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陈橘皮散

陈橘皮散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陈橘皮散处方

陈橘皮7.5克(汤浸,去白、瓤,焙)桔梗7.5克(去芦头)贝母15克(煨微黄)鸡苏7.5克 杏仁7.5克(汤浸,去皮、尖,麸炒微黄)人参7.5克(去芦头)

制法

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

主小儿咳嗽,胸中满闷,不欲乳食。

用法用量

每服3克,以水150毫升,入灯心10茎,煎至75毫升,去滓温服,日三四次。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圣惠》卷五十:陈橘皮散处方

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白术1两,人参1两(去芦头),胡椒半两,肉豆蔻1两(去壳),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五膈气,胃中宿冷,食不消化,呕吐酸水。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圣惠》卷五十:陈橘皮散处方

陈橘皮2两(汤浸,去白瓤,焙),白槟榔1两,人参1两(去芦头),白术1两,厚朴1两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哕逆醋咽,胸膈不利,食少腹胀。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2枚,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圣惠》卷五十:陈橘皮散处方

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粟米半分(炒微黄),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诃黎勒皮2两,丁香1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膈气,脾气弱,呕逆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生姜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圣惠》卷五十三:陈橘皮散处方

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诃黎勒皮半两,赤茯苓半两,桂心半两,大腹皮半两(锉),芎半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赤芍药半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消渴,饮水过多,心腹胀满,或胁肋间痛,腰腿沉重。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圣惠》卷十二:陈橘皮散处方

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诃黎勒皮1两,赤茯苓1两,人参1两(去芦头),木香半两,厚朴3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高良姜半两,桂心3分,白术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伤寒,心腹痞满,下之后心腹转胀。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二《圣惠》卷十一:陈橘皮散处方

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草豆蔻半两(去皮),甘草1两(炙微赤,锉),干姜半两(炮裂),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伤寒后胃虚气逆,呕哕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频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一《圣惠》卷七十五:陈橘皮散处方

陈橘皮2两(汤浸,去白瓤,焙),人参1两(去芦头),白术半两,麦门冬1两(去心),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妊娠呕逆,不下食。

用法用量

《普济方》有白茯苓一两。

摘录《圣惠》卷七十五《圣惠》卷四十五:陈橘皮散处方

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赤茯苓1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前胡3分(去芦头),木香3分,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尖,微炒),半夏半两(汤浸7遍去滑),大腹皮1两(锉),槟榔1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湿脚气。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五《圣惠》卷四十六:陈橘皮散处方

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甘草1分(炙微赤,锉),紫苏茎叶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咳嗽上气,胸膈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圣惠》卷五:陈橘皮散处方

陈橘皮1两半(汤浸,去白瓤,焙),胡椒半两,桂心3分,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高良姜1两(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诃黎勒1两(煨,用皮)。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脾气虚,心腹胀满,大肠不调,少思饮食,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

每服1钱,食前以清粥饮调下。

摘录《圣惠》卷五《圣惠》卷五:陈橘皮散处方

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羚羊角屑半两,麦门冬2两(去心),人参1两(去芦头),紫苏茎叶1两,泽泻半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脾胃壅热,呕哕烦渴,不下食。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圣惠》卷八十一:陈橘皮散处方

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赤茯苓3分,枳实3分(麸炒微黄),人参半两(去芦头),木香半两,前胡3分(去芦头),白术3分,厚朴3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槟榔3分,桂心半两,芎半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产后两胁胀满,心腹壅闷,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一《圣惠》卷十五:陈橘皮散处方

陈橘皮2两(汤浸,去白瓤,焙),人参半两(去芦头),干姜(炮裂,锉)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半夏(汤洗7遍去滑)1两,赤茯苓1两,桔梗(去芦头)1两,白术1两,木香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时气已汗下后,脾胃气虚,心下痞满,腹中雷鸣。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五《圣惠》卷八十三:陈橘皮散处方

陈橘皮1分(汤浸,去白瓤,焙),桔梗1分(去芦头),贝母半两(煨微黄),鸡苏1分,杏仁1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人参1分(去芦头)。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儿咳嗽,胸中满闷,不欲乳食。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盏,加灯心10茎,煎至5分,去滓温服,1日3-4次。

摘录《圣惠》卷八十三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二:陈橘皮散处方

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半夏3分(汤浸7遍去滑),干姜半两(炮裂,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霍乱呕逆,腹鸣下痢,心下胀满。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二《圣惠》卷十六:陈橘皮散处方

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雄鼠粪2-7枚,白术1两,豉1合,槟榔1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时气愈后,起早及食多劳复。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六《圣惠》卷五十:陈橘皮散处方

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槟榔1两,桔梗1两(去芦头),木通3分(锉),赤茯苓1两,百合3分,羚羊角屑1两半,马蔺子1两(微炒),紫菀1两(去苗土),射干3分,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膈气,因食即噎塞,如有肉脔在咽中不下。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圣惠》卷五:陈橘皮散处方

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人参1两(去芦头),葛根2两,芦根1两(锉),麦门冬1两(去心),枇杷叶半两(拭去毛,微炙)。

制法

上锉细和匀。

功能主治

脾胃壅热,呕哕烦渴,不下食。

用法用量

每服半两,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分温2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圣惠》卷四十二:陈橘皮散处方

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泽泻半两,赤茯苓半两,人参3分(去芦头),白术3分,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桂心3分,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细辛3分,干姜半两(炮裂,锉)。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因食热及饮冷水,上气胸满,不下食。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大枣3枚,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稍热频服。

