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清燥汤

清燥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清燥汤处方

苍术(米泔浸.一钱半) 五味子(十四枚) 黄蓍(一钱) 黄连(一钱) 白术(一钱) 橘皮(一钱) 白茯苓(去皮.一钱) 当归(一钱) 人参(七分) 生地黄(七分) 麦门冬(去心.半钱) 神曲(炒.半钱) 猪苓(半钱) 黄蘖(酒炒.半钱) 甘草(半钱) 泽泻(半钱) 柴胡(三分) 升麻(三分)

功能主治

六七月之间,湿令大行,子能令母实而热旺,湿热相合,而刑庚踏肠,故寒凉救之,燥金受湿热之邪,寒水生化之源,源绝则肾亏,痿厥之病大作,腰以下痿软,瘫痪不能行走,不正,两足欹侧,以此药主之。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食前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脾胃论》卷下:清燥汤处方

黄连(去须)酒黄柏 柴胡各0.3克 麦门冬 当归身 生地黄 炙甘草 猪苓 神曲各0.6克 人参 白茯苓 升麻各0.9克 橘皮 白术 泽泻各1.5克 苍术3克 黄耆4.5克 五味子9枚

制法

上药哎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益气养阴。治湿热成瘘。腰以下痿软,行走不正,或瘫痪不能动,两足欹侧。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用水375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

摘录《脾胃论》卷下《温病条辨》卷二:清燥汤处方

麦冬15克 知母6克 人中黄4.5克 细生地15克 玄参9克

功能主治

滋水清火。治阳明温病,下后无汗,脉不浮而数者。

用法用量

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服。

咳嗽胶痰,加沙参9克,桑叶4.5克,梨汁20毫升,牡蛎9克,牛蒡子9克。

摘录《温病条辨》卷二元·《兰室秘藏》:清燥汤组成

黄芪一钱五分(4.5克),陈皮、白术、泽泻各半钱(各1.5克),茯苓、升麻三分(0.9克),炙甘草、麦门冬、当归、生地、黄神曲、猪苓各二分(各0.6克),柴胡、黄柏、黄连、苍术各一分(各0.3克)。

用法

上药共为粗末,每服15克,水煎服。亦可改用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

功效

补肾益气,清燥利湿。

主治

肾亏湿热痿厥,腰以下痿软瘫痪,不能动,行步不正,两足欹侧,舌淡苔黄腻,脉滑。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干燥综合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病症。

1.干燥综合征(个案):干燥综合征按症状应属于中医“煤症”范畴,“润燥”当为其正治之法,本方相关应用见于个案临床报道。(《中医药学刊》2006年第1期)

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以本方联合甲钴胺治疗44例,对照组44例予甲钴胺治疗,疗效标准以四肢症状和四肢的神经反射及触觉作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学评分主要方面,以多伦多临床评分为标准。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0.91%,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2.73%。(《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年第8期)

方解

本方用于治疗痿证、厥证。方用补气之黄芪,益肾固本之地黄,配以滋阴养血润燥之麦门冬、当归,化湿之茯苓、泽泻、白术、苍术、猪苓等。临床应用以腰以下痿软瘫痪、不能动、行步不正为辨证要点。

现代研究

临床研究通过经络针灸、舒经活络推拿结合清燥汤剂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有一定临床疗效。

方歌

清燥二术与黄芪,猪泽升柴五味曲,参芩连柏草陈皮,麦冬归地痿方推。

摘录元·《兰室秘藏》

猜你喜欢

  • 半夏白术天麻汤

    《脾胃论》卷下:半夏白术天麻汤处方黄柏(酒洗)0.6克 干姜0.9克 天麻 苍术 白茯苓 黄耆 泽泻 人参各1.5克 白术 炒神曲各3克 半夏(汤洗七次)大麦蘖面 橘皮各1.5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补脾胃,化痰湿,定虚风。主脾胃虚弱,痰湿

  • 半夏白芷散

    处方半夏(汤洗7遍)半两,白芷半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诸鲠。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水调下。即呕出。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四

  • 半夏礞石丸

    处方半夏40枚(汤浸7遍),巴豆40粒(去皮心膜),杏仁(去皮尖双仁)40枚,猪牙皂荚(去皮)40挺(4味用好醋浸7日取出,以布绞取汁熬成膏,入众药),礞石(研细,炒)5钱,丁香2钱,木香2钱,沉香2钱,槟榔半两,腻粉1分,硇砂1分,粉霜1

  • 半夏神曲汤

    处方陈皮1钱,白术1钱5分,半夏1钱2分,干姜(炒)8分,神曲(炒)1钱,三棱(醋炒)1钱,莪术(醋炒)1钱,白茯苓(去皮)1钱,山楂(去核)1钱,枳实(炒)1钱,砂仁7分(炒),麦芽(炒)8分。功能主治过食寒冷硬物及生瓜果,致伤太阴,厥阴

  • 半夏秫米汤

    组成半夏一钱(10克)、秫米五钱(15克)。用法上二味,以流水600毫升,煮取360毫升,每次服180毫升,每日2次分服。功效化痰和胃。主治主治痰饮内阻,胃气不和,夜不得卧,舌苔白腻,脉弦滑。临床应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失眠、眩晕等病症。1.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