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参胡三白汤

参胡三白汤

《伤寒全生集》卷四:参胡三白汤处方

人参、白茯苓、白芍、白术、柴胡。

功能主治

伤寒过经不解,人弱脉虚,不可下者。汗下后,虚微少气,发热,口燥。

用法用量

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心烦不安者,加麦冬、五味;渴,加天花粉、知母;阴火动,加黄柏、知母;走精者,加牡蛎;心烦口苦,痞满,加枳实、黄连;不眠,加远志、竹茹、辰砂。

各家论述

《古今名医方论》:此热是少阳之虚,不得仍作火治,故于柴胡方中去黄芩;口燥而不呕,故去半夏;少气而反去甘草者,欲其下达少阴也。于真武汤中不取附子,欲其上通少阳也;所藉惟人参,故用为君;佐白术,以培大阴之母;白芍滋厥明之血,茯苓清少阴之水,生姜助柴胡散表邪,大枣助人参补元气。信为大病后调理之圣剂,至当而可法者也。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四《回春》卷三:参胡三白汤处方

人参5分,柴胡、白术(去芦)、白茯苓(去皮)、白芍(炒)、当归、陈皮、麦门冬(去心)、五味子10粒,山栀子5分,甘草5分,乌梅1个。

制法

上锉1剂。

功能主治

霍乱吐泻止后,发热头疼身痛,口干脉数者。霍乱虚烦。

用法用量

加大枣1个,灯草1团,水煎,温服。

摘录《回春》卷三

猜你喜欢

  • 八珍汤/八珍散

    来源方论吴昆《医方考》卷3:“血气俱虚者,此方主之。人之身,气血而已。气者百骸之父,血者百骸之母,不可使其失养者也。是方也,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甘温之品也,所以补气;当归、川芎、芍药、地黄,质润之品也,所以补血。气旺则百骸资之以生,血旺则

  • 八珍益母丸

    《中国药典》:八珍益母丸处方益母草200g 党参50g 白术(炒)50g 茯苓50g 甘草25g 当归100g 白芍(酒炒)50g 川芎50g 熟地黄100g性状为棕黑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微有香气,味甜而微苦。炮制以上九味,粉碎成细

  • 八珍益母十全丸

    《古今医统》卷八十四:八珍益母十全丸处方益母草240克(五月五日,六月六日,俱可采,阴干,折去下半截,用上半截连穗叶,石臼杵捣筛,为极细末)人参(饭上蒸)白术(饭上蒸)白茯苓(饭上蒸)各30克 甘草(炙)15克 当归身(酒浸)60克 川芎1

  • 八珍粉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八珍粉处方莲子肉320两,生白术40两,茯苓64两,芡实160两,山药160两,苡米160两,扁豆64两,党参(去芦)40两。制法上为细末,用白米面1600两,兑以上细料面64两,蒸熟晾干后,再研为细粉,兑白糖640

  • 八珍糕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八珍糕处方党参(去芦)60克 茯苓60克 生白术60克 扁豆60克 莲子肉60克 生苡米60克 生山药60克 芡实60克 白米面3千克 白糖2.4千克 江米面3千克制法共研为细粉 过罗,搅匀蒸糕,每块重30克。功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