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易黄汤

易黄汤

《傅青主女科》:易黄汤处方

山药30克(炒)芡实30克(炒)黄柏6克(盐水炒)车前子3克(酒炒)白果10枚(碎)

功能主治

治妇人任脉不足,湿热侵注,致患黄带,宛如黄茶浓汁,其气腥秽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傅青主女科》清·《傅青主女科》:易黄汤组成

山药(炒)30克、芡实(炒)30克、黄柏(盐水炒)3克、车前子(酒炒)3克、白果10枚。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清热利湿止带。

主治

主治湿热蕴阻下焦引起的妇女带下黏稠色黄之症。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带下病、细菌性阴道炎、慢性盆腔炎、排卵期出血等病症。

1.带下:易黄汤加减治疗湿热型带下48例,7日为1个疗程。结果:服药1~2个疗程,带下色黄或黄白相兼或黄赤相兼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者为治愈,共21例;黄带显著减少,或变白色为显效,共23例,总有效率为91.6%。(《甘肃中医》2003年第4期)

2.细菌性阴道炎:以加味易黄汤阴道冲洗结合西药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对比。将加味易黄汤阴道冲洗结合西药治疗设为研究组,单纯西药治疗设为对照组,各60例,10日为1个疗程,观察其疗效。结果:研究组60例治疗后56例痊愈,4例无效。对照组60例治疗后20例有效,无效40例。(《买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2年第11期)

3.慢性盆腔炎:以易黄汤加味治疗慢性盆腔炎,将9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给予易黄汤加味治疗,对照组给予青霉素、甲硝唑静脉滴注,治疗14日为1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22例,显效18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治愈13例,显效14例,有效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56.3%。(《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年第12期)

4.排卵期出血:以易黄汤加减治疗排卵期出血。治疗组30例,口服加味易黄汤;对照组30例,口服裸花紫珠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70%。(《时珍国医国药》2006年第8期)

方解

本方主治肾虚湿热带下证,临床应用以带下黏稠、色黄、苔薄黄、脉濡为辨证要点,临床如见带下量多,伴胸闷口腻、不思饮食、苔黄腻、脉濡略数之湿热较重者,可加茵陈、木通、猪苓、茯苓、椿根皮。

方歌

易黄汤中芡山药,黄柏白果车前子,湿热带下夹气虚,补气清热与利湿。

摘录清·《傅青主女科》

猜你喜欢

  • 备急救生丸

    处方干姜(炮)4两,甘草(炙)4两,黄药子4两,板兰根4两,犀角(镑)1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中暍垂死。用法用量每服1丸,热汤化服。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四

  • 备急散

    《医方类聚》卷七十五引《施圆端效方》:备急散处方盆消120克 紫河车 青黛各15克 蒲黄30克 甘草60克 薄荷75克 僵蚕9克(炒)制法上药共为细末,入消研匀。功能主治主咽喉肿痛生疮,涎堵水米难下。用法用量每次1.5克,吹入咽喉中。摘录《

  • 备急朝真丹

    处方硫黄60克 牛角(研令极细)枯白矾各15克制法共研细末,和匀,水浸蒸饼和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主气虚伤冷,暴作水泻,日夜二三十行,腹痛不止。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米饮或盐汤下。摘录《政和本草》卷四引《孙尚药方》

  • 备急沉香散

    处方沉香半两,丁香(半生半炒)半两,干姜(炮)半两,京三棱(煨,锉)半两,蓬莪术(煨,锉)半两,藿香(用叶)1两,木香1两,肉豆蔻(去皮)1两,桂(去粗皮)1两,人参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高良姜1分,胡椒1分,甘草(炮)1分。制法上为

  • 备急治白丹

    处方苎麻根3斤(连叶),赤小豆4升。功能主治小儿诸疮肿毒。用法用量上以水3斗煮,浴,1日3-4遍浸洗。看冷热,避风。摘录《普济方》卷四○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