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神犀丹

神犀丹

《医效秘传》卷一:神犀丹处方

犀角尖180克 生地500克(熬膏)香豉240克(熬膏)连翘300克 黄芩180克 板蓝根270克 银花500克 金汁300克 元参210克 花粉120克 石菖蒲180克 紫草120克

制法

用生地,香豉、金汁捣烂,余药研末,和匀为丸,每丸重9克。

功能主治

清营开窍,凉血解毒。治温热暑疫,热毒深重,耗液伤营,热入心包,神昏谵语,痘庴发斑,舌色紫绛,口糜咽腐,目赤神烦等。

用法用量

开水送下。

备注

方中犀角、生地清心凉血;元参、花粉养阴生津;银花、连翘、黄芩清热泻火;紫草、板蓝根、金汁凉血解毒,菖蒲芳香开窍,豆豉宜泄透邪。诸药合用,共奏清营开窍,凉血解毒之功。

摘录《医效秘传》卷一清·《医效秘传》:神犀丹组成

犀角六两(180克)、生地黄一斤(500克)、香豉八两(240克)、连翘十两(300克)、黄芩六两(180克)、板蓝根九两(240克)、金银花一斤(500克)、元参七两(210克)、花粉四两(120克)、石菖蒲六两(180克)、紫草四两(120克)。

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制成丸,每丸重9克。每服1~2丸,每日1~2次,小儿酌减。亦可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须酌减至汤剂常规剂量。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开窍。

主治

温热暑疫,邪入营血,热深毒重,耗液伤阴,症见高热不退,痉厥神昏,谵语发狂,斑疹色紫,口糜咽烂,目赤烦躁,舌质紫绛等症。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痛风等病症。

痛风:以本方为主治疗痛风102例,疗效标准以临床症状、体征缓解为有效,治疗后总有效率88.2%。(《陕西中医》1997年第11期)

方解

本方用犀角、紫草清解营分之热毒;热甚伤阴,故以地黄、玄参清热养阴;板蓝根、黄芩、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临床应用以高热神昏、谵语痉厥、斑疹色紫、舌质紫绛为辨证要点。

本方主要用于治疗温热、暑疫之邪进入营血,热毒深重,耗液伤阴之证。方中原有金汁一药,现已不用,犀角可用水牛角代替。

现代研究

临床也见于治疗红斑类皮肤病的个案报道。

方歌

神犀丹中犀玄参,芩蒲地银板蓝根,翘豉金汁天花粉,紫草合治热毒深。

摘录清·《医效秘传》

猜你喜欢

  • 冰心散

    处方冰片3分,黄柏5分,白矾7分,灯草1钱(烧存性)。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少阴水亏,不能上济君火,致阴火沸腾,咽喉生疮,声音不出。用法用量吹。摘录《喉科种福》卷五

  • 冰柏丸

    处方硼砂(研)、黄柏(晒干)、薄荷叶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生蜜为丸,如龙眼大。功能主治口疮、舌疮。用法用量每服1丸,津液噙化。疮甚者,加脑子(研)。摘录《医方大成》卷八引《澹寮方》

  • 冰梅上清丸

    处方冰片1钱,白药煎8两,玄明粉1两,西砂仁1两,薄荷1两,生草粉1两,白桔梗1两,诃子肉2两,月石2两,柿霜2两。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每重5分,阴干。功能主治心肝蕴热,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声音不清。用法用量每服1丸,临卧时噙化。摘录

  • 冰梅丸

    《摄生众妙方》卷九:冰梅丸处方大南星25个(鲜者,切片),大半夏50个(切片,鲜者最佳),皂角4两(去弦净数),白矾4两,盐4两,桔梗2两,防风4两,朴消4两。制法拣7分熟大梅子100个,先将消、盐水浸1周时,然后将各药碾碎入水拌匀,方将梅

  • 冰梅散

    处方青盐4两,朴消4两,小猪牙皂(去弦)4两,白矾4两,甘草4两,桔梗2两,青梅100个,鲜南星(切)35枚,鲜半夏35枚。制法先用青盐、朴消浸梅3日,去核,将余药研入,晒干。功能主治咽喉肿痛。用法用量噙化。摘录《外科集腋》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