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川升麻散

川升麻散

《太平圣惠方》卷十八:川升麻散处方

川升麻30克 玄参30克、黄连30克(去须)大青30克 柴胡45克(去苗)知母30克 黄芩30克 甘草22克(炙微赤,锉)地骨皮22克

制法

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

主热病口疮,壮热头痛,心神烦躁。

用法用量

每服9克,以水250毫升,入淡竹叶30~7片,煎至15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十八《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川升麻散处方

川升麻15克 络石30克 当归15克 射干15克 犀角屑15克 甘草15克(炙微赤,锉)杏仁15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木通15克(锉)

制法

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

主咽喉闭塞不通,疼痛,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以水25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圣惠》卷十八:川升麻散处方

川升麻1两,玄参1两,黄连1两(去须),大青1两,柴胡1两半(去苗),知母1两,黄芩1两,甘草3分(炙微赤,锉),地骨皮3分。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热病口疮,壮热头痛,心神烦躁。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淡竹叶3-7片,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八《圣惠》卷十八:川升麻散处方

川升麻1两,羚羊角屑半两,白药1两,玄参3分,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前胡1两(去芦头),石膏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川朴消2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热病,咽喉肿塞,连舌根疼痛,及干呕头疼,不下食。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竹茹1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八《圣惠》卷三十三:川升麻散处方

川升麻1两,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赤茯苓3分,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黄芩1两,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细辛半两,羚羊角屑半两,生干地黄1两,甘草3分(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脏腑中痰气,热毒冲眼。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苦竹叶2-7片,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三《圣惠》卷三十四:川升麻散处方

川升麻1两,白附子(炮裂)1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齿风宣露。牙齿不生。

用法用量

以生地黄汁调,贴在齿根。

摘录《圣惠》卷三十四《圣惠》卷三十五:川升麻散处方

川升麻半两,络石1两,当归半两,射干半两,犀角屑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木通半两(锉)。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咽喉闭塞不通,疼痛,饮食不得。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三十五《鸡峰》卷二十一:川升麻散处方

细辛10两,防风10两,川芎10两,白芷10两,升麻10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口气牙宣。

用法用量

先用温水漱口,每用少许揩牙,涎吐了,误咽无妨。

摘录《鸡峰》卷二十一

猜你喜欢

  • 北亭丸

    《养老奉亲》:北亭丸处方北亭2两(去除砂石),阿魏半两(同硇砂研令细,醋化,去砂石),川当归4两(净洗,去苗梢用),厚朴4两(去皮,姜汁炙令黄色),陈橘皮4两(去瓤用红),官桂4两(去皮称),干姜4两(炮),甘草4两(炙),川芎4两,胡椒4

  • 北亭圆

    处方缩砂仁、胡椒、肉桂(去粗皮)、厚朴(去粗皮.姜汁炙)、附子(炮.去皮.脐)、川芎、当归(去芦.碎)、陈皮(去白)、干姜(炮)、甘草(炙),各四两;青盐(别研)、北亭(醋淘去砂石,别研),各二两;白术(别研)三两,五味子(楝)一两半,阿魏

  • 北亭散

    处方白矾1两(别研),乳香1两(别研),黄连(去须)1两(取末),硇砂半两(别研),全蝎1钱(取末)。制法上药用大鲫鱼1枚,去肠并鳞,入药末在内,湿纸裹,麻皮缠,盐泥固济,文武火煨熟,去泥纸,却用慢火炙焦,同为细末。功能主治肠风痔漏,积年脓

  • 北味吴萸汤

    处方肉蔻霜1钱,北味6分,吴萸(泡)5分,白术(净炒)1钱5分,炙甘草5分。功能主治肾泄,五更即溏泻,经年不愈。摘录《不知医必要》卷三

  • 北地太守酒

    处方乌头4两,甘草4两,芎藭4两,黄芩4两,桂心4两,藜芦4两,附子4两,白蔹6两,桔梗6两,半夏6两,柏子仁6两,前胡6两,麦门冬6两。制法用7月曲10斤,秫米1斛,如酝酒法。(口父)咀上药,以绢袋盛之,沉于瓮底,酒熟去糟,还取药滓,青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