摘录《圣惠》卷四十二方出《圣惠》卷四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一八七:陈橘皮散处方

陈橘皮2两(汤浸,去白瓤,焙),枳壳2两(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胸痹,胸中愊愊如满,噎塞如痹,咽喉中涩,唾沫。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生姜半分,同煎至6分,去滓,温温频服。

摘录方出《圣惠》卷四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一八七《圣惠》卷八十三:陈橘皮散处方

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1分,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令黄)1分,桑根白皮(锉)1分,甜葶苈(隔纸炒令紫色)1分,甘草(炙微赤,锉)1分。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儿咳嗽,咽中作呀呷声。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惠》卷八十三《圣惠》卷六:陈橘皮散处方

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射干3分,汉防己半两,赤茯苓1两,大腹皮1两(锉),泽泻3分,泽漆半两,桑根白皮3分(锉)。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肺气攻四肢,肿满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黑豆50粒,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六《圣惠》卷八十八:陈橘皮散处方

陈橘皮1分(汤浸,去白瓤,焙),高良姜1分(锉),白茯苓半两,人参1分(去芦头),甘草半分(炙微赤,锉),槟榔1分。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儿宿食不消,心腹胀闷,亦治呕逆恶心,背寒脚冷。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少许,大枣1枚,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八《圣济总录》卷三十三:陈橘皮散处方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3分,槟榔(锉)1两,桂(去粗皮)3分,牵牛子(微炒)1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伤寒后脚气,胸中满闷,喘息促急。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半匕,食前温酒调下,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三《圣惠》卷十五:陈橘皮散处方

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1两,麦门冬(去心)1两,人参(去芦头)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葛根(锉)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时气壮热,呕逆不下食。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五《圣惠》卷五十四:陈橘皮散处方

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木香半两,牵牛子1两(微炒),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枳实半两(麸炒微黄),羌活半两,乌臼皮半两(锉),汉防己1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十种水气,皮肤肿满,三焦壅闭,上喘咳嗽,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3钱,空心浓煎桑根白皮汤调下。以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五十四《圣惠》卷八十四:陈橘皮散别名

陈橘皮汤

处方

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川升麻1分,桑根白皮半两(锉),麦门冬半两(去心,焙),前胡1分(去芦头),川大黄1分(锉碎,微炒)。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儿痰壅结实,时欲呕吐。

用法用量

陈橘皮汤(《普济方》卷三八七)。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圣惠》卷十四:陈橘皮散处方

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五味子1两,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人参1两(去芦头),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白术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黄耆3分,白茯苓3分。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伤寒后虚羸少气,呕吐,不纳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四《圣惠》卷四十三:陈橘皮散别名

陈橘皮汤

处方

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汉防己半两,赤茯苓3分,槟榔3分,木通3分(锉),紫苏茎叶1两,木香半两,大腹皮1两(锉)。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腹内诸气,胀满喘促。

用法用量

陈橘皮汤(《圣济总录》卷五十七)。方中槟榔用量原缺,据《圣济总录》补。

摘录《圣惠》卷四十三《圣惠》卷七十五:陈橘皮散处方

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白茯苓1两,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麦门冬1两(去心),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人参3分(去芦头)。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妊娠2-3月恶阻病,呕吐不能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淡竹茹1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五

猜你喜欢

  • 保命人参散

    处方人参3钱,白术3钱,茯苓1钱,炙甘草5分,橘红8分,枳壳7分,桔梗7分,半夏7分,五味子7分,桑皮7分,黄芩1钱。功能主治咯痰带血而出。摘录《不居集》上集卷十四

  • 保命安胎汤

    处方砂仁、香附、陈皮、紫苏、秦艽、川芎、当归、白芍、黄耆、白术、杜仲、艾叶、酒芩、童便。功能主治妊娠腹中有孕已四五月,因惊跌仆,胎动不安,已下血者。各家论述惊则气逆,惊则心虚,神不守舍。惊则肝风愈炽,砂、附、陈、苏皆所以顺气也;耆、术、归、

  • 保命延寿丹

    《扶寿精方》:保命延寿丹处方胡桃仁半斤,小红枣半斤,白蜜半斤,酥4两,苍术1两,甘草1两,厚朴(各去皮)1两,陈皮(去白)1两,生地黄1两,熟地黄1两,天门冬(去心)1两,麦门冬(去心)1两,破故纸1两,川芎1两,白芍药1两,白术1两,牛膝

  • 保命延寿烧酒方

    处方人参5钱,当归5钱,白茯5钱,乌药5钱,杏仁5钱,砂仁5钱,川乌5钱,川草乌5钱,何首乌5钱,五加皮5钱,枸杞子5钱,牛膝5钱,杜仲5钱,肉桂5钱,苍术5钱(制),肉苁蓉1两,破故纸1两,甘草1两,木香3钱,枳壳3钱,干姜3钱,虎骨(酥

  • 保命延龄丸

    处方苣胜子(去皮,9蒸9晒)1两,补骨脂(酒浸1宿,焙)1两,牛膝(酒浸1宿,焙)1两,甘菊花1两,天门冬(去心)1两,菟丝子(酒浸1宿,湿杵作饼,火焙再杵)1两,枸杞子1两,人参(去芦头)1两,肉苁蓉(酒浸1宿,切,焙)1两,白茯苓(去皮