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清肾汤

清肾汤

傅云江方:清肾汤处方

生地15克,山药12克,茯苓15克,泽泻12克,连翘15克,益母草30克。

功能主治

滋阴,清热,利水。主肾阴不足,热蕴水停。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傅云江方《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八:清肾汤处方

焦黄柏10克,生地10克,天门冬10克,茯苓10克,煅牡蛎20克,炒山药15克。

功能主治

清热泻火,滋肾养阴。主虚火迫精。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八近代·《医学衷中参西录》:清肾汤组成

知母(12克)、黄柏(12克)、龙骨(12克)、牡蛎(12克)、白芍(12克)、山药(12克)、乌贼骨(6克)、茜草(6克)、泽泻(4.5克)。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清热泻火,滋阴潜阳。

主治

小便频数涩痛,遗精自浊,舌红,脉洪滑有力。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肾功能衰竭等病症。

肾功能衰竭: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均使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组加用清肾汤,检测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瘦素( Leptin)与IL -6水平变化情况,结果:CRF急剧加重湿热证患者血Leptin与IL-6均明显升高,清肾汤可降低其水平,认为这是该方能明显减轻患者恶心呕吐、食少纳呆等症状的机制之一。(《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5年第2期)

方解

本方用知母、黄柏泻肾清热,龙骨、牡蛎潜阳涩遗,泽泻利尿;通利与收涩并投,清热而不伤阴,收涩而不碍邪。用于治疗肾中湿热下注,小便淋沥不畅之证,临床应用以小便频数涩痛、遗精、带下、舌红、脉洪滑有力为辨证要点。肾阳衰微者,不宜使用本方。

现代研究

临床报道还用于治疗慢性贫血。

方歌

清肾汤中知柏调,茜薯龙牡海螵蛸,再加泽泻生杭芍,实热遗精白浊消。

摘录近代·《医学衷中参西录》

猜你喜欢

  • 保胎牛鼻丸

    处方黄牛鼻1具,党参2两,蜜炙黄耆2两,白术1两,归身1两5钱,白芍1两5钱,熟地4两,阿胶1两,怀山药3两,川断3两,杜仲4两,黄芩7钱,炙甘草5钱,春砂仁7钱,卷心荷叶1两,蚕茧壳1两。制法先将黄牛鼻、荷叶、蚕茧壳等3味炙灰存性,为末候

  • 保胎益母丸

    处方益母草(上截)3两,香附米2两(童便制),熟地黄3两,归身3两,白芍3两(酒炒),川芎2两(酒洗),苏梗2两(忌鲤鱼),陈皮3两,炙草2两,白茯苓2两,白术2两,条芩2两(酒炒),莲肉2两(去皮心)。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每丸重3钱,晒

  • 保胎盘石丸

    处方怀山药4两(微炒),杜仲3两(去粗皮,净,盐水炒断丝),川续断2两(酒炒)。制法上为末,糯米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保胎。主堕胎小产。用法用量每服3钱,米汤送下。凡胎欲堕者,1服即保住;惯小产者,宜常服之;或每月服数次,至惯半产之月即

  • 保胎神效丸

    别名保胎丸、保胎神佑丸处方白茯苓2两(要色白坚重者),真于术1两(米泔水浸1宿,去皮芦净,切片晒干,同黄土炒),条芩(酒拌炒,须拣实心细条)1两,香附子(童便浸2日,炒熟)1两,元胡索(陈米醋拌炒)1两,红花(隔纸烘燥)1两,益母草(净叶)

  • 保胎膏

    处方当归10两,生地8两,白术6两,川断6两,条芩10两,白芍5两,木香1两,苁蓉5两,黄耆5两,益母草10两,甘草3两,龙骨10两,香油15两。功能主治保胎。主用法用量上合一处,熬膏服。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青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