

用法

上药水煎服。先予一二服,之后每服加大黄一钱(3克),再服加二钱(6克),以利为度。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主治

治疮疡热毒炽盛,肿硬木闷,根盘深大,皮色不变,呕哕烦热,大便秽结,脉象沉实者。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肛窦炎等病症。

肛窦炎:以本方合紫金锭治疗37例,疗程为30日,以排便疼痛、灼热、里急后重等症状的消失为疗效评价标准。结果:治愈31例,显效3例,无效2例。(《新中医》1995年第4期)

方解

本方为金·刘元素所制痈疽肿疡初起之名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明清诸多外科专书如《外科正宗》《外科大成》等均予收录。方中黄连、黄芩、栀子并用,即黄连解毒汤去黄柏,清里热以泻脏腑内蕴之毒;重用连翘清热解毒、散结消肿;薄荷、桔梗宣肺散邪而解表消肿;当归、白芍活血和营;槟榔、木香行气导滞教结;大黄通便泻火;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既泻火解毒、行气和血,又宣表通里、内外皆通,使热清毒解、营卫和调,经络自不阻滞,痈疽得以渐消。

方歌

内疏黄连用大黄,栀芩翘桔槟木香,归芍薄荷配甘草,清热解毒治诸疮。

摘录金·《索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猜你喜欢

  • 安土散

    处方白术1两,茯苓5钱,车前子3钱,薏仁5钱,赤小豆1钱,通草1钱,柴胡5分,石斛3钱。功能主治太阴痉症。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七

  • 安土汤

    处方白芍1两,白术1两,柴胡1钱,茯苓3钱,甘草1钱,苍术2钱,神曲2钱,炮姜1钱。功能主治肝气旺盛,肝木g脾土,土气不能伸,而肠中自鸣,终日不已,嗳气吞酸,无有休歇。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此方脾肝同治之法。肝平而脾气得养矣,脾安而肠气得

  • 安坤赞育丸

    《中国药典》:安坤赞育丸处方香附(醋制)96g 鹿茸24g 阿胶24g 紫河车20g 白芍16g 当归16g 牛膝14g 川牛膝14g 北沙参12g 没药(醋制)12g 天冬11.5g 补骨脂(盐制)11g 龙眼肉10g 茯苓8g 黄柏8g

  • 安奠二天汤

    《傅青主女科》卷下:安奠二天汤处方人参30克(去芦)熟地30克(九蒸)白术30克(土炒)山药15克(炒)山萸15克(蒸,去核)炙草3克 杜仲9克(炒黑)枸杞6克 扁豆15克(炒,去皮)功能主治妊娠小腹作疼,胎动不安,如有下堕之状。用法用量水

  • 安奠二天汤

    《傅青主女科》卷下:安奠二天汤处方人参30克(去芦)熟地30克(九蒸)白术30克(土炒)山药15克(炒)山萸15克(蒸,去核)炙草3克 杜仲9克(炒黑)枸杞6克 扁豆15克(炒,去皮)功能主治妊娠小腹作疼,胎动不安,如有下堕之状。用法用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