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犀角地黄汤

犀角地黄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犀角地黄汤处方

犀角(如无升麻代之)、生地黄、牡丹皮、芍药,各一钱半。

功能主治

治血证,大便黑,衂后脉微,发狂发黄当汗下,汗内有淤血。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食远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备急千金要方》:犀角地黄汤组成

犀角一两(水牛角代30g) 生地黄八两(24g) 芍药三两(12g) 牡丹皮二两(9g)

用法

上药四味,畋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水牛角镑片先煎,余药后下。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治

1.热入血分证身热谵语,斑色紫黑,舌绛起刺,脉细数。

2.热伤血络证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

3.蓄血瘀热证喜忘如狂,漱水不欲咽,大便色黑易解等。

方解

本方治证由营热不解,深陷血分所致。心主血,又主神明,热人血分,一则热扰心神,致躁扰昏狂;二则热邪迫血妄行,致使血不循经,上溢则见吐血、衄血;下出则见便血、尿血;外溢肌肤则见发斑;三则血分热毒耗伤血中津液,则舌紫绛而干;又与热互结,致蓄血瘀热,喜忘如狂,但因邪居阴分,热蒸阴液上潮,故漱水不欲咽。此际不清其热则血热不宁,不散其血则瘀血不去,不滋其阴则火热不熄,正如叶天士所谓“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方中犀角(现以水牛角代)咸寒,直人血分,清心、凉血、解毒,使热清血宁,为君药。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既助君药清解血分热毒,又可复已伤之阴血,为臣药。赤芍、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既能增强凉血之力,又可防止留瘀之弊,共为佐药。本方四药相合,清热、养阴、凉血、散瘀并用,使热清血宁而无耗血动血之虑,凉血止血而无留瘀之弊。本方现又称为“清热地黄汤”。

临床应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治疗温热病热入血分证的常用方。临床以各种失血,斑色紫黑,神昏谵语,身热舌绛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急性重症肝炎、肝昏迷、弥漫型血管内凝血、尿毒症、过敏性紫癜、急性白血病、败血症等属于血分热盛者。

3.使用注意本方药性寒凉,对于阳虚或气虚之失血,脾胃虚弱者忌用。

功用鉴别

清营汤与犀角地黄汤均以水牛角、生地黄为主,用治热入营血证。但清营汤配伍金银花、连翘等轻清宣透之品,寓有“透热转气”之意,适用于热邪初入营分尚未动血之证;犀角地黄汤配伍赤芍、牡丹皮泄热散瘀,寓有“凉血散血”之意,适用于热入血分而见动血、耗血之证。

方歌

犀角地黄芍药丹,血热妄行吐衄斑, 蓄血发狂舌质绛,清热凉血散瘀专。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

猜你喜欢

  • 八宝拨云散

    《家庭治病新书》:八宝拨云散处方制甘石2两,熊胆3分,珍珠3分,月石西3分,琥珀3分,冰片2钱,辰砂3钱。制法上为极细末,瓷瓶收贮。功能主治风火上攻,目赤者。用法用量外点本方,内服桑菊饮。摘录《家庭治病新书》《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京方)

  • 八宝推云散

    处方炉甘石2两,当归1两,艾5钱,槐皮1两(以上3味,用水1碗半,煎至1碗。以火煅石,将前水洒之3次毕,则用青布裹之,埋于小便地下,更宿取出),血竭3分,没药3分,乳香3分,麝香3分,朱砂3分,轻粉3分,硼砂3分,珍珠3分,玛瑙3分,水晶3

  • 八宝散

    《简明医彀》卷八:八宝散处方牛黄、珍珠、琥珀、朱砂、雄黄、犀角、金箔、麝香、冰片。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疔如白泡轻,黄黑根紫,胀痛,头疼,寒热烦呕,指冷,狂躁,胸满,危急将死。用法用量金与银煎汤调下。注意戒谷味。摘录《简明医彀》卷八《普济

  • 八宝月华丹

    处方炉甘石1两,羌活1钱,荆芥1钱,防风1钱,细辛1钱,薄荷1钱,麻黄1钱,白芷1钱,赤芍1钱,大黄1钱,黄芩1钱,黄柏1钱,当归1钱,木贼草1钱,龙胆草1钱,密蒙花1钱,蔓荆草1钱,蝉衣1钱,菊花1钱。功能主治眼目诸疾,痔疮。用法用量用泉

  • 八宝止血药墨

    处方墨面560克 红花 冰片各6克 麝香3克 熊胆12克 冰糖30克 阿胶48克制法共碾极细面,制成长方形小块。功能主治清热,镇静,止血。吐血,衄血,大小便血,急怒暴热而骤然吐血。用法用量每服4.2克 白开水送下。注意服药期间,忌食有刺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