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理痰汤

理痰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理痰汤处方

生芡实30克 清半夏12克 黑脂麻(炒,捣)9克 柏子仁(炒,捣)6克 生杭芍6克 陈皮6克 茯苓片6克

功能主治

治痰涎郁塞胸膈,满闷短气;或溃于肺中,喘促咳逆;停于心下,惊悸不寐,滞于胃口,胀满哕呃;溢于经络,肢体麻木或偏枯;留着于关节筋骨,俯仰不利,牵引作疼,随逆气肝火上升,眩晕不能坐立。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备注

方中半夏为君,以降冲胃之逆;重用芡实,以收敛冲气,更以收敛肾气,而厚其闭藏之力;脂麻、柏子仁,润半夏之燥,兼能助芡实补肾;芍药、茯苓,一滋阴以利小便,一淡渗以利小便;陈皮佐半夏以降逆气,并以行芡实、脂麻、柏子仁之滞腻。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衷中参西》上册:理痰汤处方

生芡实1两,清半夏4钱,黑脂麻(炒,捣)3钱,柏子仁(炒,捣)2钱,生杭芍2钱,陈皮2钱,茯苓片2钱。

功能主治

痰涎郁塞胸膈,满闷短气,或渍于肺中为喘促咳逆,停于心下为惊悸不寐,滞于胃口为胀满哕呃,满于经络为肢体麻木或偏枯,留于关节、着于筋骨为俯仰不利、牵引作疼;随逆气肝火上升为眩晕不能坐立。

临床应用

1.痰饮:一妇人,年四十余,上盛下虚,痰涎壅滞,饮食减少,动则作喘,他医用二陈汤加减治之,三年,病转增剧。后延友人毛仙阁诊视,投以此汤,数剂病愈强半,又将芡实减去四钱,加生山药五钱,连服二十余剂,痰尽消,诸病皆愈。至今数年,未尝反复。

2.痫风:一少妇,患痫风,初2-3月一发,浸至2-3日一发。脉滑,体丰,知系痰涎为恙。仙阁亦治以此汤加赭石三钱,数剂竟能拔除病根。

各家论述

方以半夏为君,以降冲胃之逆;即重用芡实,以收敛冲气,更以收敛肾气,而厚其闭藏之力;用脂麻、柏实者,润半夏之燥,兼能助芡实补肾也;用芍药、茯苓者,一滋阴以利小便,一淡渗以利小便也;用陈皮者,非借其化痰之力,实借其行气之力,佐半夏以降逆气,并以行芡实、脂麻、柏实之滞腻也。

摘录《衷中参西》上册

猜你喜欢

  • 安荣养胎汤

    处方人参(少者,以山药4钱炒黄代之)1钱半,白术1钱半,归身1钱半,熟地1钱半,杜仲(姜炒)1钱半,阿胶(蛤粉炒)1钱半,艾叶8分,条芩(酒炒)1钱,黄柏(炒)1钱,白芍1钱,炙草7分(或加三七根2钱)。功能主治孕妇气血两虚,六脉微弱,不时

  • 安荣散

    《重订严氏济生方》:安荣散处方麦门冬(去心)通草 滑石各6克 当归(去芦,酒浸)灯心 甘草(炙)各15克 人参 细辛(洗)各3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妇人妊娠,平素酒色过度,伤其血气,水脏闭涩,遂成子淋。用法用量每服9克,煎麦门冬汤调服,不

  • 安荣汤

    《会约医镜》卷十四:安荣汤处方当归(去尾)9~15克 熟地15~18克 丹参6克 淮山药9克 白芍(酒炒)4.5克 丹皮3.6克 阿胶(蛤粉炒)6克 川续断6克 甘草(炙)3克功能主治血分有热,崩漏日久,六脉虚弱,体亏无神。用法用量水煎服。

  • 安营散

    处方生地5两,通草1两半,人参1两半,紫菀2两,灯心1两半,当归3两,车前子3两,麦冬3两(去心)。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子淋涩痛,脉微数者。用法用量水煎3钱,去滓温服。各家论述妊娠湿热伤阴,气不施方,故小便涩痛,淋沥不已焉。生地滋阴壮水;木

  • 安营饮

    处方白术2钱,当归2钱,麦冬2钱,茯苓皮1钱,通草1钱,甘草4分,灯心5分,黄苓7分,竹叶10个。功能主治淋病。摘录《蒿崖尊生》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